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冀教版.doc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冀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3 课记承天寺夜游1 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2、品味语言,把握作者情感。3.学习作者在遭遇人生困境时的乐观旷达。2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学习文言文的语感已经初步具备,文言文思维意识头脑中也已存在;在夯实双基的前提下,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基本上能够掌握常用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能够运用“译”的六字诀翻译课文。在品味语言,把握作者的情感还存在不足。3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2、品味语言,把握作者情感。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把握作者情感。4 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 新设计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2、教学设想 :1. 贯彻“语文反映生活,又指导生活” 的教学理念。2. 设计学生课堂活动,学生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感兴趣,积极参与;学生是活动主体,在活动中有成就感。3文言文精练的特点决定了要多读,读得准,读得有韵味,进而熟读成诵。据此,我设计了以下三次朗读:第一次朗读为了把文章的字音读准确、停顿得当,我设计了“简介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写作背景,听读记承天寺夜游 ”的环节;第二次朗读,把文章读懂、读明白;第三次朗读,依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读出感情色彩;最后把课文背诵下来。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2、品味语言,把握作者情感。3.学习作者在遭遇人生困境时的乐观旷
3、达。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2、品味语言,把握作者情感。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把握作者情感。教学方法 : 诵读法、品味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教学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 、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 1083 年 10 月 12 日,和苏轼共同经历一个难忘的夜晚,学习他的记承天寺夜游 。(二) 、出示学习目标2PPT 展示:1、背诵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2、品味语言,把握作者情感。3.学习作者在遭遇人生困境时的乐观旷达。二、简介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写作背景,听读记承天寺夜游(一) 、简介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写作背景
4、1、简介作者:PPT 展示:本文作者是苏轼,我国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他的词雄浑豪迈,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2、简介写作背景:PPT 展示:北宋王安石变法,苏轼由于和他政见不同,自请外任。由于王安石变法中出现损害老百姓的事情,苏轼作诗批评,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团练副使是个闲职,没有权力,没有公事处理。也没有住所,没有俸禄。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小片段。请听记承天寺夜游录音。(二) 、听读课文PPT 展示:提示:听准读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13 课记承天寺 夜游 教案 冀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