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2课时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2课时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2课时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情景激趣】 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广寒宫”终年深冷幽寂,实际上“广寒宫”并不是一直都深冷幽寂的。在有太阳照射时, “广寒宫”可以达到 130 的高温,在没有太阳照射时,温度下降到180170 。离地球如此之近的月球与地球温度差异这样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知识体系引导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1.运用示意图、视频、模拟实验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大气的受热过程|知识清单|阅读教材 P36P37“大气的受热过程” ,填写下列知识。1.两
2、个热源(1)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2)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地面。2.两个过程(1)地面增温过程:大部分 A 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2)大气增温过程:地面增温后以 B 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23.两个作用(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少部分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2)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作用。微思考1.为什么同一季节的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而夜间多云,气温不会太低?提示 同一季节,白天多云,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被削弱得多(吸收、反射多),故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多云,特别是有浓密
3、的低云,空气湿度比较大,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2.为什么冬春季节霜冻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提示 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含量少,大气透明度好,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所以容易造成明显的降温、霜冻天气。|案例探究|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_;B_;C_;D_;G_;I_。(2)从数量上看,AD 的原因是_。图中 I 的作用是_。(3)比较晴天与阴天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并分析其原因是什么?(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在菜地里用生火产生浓烟的方法防止农作物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答案 (1)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 大气反射、散射的太阳辐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2)大气的削弱作用 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3)晴天日较差大,阴天日较差小。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温差大。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强,温度较晴天低;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温度较晴天高,故温差较晴天小。3(4)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使降温幅度减小。|方法规律|1.大气的受热过程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如下图:2.大气的两大作用及影响(1)两大作用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
5、具有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所减弱。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的热量起到了补偿的功能,减少了地面的热量损失,起到了保温作用。(2)影响使地球表面温度变化较小无大气的月球表面和有大气的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差异较大。地球表面温度变化不像月球表面那样剧烈。白天,地球的大气对太阳辐射产生削弱作用,使得地表增温幅度比月球小;夜晚,地球上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得地表降温幅度比月球小。使阴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见下图分析)云层对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影响示意图白天多云时,地面温度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时,地面温度降低较晴天小。故阴天昼夜温差4较晴天小。特别提示 大气受热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
6、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丰歉如: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人地协调观|1.运用大气削弱作用解释自然现象(1)树荫下、房间中,无阳光处仍然明亮_作用。(2)日出之前天已亮,日落之后天不黑_作用。(3)朝霞和晚霞、旭日和夕阳为橘红色_作用。(4)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_作用。(5)冰岛火山喷发时,火山灰笼罩了整个冰岛
7、地区,白天宛如黑夜,出门打手电_作用增强。(6)南极臭氧层空洞扩大到了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政府要求岛上居民外出必须戴墨镜和遮阳帽_作用减弱。提示 (1)散射 (2)散射 (3)散射 (4)散射 (5)反射 (6)吸收|综合思维|2.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根据辐射热交换的原理,分析下面两个问题。5(1)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2)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提示 (1)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几乎全部吸收,同时又以大气
8、逆辐射的方式向地面输出能量,对地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保温作用。地球表面及大气层里保存着的这部分热量,是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众多自然现象及其过程的能量源。(2)有大气的地球,白天一部分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全部到达地面,使地面温度不致上升太高;夜间大部分地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然后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层层上传,使大气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更重要的是大气在吸收热量的同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热量的损失,使地表夜间的降温速度减慢。正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得地表温度变化比较缓和。没有大气的
9、月球,白天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面,使月面温度迅速升高。夜晚,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没有大气对月面的保温作用,温度下降速度很快。所以月面温度昼夜变化比地球剧烈得多。|地理实践力|3.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 3。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6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解析 从实验内容可知,相同阳光照射条件下,有沙土的玻璃箱温度高,证明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答案 D4.下图为在
10、东北地区某蔬菜大棚里所拍摄的照片。据图完成(1)(2)题。(1)冬春季节,菜农常在大棚内墙上悬挂光亮镜面膜,对其悬挂位置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墙,提高棚内温度B.北墙,增加棚内光照C.南墙,增加棚内光照D.北墙,提高棚内湿度(2)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D.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解析 第(1)题,冬春季节,太阳光照条件差,正午阳光照射北墙,在北墙悬挂光亮镜面膜,可通过反射阳光增加棚内光照,促进光合作用。第(2)题,夏季光照强,黑色尼龙网可削
11、弱过强的太阳辐射,并减少作物水分蒸腾。答案 (1)B (2)C1.2013 年 12 月 14 日,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平稳降落月球虹湾,下图是“玉兔”车在月面的照片。当时正值月昼期,月面明亮,但月空漆黑。其成因是月球没有( )A.月面长波辐射 B.大气逆辐射7C.大气散射作用 D.大气反射作用解析 地球上空之所以是明亮的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不能产生散射作用,使得月面明亮,月空漆黑。答案 C读下图,完成 23 题。2.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 B.C. D.3.阴天比晴天( )A.白天强,夜晚弱,昼夜温差大B.白天弱,夜晚强,昼夜温差小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地理 第二 单元 地球 圈层看 地理环境 大气圈 天气 气候 课时 学案鲁教版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8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