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测评语文版必修3.doc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测评语文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测评语文版必修3.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三单元测评(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2018 年 2 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司马迁在游
2、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侠,是一种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
3、中被削掉一个手指。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佐罗中,迭哥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
4、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如果说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目标,而笑做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则更是把“江湖”这个会党互相倾轧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了。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让观众应接不暇。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
5、,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2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光明日报2018 年 1 月 17 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在司马迁看来,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如已诺必诚、舍己救困、不矜其能等。B.在韩非子看来,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侠以武犯禁”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C.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即便勇猛如聂政,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D.侠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而真正的“豪侠
6、”并不聚集于此。解析 B 项,属张冠李戴。韩非子的看法是“侠以武犯禁”,而“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是把双刃剑”等是作者的看法。C 项,属强加因果。聂政、荆轲不能称之为侠,并非因为没有担当精神,而是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D 项,属曲解文意。原文中“很少存在”与“存在”在范围上差别大,且侠与“豪侠”在概念上没区别。答案 A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开头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自然地引出了有关“侠”这一论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B.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多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分明、逐层深入的印象。C.文章在选择
7、事例进行论证时并不局限于中国武侠小说,还选取了不少人们熟悉的中外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形象。D.文章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与“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进行对比论证,揭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和中心论点。解析 D 项,结合全文可知:本文重点探讨的是侠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意义,尽管文章对“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表达了忧虑,但这只是文章内容的一个点,不能以此归纳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中心论点。答案 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了既非身份也非职业的侠与它们毫无共同之处。B.江湖门派热衷于相互倾轧,常把“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当成自己的宏
8、愿,而侠与他们有很大区别。C.作者并不完全认可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提出的对侠的评价,而是赞同韩非子的“侠以武犯禁”观点。D.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解析 A 项,根据是否有社会身份等特征推知两者“毫无共同之处”,过于武断。并且第一段最后一句话提到西方的骑士等在中国有“侠”缘,可以推知他们之间有共同之处。答案 A(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46 题。放 鸭莫 言青草湖里鱼虾多,水草茂。青草湖边的人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很有名气。早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
9、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有老汉,有姑娘,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混得很熟。春天,湖边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杏花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放鸭人开始赶鸭子下湖了。3湖水绿得像翡翠,水面上露出了荷叶尖尖的角,成双逐对的青蛙呱呱叫着,真是满湖春色。李老壮一下湖就想和对面王庄的放鸭人老王头见见面,一连好几天也没碰上。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递话过来:“大伯,您是哪个村的?”“湖东李村,”李老壮答道,“你呢?”“湖西王庄。”“老王呢?”“老了,退
