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练习题(新版)湘教版.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练习题(新版)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练习题(新版)湘教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仁爱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同步训练1、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 844.43 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 155 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 689.43 米 B9 003.43 米C8 999.43 米 D9 000.43 米答案:C解析:分析:海拔是指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的高度差。此题要计算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首先确定两点的海拔,二者之差就是相对高度;计算时,注意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 155 米,其海拔是155 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8 844.43 米(155
2、米)8 999.43 米。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要搞清楚海拔和相对高度之间的关系和计算公式。2、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崎岖不平的一定是山地B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答案:D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各具特色,但也有共同点。地面崎岖不平的是山地和丘陵,不只是山地。地面起伏小、广阔平坦的是平原和高原,不只是平原。高原相对高度小,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故选 D。点评:此题主要
3、考查的是地形类型判断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细心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特别要明确五种地形各自的特征及它们的不同之处,并进行对比。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3、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非高原答案:B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高原相对高度小,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亚洲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 000 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故选 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形类型判断的知识,其中主要考查
4、的是高原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明确区分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而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4、下列地形,属于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不大,水深一般在 200 米以内的是( ) 。A大陆架 B大陆坡C洋盆 D海沟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海底地形类型的判断,海底地形和陆地地形一样,也是起伏不平的,主要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 200 米以内;大陆坡坡度较陡;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洋盆是大洋底部最广阔的部分。此外,大陆架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是海洋中最富饶的海区,不仅盛产海洋水产品,而
5、且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故选 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形类型判断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特别要区别海底地形和陆地地形的不同。5、下列四幅图表示不同的地形部位,地形部位的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山脊 山谷 鞍部 山顶 B山谷 山谷 山顶 鞍部C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D山脊 山脊 山顶 鞍部答案:B解析:分析: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山谷和山脊从形状上看是一样的,最容易混淆,要看清楚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在山谷中经常存在河流,因此河流也是山谷的标志。而山顶和盆地
6、的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但数值不同。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的是山顶,从四周向中间逐渐降低的是盆地。鞍部则是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分,形似马鞍。在此题中两图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有闭合的等高线,是山顶或盆地;位于山顶之间,是鞍部。因此正确答案为 B 项。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山体部位名称判读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也可以通过歌诀来记忆记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判断地形地势图,关键是读等高线;同一线上高度等,同幅图上高差等;坡陡线密有陡崖,坡缓线疏易攀爬;鞍部内有同心圆,山谷曲线向内弯) 。6、在陆地五种地形中,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的是( ) 。A平原 B山地
7、C高原 D盆地答案:C解析:分析: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地形。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海拔较低、地面起伏小;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原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故选 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形类型判断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区别五种地形之间的不同之处再加以判断和选择。7、下列选项中,A、B、C、 D 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山谷 鞍部 山脊 山顶 B山谷 山顶 鞍部 山脊C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D山脊 山谷 山顶 鞍部答案:A解析:分析:山顶是等高线呈闭合状,且
8、四周低,中间高;山脊是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山谷是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鞍部是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分。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谷,山顶之间比较低洼的地方是鞍部,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等高线呈闭合状,且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故选 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山体部位名称判读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细心对各种山体部位名称做出判断。8、有关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处是山顶 BB 处是山谷,C 处是山脊CD 处为陡崖 DE 处为鞍部答案:B解析:分析:山顶是等高线呈闭合状,且四周低,中
9、间高;山脊是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山谷是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鞍部是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分。在此题中,A 处等高线闭合,越向里海拔越高,是山顶;B 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C 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D 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E 处位于两山顶之间,是鞍部。故选 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山体部位名称判读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细心对各种山体部位名称做出判断,特别要认清楚一些容易混淆的山体部位之间的差异。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 ,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
10、。A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地坡度最陡C地分布有茶园 D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在此题中,地为丘陵地形区,附近有河流,且为阳坡,光、热、水条件较好。纬度位置为 30N 附近,适宜茶树的生长种植。故选 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根据等高线疏密程度判断坡度和河流方向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细心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和判断。10、如下图所示,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
11、A300 米 B500 米C250 米 D350 米答案:D解析:分析:通常用海拔和相对高度表示地形的高低。海拔是指地面上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图中所示甲的海拔是 300 米,乙的海拔是50 米,所以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350 米。故选 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知道海拔和相对高度如何计算。11、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答案:A解析:分析:平原和高原地面起伏较小,但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高原外围
12、较陡,海拔一般在 500 米以上。山地和丘陵地面崎岖不平,但山地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海拔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丘陵地势起伏较大,海拔一般在 500 米以下。故选 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形类型判断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区别五种地形的不同之处并学会加以对比。12、有关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B除陡崖外,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C各条等高线均互相平行D表示海洋地形答案:B 解析:分析: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所以 A 项错;除陡崖外,其他地形的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B 项对。并不是所有等高线互相平行,如陡崖处
13、等高线重叠相交,所以 C 项错。等高线表示的是陆地地形,等深线才表示海洋地形。故选 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细心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13、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下列问题。(1)将字母与它对应的地形连线。a 山顶 c 山谷 d 山脊(2)比较 a、b 两地的海拔( ) 。Aa 地较 b 地高大约 100 米 Ba 地较 b 地高大约 50 米C a 地较 b 地低大约 100 米 Da 地较 b 地低大约 50 米答案:(1)a山顶 c 山脊 d山谷 (2)B解析:分析:这是一幅有两个山顶的丘陵地形图。a、b 两个山顶的高度分别在
14、 350 米、300 米以上,所以 a 地较 b 地高大约 50 米。故第二题选 B。c 地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d 地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故第一题中的 a 为山顶,c 为山脊,d 为山谷。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山体部位名称判读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先判断此地的地形,在对其各个部位的名称及高低进行比较。14、下图为“某旅游景区的局部等高线(米)图” ,图中有两处瀑布(一般发育在陡崖处) ,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应是( )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D解析:分析: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在此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地理 上册 23 世界 地形 练习题 新版 湘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