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阳关雪》教案北京课改版.doc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阳关雪》教案北京课改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阳关雪》教案北京课改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十五 阳关雪学习目标 1、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2、把握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法和特色。3、把握本文的主题和写作特点。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法和特色。 难点:理解文化散文的特点。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余秋雨的作品及特点。2、教师制作度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情境导入法 归纳法 讨论交流法 赏析法 课时安排2 课时教与学互动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一本文化苦旅 ,一个世界名人,世人惊羡。余秋雨的文化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是的,人们在欣赏象闲适智慧的梁实秋,幽默风趣的林语堂,平和闲淡的周作人,随意自在的张爱玲等大家的作
2、品的同时,企盼出现新的散文大家,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横空出世,夺去了众人的眼光。 有人说他的散文刷新了一个彻底平庸和彻底苍白的时代;有人说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在星光灿烂的中国散文的天空里, 其中的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有人称余秋雨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 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 今天,让我们走进余秋雨,跟着他去探寻历史和文化,听他的解读。 二、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 ,当代著名文化史学者,艺术理论家,散文家。浙江省余姚人,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著有文化苦旅 、 山居笔记 、 霜冷长河等 三、整体感知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1、圈点勾画
3、生字新词、精彩的和有疑难之处,交流释疑。2、归纳出作者的行踪。3、准备提问的问题。二)自读反馈2听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等形式读完课文)注意:1、注意辨析字音,尤其是生僻字和易读错的。 2、给生字词注音(PPT) 3、作者的行踪。 (打听阳关走近阳关阳关怀古)4、提出疑难(相机解决) 四、把握内容再读课文,思考:(PPT 出示思考问题)1、从文章题目 “阳关雪”来看,作者描写的主体是“阳关” ,还是“雪”为什么? 明确:一般的作者就这个题作文,很可能会把构思的焦点放在“雪”上,大写阳关所见的雪景。余秋雨却没有把“雪”作为描写的主体,雪在这里只是作为一种时令的象征,画面的点缀,情调的暗示,主
4、体是阳关,王维的阳关。2、 划出描写沙漠、古战场、阳关的语句,思考这些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沙漠:茫茫无际;古战场:枯瘦萧条;阳关:居高临下,了无踪迹。3、作者描写了阳关的什么景色?抒发了什么情感?明确:(1)在沙漠:对天地的赞美,对行人的赞美; (2)在古战场:联想到古代战斗的场面及战斗给人民带来的苦难;(3)在阳关:联想到渭城曲 ,唐人风范,王维诗画,文化命运。五、小结:盘点本课收获;教师概述。六、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2、品析语言,理解文意。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有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诵读理解读文思考:1、本文重点写寻访阳关,但开头两段却不写阳关,用意何在?(开头两段,作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阳关 教案 北京 改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