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乡愁》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乡愁》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乡愁》教案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乡愁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 3、提高学 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过程和方法1、通过诵读品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2、发挥想像和联想,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作者在特殊的时代、地理条件下产生的思乡念国之情。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崇高情感。【课前准备】1、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余光中的生平、创作情况及乡愁的写作背景。2、教师创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使学生进行多感官的文本接触,更易于学生入情入境地理
2、解诗歌。【教学过程】课前播放由罗大佑演唱的歌曲乡愁四韵,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是台湾歌手罗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据说当年罗大佑在演唱这首歌时,曾使演唱会现场的观众潸然泪下。是啊,台岛游子几十年的故园梦,未能有个圆满的结果,思乡就成了他们共有的情结。乡愁四韵这首歌的歌词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作品,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今天,我们来研读于光中的另一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乡愁。第一乐章 作家身影了解作者余光中的生平、创作情况及乡愁的写作背景。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查阅的有关余光中的生平、创作资料以及写作乡愁的背景资料。教师评价、补充、强调余光中,1928 年生于南京,祖籍 福建永
3、春,1949 年到台湾,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 年赴美国进修,获爱奥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1974 年,受聘香港中文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85 年,任台湾高雄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作品多产,风格多样。1949 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势力从大陆全面溃退,撤到台湾,与中央政府抗衡对峙。由于这特殊的政治原因,海峡两岸至今仍然处于分离的状态。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从上世纪 60 年代起余光中就创作了不少怀乡诗,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白玉苦瓜春天,遂想起等。乡愁写于 1972 年
4、,当时,大陆与台湾几乎隔绝。这是诗人众多乡愁诗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回忆起 70 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 20 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 20 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人的乡愁世界,去听听他心底的呼唤,去感受他那“断肠人在天涯”的游2子之痛。第二乐章 深情朗读余光中说:“一首诗是要读出来,生命才算完成,朗读者要像演奏家一样,把诗歌的潜在生命激发出来,这样才能吸引人。”下面我们进入深情朗读的环节。学生自由选段或全诗试读,师生评价,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把握朗读的
5、语速语调、轻重音和感情基调。点击课件,播放朗读;学生听读,进一步把握朗读技巧,进入诗歌情境。课件展示:乡 愁余光中小时侯 后来呵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长大后 而现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教师小结:要读好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朗读技巧方面,还要注意节奏、轻重音、语速语调。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应该是 忧郁深沉,语速应该是深沉舒缓。第三乐章 研读赏析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合作探究,从诗歌内容、主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乡愁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