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6.21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课时规范训练.doc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6.21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课时规范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6.21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课时规范训练.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6-21 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一、选择题1(2018河南八市联考)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详尽。 ”这表明宋代( )A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B政府强化租佃剥削关系C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D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提高【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田产交易法令详细,但改变不了土地买卖强化土地兼并,加剧社会矛盾的现象,故 A 项错误;租佃关系是指农民租种地主土地,与材料中的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虽然体现了经济立法活跃,但反映不出宋代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故 C 项错误;从材料中对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可知当时土地买卖现
2、象频繁,私有化程度高,故 D 项正确。【答案】 D2(2018湖南长郡中学月考)明代士绅等读书人有免除徭役和少缴赋税的特权,许多地主将土地记在士绅名下,1567 年仅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地就曾査出这种寄名土地将近 200 万商。这种状况( )A有利于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B导致明朝廷调整了旧的赋税制度C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D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土地兼并发展【解析】 材料中因士绅有免除徭役和少缴赋税的特权,因而地方将大量土地隐占其名下,这暴露了2土地核查与赋税制度的弊端,与选官制度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内容暴露了赋税制度中士绅等读书人有免除徭役和少缴赋税的特权的弊端,因而会导致朝廷调整赋税制
3、度,故 B 项正确;材料提供了 1567 年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地的土地隐占情况,但不能据此得出经济重心的结论,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地主将土地隐占在士绅之下,从而免缴赋税,会进一步刺激地主进行土地兼并,故 D 项错误。【答案】 B3(2018河南八市联考)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数次由中央政府颂布并推行全国范围的田制,如秦汉的授田制、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隋唐均田制。据此可知,田制所有权属于( )A国家土地所有制 B自耕农土地所有制C地主土地所有制 D佃农的土地所有制【解析】 从材料“中央政府颂布并推行全国范围的田制,如秦汉的授田制、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隋唐均田制” ,可知材料反映的田
4、制都是中央政府把国家掌握的土地授予农民,故土地的所有权是归国家所有,故 A 项正确。【答案】 A4(2018山东滨州调研)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作权,而佃农相对有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 )A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初步分离B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强化C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繁杂D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永佃制和大小租,土地所有权始终归地主,佃农只有土地经营权,故A 项正确;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使地主对农民
5、人身控制逐渐减弱了,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涉及了缴纳地租,没有赋税征收种类,故 C 项错误;明清时期土地兼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故 D 项错误。【答案】 A5(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孟子以前的政治家,大多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重农抑商政策出台的主要背景是( )A私营工商业发展 B秦朝统一全国C铁犁牛耕的普及 D井田制的瓦解【解析】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古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始终重农,但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政府提出抑商政策,故 A 正确;秦孝公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正处于国力的上升期,但并未统一,B 错误;铁犁牛耕普及是在汉代以后,故 C 错误;政策
6、的出台根本上从生产力考虑,井田制的瓦解属3于生产关系的变革,故 D 错误。【答案】 A6(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明正德、嘉靖年间, “苏徽大贾,招贩鱼盐,多置田宅” ,安徽的大多数耕地“皆绅衿富商之产” ,扬州大盐商,既“腰缠万贯” ,也“坐拥一县之田” ,安然衣食租税。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C商帮和会馆在全国兴起D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代重农抑商。商人致富多买房置地,主要是由于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所致,A 项正确;B 项是材料反映的现象而不是原因;C、D 两项与材料现象没有必然联系。故选 A。【答案】 A7(2018贵州
7、贵阳模拟)清顺治年间颁布“迁海令” ,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而到了雍正时期“开闽省洋禁” ,允许浙江“一体贸易” 。以下关于这两种记载说法正确的是( )A清政府允许民间对外贸易B清政府一度开放海禁但控制严格C清政府放弃了海禁政策D清政府禁止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解析】 清政府允许民间对外贸易与材料中清顺治年间的“迁海令”不符,故 A 项错误;从材料中顺治和雍正两个时期不同的政策,可知清政府一度开放海禁但严格控制在福建地区,故 B 项正确;从材料中顺治年间不允许出海贸易和雍正时仅允许福建和浙江开海禁,可知清政府没有放弃海禁政策,故 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民间对外贸易的政策,体现不出禁止外国
8、商人来中国贸易,故 D 项错误。【答案】 B8(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 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 。这项政策( )A推动官营工商业发展 B加速白银内流C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D放弃海禁政策【解析】 材料反映明朝隆庆开关,准许民间对外贸易,故 A 项错误;明朝农业、手工业繁荣,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故 B 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故 C 项错误;隆庆开关属于短时期的开展对外贸易,并未放弃“海禁”政策,故 D 项错误。4【答案】 B9乾隆五十二年,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第六 单元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2621 经济政策 资本主义 萌芽 课时 规范 训练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3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