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6.20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课时规范训练.doc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6.20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课时规范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6.20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课时规范训练.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6-20 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选择题1殷墟郭家庄发掘的 160 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 40 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 28 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 件青铜兵器和 900 多枚铜镞。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代( )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B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C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D重视礼仪,青铜礼器精美【解析】 从数字来看, “28 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数量最少,青铜由于质地不够坚硬,较少用于农具,故 A 项错误;商周时期是青铜冶炼的鼎盛时期,出土的文物“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 ,数量庞大,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武器有“220 件青铜兵器和
2、 900 多枚铜镞”未体现“多样” ,不能说明商朝战争频繁,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只有“出土青铜礼器 40 件”能说明“重视礼仪” ,但材料还有乐器、生产工具、兵器等信息,以偏概全,故 D 项错误。【答案】 B2(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西汉时期,不仅能够生产铁制的长剑、长矛、环首大刀,而且生活器皿和杂用工具也广泛使用铁制。这一状况(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有助于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C体现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2D提升了汉代人民的生活质量【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与材料中“西汉时期”不符,故 A 项错误;农业耕作技术
3、与材料中“长剑、长矛、环首大刀,而且生活器皿”不符,故 B 项错误;当时铁制用品广泛使用,材料中“长剑、长矛、环首大刀” “生活器皿和杂用工具”反映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 C 项正确;生活质量与材料中“铁制的长剑、长矛、环首大刀”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C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解
4、析】 庄园中的冶铁、制盐等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竞争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材料并未提及官营手工业发展如何,不能得出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故 A 项错误;庄园中的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形成竞争,以获取利润,有利于民间手工业发展,故 B 项正确;庄园经济是为了满足庄园的需要,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故 C 项错误;庄园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只是“时有发生” ,远不能达到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的程度,故 D 项错误。【答案】 B4(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织作在城东,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 ,估计有织机 12 000 台。据此可知,当时苏州民间丝织业( )A超过官营手工业 B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5、C专业化特征明显 D推动了海外贸易繁荣【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手工业发展。清代苏州民间丝织业“织作在城东,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 ,可见其专业化特征明显,C 项正确;A 项表述缺乏对比难以得出这一结论;B、D 两项表述材料没有体现。故选 C。【答案】 C5(2018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唐代手工业行会都有从业者共同议定的行规,对工匠入行从业、技术的传授都有一定规定,如非本地人不能随便入行、师徒相授时间等相关的传习规定条款。据此可知,唐代( )3A手工业规模与前代相比有了较大的扩展B政府对手工业行会的管理非常严格C行会对技术垄断以维护本行业人员利益D个体手工业者数量较前代大量增加【解析】 由
6、材料中行规工匠入行从业、技术的传授都有一定规定,如非本地人不能随便入行、师徒相授时间等相关的传习规定条款,说明行会严格控制技术的传授,从而垄断技术以维护本行业人员利益,故 C 项正确。【答案】 C6(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 ,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 ,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 “铜缕玉衣” 。由此可知汉代( )A丝织业的发达促进了社会层次的划分B汉代丧葬出现奢靡浪费的社会风气C丝织业发展与封建礼制实现有机融合D等级制推动了手工业者技能的提高【解析】 材料中这些手工业产品反映出丝织业的发展,皇帝
7、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与其他贵族的差异,说明封建礼制对贵族日常生活的规范,丝织业发展与封建礼制实现有机融合。【答案】 C7(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下表是北宋商税情况简表。据此可知当时( )年代 年商税额 指数995998 年 400 万贯 10010041008 年 450 万贯 1131058 年 700 万贯 17510641068 年 846 万贯 2121077 年 879 万贯 220A.政府“不抑兼并” B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D工商业经济不断发展【解析】 “不抑兼并”是北宋的土地政策,材料体现北宋时期商税的变化,二者之间无直接关联,故 A 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北宋政
8、府财政收入的组成状况,故 B 项错误;宋朝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北宋商税的迅速增加,反映北宋工商业经济的发达,故 D 项正确。【答案】 D48(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南宋建康府所属各县计有十六个市镇,其中有十二个市镇位于距县城六十里以内的地方。会稽府有十个市镇,其中的八个距离县城在六十里以内。类似情况在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据此可知,南宋市镇的兴起( )A直接受限于交通条件的限制B推动了区域市场的发展C集中分布于经济富庶的地区D均由于政治中心的带动【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南宋市镇发展。市镇大都距离县城较近,表明市镇兴起推动了区域市场的发展,B 项正确;“直接受限于交通条件
9、的限制” “均由于政治中心的带动”说法过于绝对,A、D 两项错误;“集中分布于经济富庶地区”与材料中市镇分布于县城附近不符,因为这些县不一定都是富庶地区,C 项错误。故选 B。【答案】 B9(2017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据载,山东济宁清初开始种植烟草,道光年间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大约膏腴皆为烟所占,而五谷反为瘠土。 ”山东寿光等地亦“转相慕效” , “不数年而乡村遍植,负贩者往来如织。 ”这反映出当时山东( )A深受列强贩卖烟土的毒害B手工卷烟技术领先于全国C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解体D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解析】 材料反映山东地区广种烟草,与列强贩卖烟土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山东地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第六 单元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2620 手工业 商业 发展 课时 规范 训练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