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冀教版.doc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冀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3 课记承天寺夜游1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能正确理解、翻译课文。2、通过朗读课文品味文中描写月色的词句,从而获得审美体验。3、通过“闲人”的分析,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2 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学过苏轼的作品,对苏轼已不再陌生,易于理解此文。但是揣摩作者的心理,能很好地把它读出来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堂课重点指导学生朗读。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去体会苏轼那博大的胸襟。3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通过品味诗中描写月色的词句,从而获得审美体验。教学难点:体会“闲人”句中蕴含的丰富意蕴。4 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 教学活动活动
2、 1【导入】利用背景导入,激发学生情趣。一、导课(我来判一判)本堂课老师先请同学们做一次法官,判断一下王安石的两句诗写得是否正确?(展示图片)元丰三年,王安石的书房乌斋摆着他做的两句诗:王安石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这时苏轼看到便将此诗改成了,苏轼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展示图片)那么究竟改的对不对呢?教师明确:“明月”是“明月鸟”一种叫声婉转动听的鸟, “黄狗”是“黄狗虫”一种经常在花心飞来飞去的小昆虫,当然就能在枝头叫、卧花心了。就是因为这件事王安石极为不满,将苏轼下狱定罪,后又将苏轼贬到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老师还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
3、密,其实“改诗”这件事只是一个导火索(表面原因) ,苏轼被贬的真正原因是他一直反对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对此极为不满。但不管怎么说,被贬黄州期间,却是苏轼作品创作最多之时,如记承天寺夜游 、 惠崇春江晚景等,都是这时期的作品。这段时间真可以说是苏轼文学发展的最高峰,也因此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 。活动 2【活动】学生展示作者简介二、介绍背景知识(出示图片)三、作者简介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组搜集的有关苏轼的资料。看哪小组搜集的更全面、更详细。诗风:豪放天然 飘逸豁达个人魅力风采:有“成故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宽广胸怀。活动 3【活动】小组
4、展示预习情况,扫除生字、单字解释、句子翻译的障碍。四、整体感知(我要讲一讲)1、为下列生字正确注音遂 寝 藻 荇 柏22、每个小组展示预习的情况,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单句或者会对译文造成障碍的词语讲一讲归纳如下:户 欣然 念 遂 相与 空明 交横 盖 闲人 但3、译文(1)字、词的障碍扫清了,请同学们自行译文,把不会的句子勾画下来。(2)不会的句子放在小组内讨论。(3)各小组之间互帮互助,完成译文。(4)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句子说出来,积累下来。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B、相与步于中庭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活动 4【活动】指导朗读,在朗读过程中,体会作
5、者豁达的心境。五、品读文本, (我要读一读)1、听录音朗读(展示图片)朗读节奏,停顿2、自由读3、个人读(读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一句)教师指导:(1)关键词 (重要的地方,把音节延长一下)念无与为乐者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读出感情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在月色的笼罩下,走向承天寺,景色是美好的,所以应读出高兴的语气。 )怀民亦未寝(去寻老友,老友也未入睡,知音啊,心有灵犀,高兴、喜悦) (图片展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要读出感慨的意味,语速要放缓) 。(3)整首诗要读出宁静的感觉,节奏要舒缓,声音要轻巧。 (如此静谧的夜晚)活动 5【讲授】对写景句的赏析及讲解“闲”的含义。六、问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13 课记承天寺 夜游 教案 冀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