10、休了。”姑娘抬起竹篙,用力一撑,小船转向,鸭群拐了个弯儿。“再见,大伯!”他们就这样认识了。有一天,李老壮又和姑娘碰了面。姑娘郑重其事地问:“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李老壮愣了一下,反问道:“有,问他干啥?”姑娘的脸红了,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没事,随便问问。”“这户人家怎么样?”姑娘问。“难说。”“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游过。”老壮掉转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的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共了产”,甭提有多心疼了。家里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个鸭屁股啊
11、!那时,村子里主事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主任,“共产”来的鸭子,被他和他的造反派战友们当夜宵吃得没剩几只了。老壮本来是村子里有名的老实人,一生气就办了荒唐事。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结果被巡夜的民兵当场抓住了。主任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把两只鸭子拴在一起,挂在他的脖子上,在湖东八个村里游乡。主任带队,一个民兵敲着铜锣,两个民兵端着大枪,招来了成群结队的人,像看耍猴的一样。为这事李老壮差点上了吊。姑娘提起这事,不由李老壮不窝火。他对她起了反感。尽量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落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李老壮面
12、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转眼春去夏来,湖上换了一番景色。荷田里荷花开了,湖里整日荡漾着清幽的香气。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李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人被浇成一只落汤鸡。暴雨过后,天空格外明净,湖上水草绿得发蓝,荷叶、苇叶上,都挂着珍珠一样的水珠儿。在一片芦苇边上,李老壮碰到了十几只被暴风雨冲散的鸭子,却不知道是谁家的鸭。“好鸭!”老壮不由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他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
13、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第二天,李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那位放鸭姑娘。“大伯,你看到十几只鸭子没?昨天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急得我一夜没睡好觉呢!”“姑娘,你可是问巧了!”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用手一指鸭群,说:“那不是,都在我这儿呢。”“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白鸭归了群。“大伯,咱们放鸭这么久了,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姓李,名老壮!”“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4“不差,我就是苇林他爹,
14、”李老壮把胡子翘起来,好像和姑娘斗气似的说,“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一片芦苇挡住了姑娘和她的鸭群。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姑娘,真是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4. 导学号 92924025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小说插叙李老壮“偷”鸭游乡这一情节,是为了解释放鸭姑娘的疑
15、问,引出后文主动还鸭等情节,更好地刻画李老壮的形象。B.文中写那个好吃懒做、假公济私的主任,是为了在对比中烘托李老壮的形象,表现青草湖农民在特殊时期的痛苦挣扎和当时农村的矛盾对立。C.李老壮看到被暴雨冲散的美丽肥大的鸭子后,立即把它们赶到自己的鸭群,说明他偷东西已习惯成自然,不由自主。D.“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一句表现出放鸭姑娘发现眼前的老人是苇林爹后,因自己以前的言行而深感害怕的心理变化。解析 B 项,对其作用分析过度;C 项,从后文放鸭姑娘问见没见走失的鸭子时李老壮马上以实情相告可以看出,李老壮没有据为己有的意思;D 项,此处主要是“不知所措慌忙掩饰的心理”。答案 A5
16、.文中画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6 分)参考答案 (1)表现了雨后青草湖清新、明净的自然美景。(2)以清新、明净之景烘托李老壮美好的心灵世界,给人以美的感受。(3)为后文人物关系的转机做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6.这篇小小说很好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请结合文本探究本文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6 分)参考答案 (1)创作背景:应是农村实行改革开放后。李老壮不仅可以养鸭,而且成为了养鸭专业户;李苇林在农技站做技术员,还可以从北京引进良种鸭。(2)创作意图:展现农村劳动人民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品质。他们曾经经受过打击,甚至迫害,但他们善良顽强的品质仍在。讴歌美好的时代和崭新的生活。李苇林作为技术
17、员引进良种鸭,李老壮也想要,表明新技术已深入人心;年轻人的自由恋爱,可看出作者对新生活的赞美。总结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反思,用走过的弯路警醒世人。(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79 题。材料一 中国的农历新年即将到来,北京市将举行一系列文化活动庆祝新年。这些活动既有庙会、梨园大戏等传统项目,又有展览、展演等多元文化活动。下面是详细报道:据不完全统计,2018 年春节期间,北京市 50 家专业演出场馆将有 398 场演出,全市文化系统将举办庙会、游园、花会巡游、冰雪文化活动、公益讲座等活动 480 项。节日期间,北京市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将照常向广大市民开
