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七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精准培优专练.doc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七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精准培优专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七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精准培优专练.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培优点七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典例 1 (2016 高考江苏卷)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解析】李贽批判儒家思想,不致力于儒学,故 A 项错误;明代妇女地位低下,李贽主张男女平等,故 B 项错误;材料 “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说明李贽违背传统的礼教,显然是想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故 C 项正确;超然物外的自由不是李贽追求的思想,且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答案】C典
2、例 2 (2014 浙江卷)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朱熹 李贽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西方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应该用理智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李贽是明清时期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他揭露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正当私欲。、符合题意;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知识即美德”,没有明确提出题干的主张,排除,D 项
3、正确。【答案】D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21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可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李贽A颠覆程朱理学的人欲观B强调私欲是唯一的人性C肯定人的私欲的正当性D批判了大公无私的思想【解析】李贽批判传统权威,倡导思想自由,“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说明李贽主张肯定人的私欲的正当性,故项正确;材料没有对程朱理学观点进行批判,错误;项唯一的人性说法绝对;D 中大公无私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C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后人之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下列表述与材料内容意思相近的是A“
4、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B“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C“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D“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解析】根据材料“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可知黄宗羲反对封建人治,倡导的是体现民众意志的法治。C 项“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大意为:天子认为正确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天子认为错误的不一定是错误的。体现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的主张。C 项表述与材料内容意思相近,故 C 项正确。A 项大意为不学习六艺文章,不考证过去帝王的典章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顾炎武的主张,他反对理学空谈,主张经世致用。B 项是李贽的主张,大意为圣人不比常人特别髙明多少,众
5、人也不比圣人特别低能多少。他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D 项是王夫之的主张,他认为世界上真正存在的只有具体的事物,即“器”,“道”(即事物的规律)则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之中,没有“器”就没有“道”。ABD 三项表述与材料内容意思不一致,故 ABD 三项排除。【答案】C3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不仅传承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古今图书集成;浙东学派黄宗羲;万树园赐宴图; 抱朴子;书圣王羲之;傅咸纸赋 玄秘塔碑;定州富人何明远;王建汴路即事 梦粱录;武器发明家唐福;石炭并引ABC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古
6、今图书集成是康熙年间修订的;浙东学派黄宗羲(1610.9.24-1695.8.12)属于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万树园赐宴图反映了 1754年乾隆在避暑山庄万树园接见三策凌的壮观场面。抱朴子作者为晋代的葛洪;书圣王羲之为东晋时期书法家;傅咸纸赋作于西晋时期。玄秘塔碑为唐代柳公权楷书代表作;定州富人何明远是指唐朝时,定州人何明远特别富有,专以袭胡为业,资财巨万。梦梁录是南宋吴自牧著;北宋武器发明家唐福制作了火箭、火球和火蒺藜等;石炭并引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综上所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排除ABD,所以选 C。【答案】C4清学者戴震撰孟子字义疏证,小采取传统“疏证”(阐释考证)体例,而遵循先下定义,次
7、列公理,然后解题、推论的顺序展开,批评宋明理学家的“理”只是意见,并非真理。这反映了A经学考据开始讲求实验实证B理学建立起完善的理论体系C经世致用思想有了新的发展D西学东渐影响传统学术发展4【解析】 “先下定义,次列公理”等属于西方的学说,而中国的传统学术遵循先下定义,次列公理等现象足以证明西学东渐对中国的传统学术产生了影响,即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学考据开始利用西学而非讲求实验实证,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理学理论体系完善的问题,也不涉及经世致用思想,所以选项 B、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答案】D5明清之际,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
8、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名称 地点 描述匡社 苏州 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复社 吴江 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岭南会馆 苏州 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讲学会 无锡 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A江南成为文化中心B文化政策相对宽松C经世致用思潮兴起D传统四民结构松动【解析】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苏南地区出现,在思想领域出现批判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思想,材料表格中“匡时救世”“讲求实学”正是这种思想体现,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江南成为文化中心,故 A 项错误;当时受到理学思想统治,不是宽松,故 B 错误;材料中没有
9、体现社会分化信息,故 D 项错误。【答案】C6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5A经济的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经济转型加速思想近代化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解析】 “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是在肯定对财富追求是人的天性使然,这种追求世俗价值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市民阶层的需求,故选 A;明末清初,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故世俗化不是其儒学主流,故排除 B;当时经济领域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经济并没
10、有在明末发生转型,故 C 也不符合史实;D 符合史实,但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答案】A7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A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B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C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解析】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从明亡的历史看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因此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天赋人权”“人
11、民主权”的思想,提出了封建专制是舒服自由的镣铐,据此分析可知两部著作的主要共同点是都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思想,故 A 项正确;B 项符合卢梭,排除;CD 项符合黄宗羲,排除。【答案】A8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李贽形象 形象特点 评论者(生卒年代)“异端”、“妖孽”、“罪人”、“小人”离经叛道、带坏士风、颠倒是非黄宗羲(16101695)6乱天下、导致国家灭亡方以智(16111671)反封建、反专制的斗士 具有人道主义等,又有封建主义的局限性侯外庐(19031987)思想具有近代原理和近代精神的思想家发现新的人伦物理,突破儒家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专题 明清 之际 儒学 思想 精准 培优专练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