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湘教版选修6.doc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湘教版选修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湘教版选修6.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2.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3.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的目的及原因。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植树造林。2防护林带的类型Error!3防护林的目的(1)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2)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1)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2)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2土地整理目的 增加农用土地面积,
2、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背景 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土地和废弃地多;因工矿生产建设2挖损、塌陷和压占等,废弃了大量土地整理效果 恢复土地生产功能,或作为备用耕地方式方法 旧村归并,退宅还耕;塌陷区的土地复垦3探究点 土地资源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8 年 3 月 28 日参考消息:法媒称,数十名科学家 26 日警告,除非人类停止破坏赋予我们生命的资源,否则在 2050 年前,土地退化将导致一场波及至少 5 000 万人、最多 7 亿人的大规模迁徙。这些科学家在首份土地状况全面评估报告中说,不可持续的耕种、采矿活动、污染和城市扩张导致的土地退化
3、正在破坏约 32 亿人(占全球人口的 40%)的福祉。土地退化土壤生产能力和植被的丧失将迫使人们迁徙。在这些土地上生活将变得不再可行。土地退化问题对食品安全、由土壤调节的清洁水资源和适宜呼吸的空气以及生长在当地的植物构成威胁。然而,仅有不到 1/4 的土地免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实质性影响” 。土地退化不仅意味着土地的流失,还意味着野生动植物的流失,以及可吸收令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的森林的流失。材料二 山西省土地整治条例于 2014 年 10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此举标志着山西省土地整治工作进入有法可依、规范实施的新阶段。土地整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是国家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保
4、护耕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 18 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手段。1你认为防治土地退化的最佳方式是什么?答案 植树造林。2水土流失是造成耕地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你认为哪些耕作方法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答案 建设防风林、修筑梯田、轮作、实行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采取保护性耕作。3为解决全球大约 7 亿人的大规模迁徙,开发新的耕地势在必行。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科学的行为”?4答案 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既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又要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的限制。4整治基本农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矿区整理土地的主要方式是_。答案 增加农用土
5、地面积,尤其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的质量。 复垦5只要具有足够肥力的土地均可以作为“新增耕地”开发吗?说明理由。答案 不能。耕地开垦应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在生态脆弱的区域开垦耕地,不仅会造成水土流失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还会导致耕地退化。1森林的作用 拓展提升 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盐碱化 酸化 污染原因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不合理的垦殖等人为因素气候变暖、干旱,风沙侵蚀等,滥垦滥挖、过度放牧、乱砍滥伐造成植被破坏气候干旱,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水水位上升;沿海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酸雨、大量使用化肥大气、水污染,工业、生活固体污染物堆放,农
6、业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危 土地生产力下 沙漠面积扩大、 耕地退化、农 土壤酸度增大、 间接污染水源、5害 降、农业减产 耕地减少、风沙危害、沙尘暴等业减产 板结 食品,危害人类健康对策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完善排灌系统,利用水利和生物等配套技术增施有机肥、加熟石灰预防为主,治理污染源2.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土地的开发整理要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水土保持,有利于集约用地,有利于增量提质,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读下图,完成 12 题。1关于我国耕地结构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越来越多B生态退耕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大C灾毁耕地面积总体趋势是增多D建
7、设用地面积总体趋势是减少62生态退耕试点地区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酸雨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臭氧层破坏A BC D答案 1.B 2.C解析 第 1 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减少的状况有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少的趋势,生态退耕对耕地减少影响最大,灾毁耕地总体呈现越来越少的趋势,建设用地总体变化不大。答案应选 B。第 2 题,土地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有防治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酸雨、臭氧层破坏都是大气污染,与生态退耕的联系较小。答案应选 C。读“我国南方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土地利用结构图” ,完成 13 题。1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A1% B20%
8、C19% D21%2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环境污染 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3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B退耕还林、还草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农业商品生产基地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答案 1.C 2.B 3.B解析 第 1 题,在土地利用结构图中,未利用地占 20%,在土地资源构成图中,不适宜地占71%,二者的差就是该区域的土地后备资源的比重。第 2 题,该区域的宜农地仅占 12%,耕地却占 40%,说明大量的林地和草地被开垦为耕地,植被遭到破坏,这将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第 3 题, “现阶段”和“最有
9、效”是题眼。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的效益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将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建立农业商品生产基地与防治水土流失无关。读“20 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 ,回答 45 题。时间 50 年代 60 年代 70 年代 80 年代 90 年代强沙尘暴次数(次) 5 8 13 14 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 560 2 100 2 4604.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围湖造田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C植树种草D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5对防治该环境问题可行的措施有( )抽取地下水 控制人口数量 建设防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地理 第二 自然资源保护 三节 可再生资源 利用 保护 土地资源 例学案湘教版 选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