18、放。写春联、送福到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各类充满年味和传统中国文化元素的活动也将在各区文化中心和街道上演。各区图书馆、文化馆紧扣区域文化特色,营造节日氛围,推出 180 项活动。北京市政府还将向首都市民免费发放 30 万张春节庙会门票,市民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摘编自国际在线刊文北京市春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冰雪庙会与传统文化齐争鸣)材料二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传统年俗正在式微,新年俗逐渐成为主流。网购年货、春运“逆向迁徙”、视频拜年、春晚“摇一摇”抢红包、网络年夜饭互联网时代催生出形形色色的新年俗,为百姓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给传统年俗注入了新的时代内
19、涵。年俗是一种行为文化,必定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更新换代”,虽然其仪式活动在变化,但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仍然鲜活。我们要做的是因势利导,利用新媒体、新平台丰富年俗的形式,在适应新时代年俗变革的过程中延续传统文化的内涵。5“物随心转,境由心生”。醇厚的年味,不必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在这个热闹的节日里,全家人齐聚一堂,于亲情的浸润之中尽情交融,就是最有滋味儿地过年。当心中有爱、有情怀,年俗必然不会衰落,春节的精神文化内涵也必然会得到承袭。(摘编自刘鑫不同的“年味”,同样的“情怀”)材料三 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降低了人们对物欲的需求和向往,消解了对传统节日的社会期望;西方节日较传
20、统节日的开放性和娱乐性更强,相较而言,民众对西方节日更有参与热情;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科学观念的传播挤占了传统节日的“鬼神”思想,民众对传统节日敬畏之心大大降低,传统节俗传承空间大大缩减;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节日节俗活动形成理念冲突,传统节俗退让给现代生活方式。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之间的冲突和差异,应该根据现实需要加以调整,为传统节日的当代传承和发展提供路径。传统节日发展的理想情况应该是其能融入当代社会,其节日内涵和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而要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就必须充分调动政府、舆论媒体和家庭个人的积极性和热情,政府引导、舆论助推、家庭实践,群策群力,为传统节日的当代发展保驾护航。(摘编自王凤美传统节
21、日的当代适应性研究以陕西关中春节为例)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北京 2018 年春节文化活动有庙会、游园、花会巡游、冰雪文化活动、公益讲座等,这些活动依然是春节重要的传统活动形式。B.春节期间,北京开展的写春联、送福到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各类充满年味和传统中国文化元素的活动多种多样,供市民选择。C.作为一种行为文化,年俗的更新换代更多体现在它的仪式活动的变化上,我们要做的是丰富它的形式,延续传统文化的内涵。D.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春节活动形式受到冲击,要想让它融入当代生活,就要为它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A
22、 项,“这些活动依然是春节重要的传统活动形式”错,根据材料一文意,花会巡游、冰雪文化活动等不属于春节传统文化活动形式,选文并没有直接给出哪些活动是传统活动形式,还需要结合选文内容和平时积累的有关春节传统活动来判断;B 项,是对材料一中“写春联、送福到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各类充满年味和传统中国文化元素的活动也将在各区文化中心和街道上演”“市民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等语句的正确整合;C 项,是对材料二中“我们要做的是因势利导,利用新媒体、新平台丰富年俗的形式,在适应新时代年俗变革的过程中延续传统文化的内涵”的准确提炼;D 项,是对材料三“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之间的冲突和差异,应该根据现实需要加以调
23、整,为传统节日的当代传承和发展提供路径”的转述,与文本相符。答案 A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398 场演出,480 项活动,以及 30 万张春节庙会门票的免费发放,主要是为了吸引各地游客,以增加北京市的年节氛围。B.如今的春节文化具有现代化的特征,文化展览、抢红包、微信拜年、出门旅游等活动备受青睐,传统年俗正在式微。C.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俗传承空间大为缩减,原因有民众对传统节日敬畏之心大大降低,传统节俗传承空间大大缩减等。D.只有政府、媒体和家庭个人群策群力,保驾护航,才能使传统节日融入当代社会,使其内涵和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解析 A 项,“主
24、要是为了吸引各地游客”错,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文意,这些活动面向北京市民;B 项,是对材料二“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传统年俗正在式微,新年俗逐渐成为主流”的正确转述;C 项,是对材料三中“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科学观念的传播挤占了传统节日的鬼神思想,民众对传统节日敬畏之心大大降低,传统节俗传承空间大大缩减”的概括和转述,与文本一致;D 项,是对材料三中“就必须充分调动政府、舆论媒体和家庭个人的积极性和热情,政府引导、舆论助推、家庭实践,群策群力,为传统节日的当代发展保驾护航”的提炼整合,与文本内容相符。答案 A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春节文化活动逐渐转向多元的原因。(6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测评 语文版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