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讲工业革命学案.doc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讲工业革命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6讲工业革命学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16讲 工业革命考点1 改变世界的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工业革命1条件(1)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3)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4)技术: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5)市场: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海外市场广阔。2过程(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2)新阶段: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完成
2、。3影响生产力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工业日益重要生产组织 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生活方式 工业城市形成,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阶级关系 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思想意识 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教材补遗_圈地运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发展走向的重大转折点。在经济上
3、,圈地运动对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和自由劳动力;在社会层面上,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推动17世纪英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总之,圈地运动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条件(1)生产力:机器大生产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2)交通:蒸汽机车和轮船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22表现(1)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3影响: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探究工业革命对世界
4、的影响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 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宣称“我们只是把蒸汽机看作是人类发明的最高贵的机器”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上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世界:一部历史史料二 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成了野蛮人。 1835年托克维尔评论曼彻斯特史料解读(1)史料一表明工业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当时的社
5、会公众对工业革命持肯定态度。(2)史料二中“污秽”“肮脏”“野蛮”等说明了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史料运用(1)指出史料一中人们对工业化的态度,并分析理由。提示 态度:肯定。理由:蒸汽船便利了交通;蒸汽机提供了动力;桥梁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凸显了人的力量。(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成了野蛮人”?应该怎样正确应对文明转型?提示 理解:工业文明在取代农业文明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加紧剥削工人阶级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和破坏。应对:加快科技进步与新技术发展;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史论归纳
6、工业革命对西方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影响(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由农业文明时代迈进工业文明时代,工业资本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机器大生产的使用和推广,摧毁了国内一切资本主义前的小生产方式。(2)工业革命引起了经济格局的变动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业革命使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经济格局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就是一个城市化过程。(3)大工厂制度的确立,创立了进行大工厂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可能性;使社会表现形式发生了分化重组,社会日益分裂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4)工业革命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
7、,使社会又一次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高潮。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或革命等形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5)工业革命促进了思想、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工业革命使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思潮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2017泸州高三诊断)1623年,英国颁布的“垄断法”规定:专利权应当授予第一个真正的发明人;发明必须是就新产品而做出的;专利权人享有独家生产或制造该产品的权利,有效期为14年;他人在此期间不得利用该项发明。这一规定( ) 【导学号:02990066】A有利于新技术与市场结合,激励技术创新B表明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C使专利保护具备排他性,阻
8、碍英国工业革命D阻断知识共享,增加技术诀窍灭失的风险A 垄断法保护了专利人的权益且有时效性,有利于技术和市场的结合及技术创新,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技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专利规定并不具备排他性,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技术的更新,故D项错误。2(2017合肥高三质检)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 发明者 职业 成果1765年 哈格里夫斯 木工、纺织工 珍妮纺纱机1769年 阿克莱特 理发匠 水力纺纱机1785年 卡特莱特 牧师 水力织布机1785年 瓦特 修理工 改良蒸汽机A.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B英国纺织业技术和产量都领先世界C工业革命率
9、先在英国完成D工业生产逐渐摆脱对自然力的依赖D 4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机器和发明者,不能反映出英国纺织业技术和产量都领先世界,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完成,故C项错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使机器摆脱了水力和人力的束缚,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正确。3根据1841年的材料,英国工厂工人在棉纺织业中占68.7%,在毛纺织业中占60%,在丝纺织业中占40%。据此可以推论出(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英国确立“世界工厂”地位C工厂制在英国工业生产中已占据统治地位D英国工业革命从重工业开始C 资本主义
10、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主要是指其他各国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地,题目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轻工业开始的,故D项错误。4(2017湖南十校高三联考)学者德弗雷斯曾指出:从1750年到1800年,生活在大都市的欧洲人口保持稳定(这一阶段仅增长0.2%),而小城市和城镇(规模在500030000人之间)的人口却突增了4倍。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进程导致城市污染严重B普通民众对大城市生活的厌倦C小城市和城镇代表城市化方向D社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D 17501800年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期
11、间,此时欧洲人对城市污染未引起重视,所以不会出现因城市污染而向小城市人口转移的现象,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普通民众热衷工业化与城市化,所以B项不可能是导致材料中人口转移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大城市才代表城市化方向,故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工业发展是使用机器生产与蒸汽动力,一些小城市和城镇因交通便利或资源富有而大力推行工业化,进而带动这些地区人口的增长,故D项正确。考点2 技术与产业的重组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应学生用书第130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
12、的发展。(3)理论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5(4)市场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广阔。2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3)化学工业发展令人瞩目。(4)科学技术推动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3影响(1)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工业部门:诞生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3)生产结构: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4)生产组织:
13、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5)世界体系: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概念阐释 垄断组织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二、世界市场的发展1原因(1)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2)交通通讯: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加强了各地的联系。2表现(1)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
14、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2)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三倍左右;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3影响(1)建立起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2)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易错提醒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 在欧美近(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
15、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史料二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美国创新史史料三 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李庆余美国现代
16、化道路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说明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发展推动科技革命,科技革命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并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变化。(2)史料二中“1914年”“美国创新史”说明美国之所以出现福特“创新”,这与当时进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3)史料三中“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向郊区扩散”体现了汽车普及前后人口转移的变化。史料运用(1)史料一阐述了欧美近(现)代化历程的哪一主要特点?提示 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发展推动科技革命,科技革命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并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变化。(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
17、生的原因,简述其影响。提示 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产生。史论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科研成果同技术、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2)工业革命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新技术、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3)在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7(4)开始于重工业和能源工业,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各个领域几乎同时展开技术革命。(5)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等。(6)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18、历程史料一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全球通史史料二 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信息说明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途径有商品交换、殖民掠夺、交通技术条件等。(2)史料二信息说明主要以欧洲为中
19、心进行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具有优势。史料运用(1)史料一反映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途径。根据史料一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有哪些。提示 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有国际贸易、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2)史料二反映了世界商品贸易的交流与发展。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特点,并分析促成此特点形成的历史条件。提示 特点:以欧洲为中心;欧洲掠夺海外原材料的同时,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条件:欧洲主要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最终确立;殖民扩张及两次工业革命给欧洲带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交通运输日益便利。史论归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表现(1)空间范围日益扩大:经历了从国内
20、市场到国际市场、区域贸易到世界贸易的发展过程。(2)联系方式更加快捷:交通运输方式经历了从马、帆船运载到汽船、火车、汽车、飞机运载的过程;商品信息传递经历了人员传递到通过电报、电话以及网络传递的方式;商品运输的速度和运载量迅速扩大。(3)商品种类迅速增加:由农牧业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到工业产品与原料的交换,再到资金、劳动力与8商业服务的交换。(4)市场资本总额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5)市场组织、维护机制不断完善:通过建立银行、交易所,成立政府特许公司、垄断公司等工业公司和商业公司,保障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顺畅。(6)贸易中心的不断变化: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14001800年,西、葡、荷兰一度成
21、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后来美国取而代之;如今,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2017大连高三二模)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女性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B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C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发展D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D 根据材料“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可知,材料中的变化是人造材料出现导致的,不能反映出女性审美情趣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女性时尚用品的变化体现不出女性地位
22、的提高,故B项错误;人造染料、人造纤维不属于棉纺织业的原材料,故C项错误;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是化学工业发展的结果,故材料变化的本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产生了新的化工原料,故D项正确。2(2017镇江高三一模)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图,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项目 1928 1950 1990煤 75% 50% 30%水力 8% 17% 14%石油、天然气 17% 30% 50%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D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B 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与材料中“煤炭与石油比例”不符,故A项错误;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形成 发展 16 工业革命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