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心连广宇单元质量综合检测(四)苏教版必修5.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心连广宇单元质量综合检测(四)苏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心连广宇单元质量综合检测(四)苏教版必修5.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单元质量综合检测(四)(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唐代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管理宁 欣人口向大城市主要是都城的流动与集中,是由唐到宋城市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据估测,长安城城内人口数量约为百万,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唐初,长安等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有两类需求日益增长:一是方兴未艾的建筑业所需劳动力,二是日益繁盛的商业、手工业、服务业、娱乐业所需从业人员。从而吸纳了一批批外来劳动力的到来。唐中期,随着均田制的崩溃和两税法的推行,大量人口溢出户籍,流寓异乡。这些人口就有相当一部分
2、涌入可以提供更多生存空间的城市中,且主要是以京城长安和洛阳为主的大城市。虽然史书上对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如太平广记中记载的大商人窦乂,从事了多种经营,所雇佣的人中有长安坊市内的少年、“日佣人”等,遗憾的是建筑工人的来源没有记载。显然,应该有专门的建筑行业的工匠和民夫才能营造颇有规模的“窦家店”。京城不仅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机会,所得回报也比从事农业生产更高。唐后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商业的繁荣,长安城的餐饮业、旅店业、小商品销售业、雇佣服务业、运输业、租赁业等日益繁盛。这些行业起点低,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大,容易生存,大量外来人口
3、充溢着这些行业。还有很多流动的艺人和民间表演团体活跃在京城的开阔场地。这些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承担了都城建设的重要任务,活跃了长安的市场,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居民对商业和服务业的需求,解决了随着城市发展居民日益增长和拓展的日常需求,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饮食、人力、公共卫生、基础建设等方面的需求。这一时期,为城市日常生活所需求的行业不仅从业人员不断增加,还逐渐向规模经营、专业化方向发展。据唐国史补记载,长安城东西两市的餐饮业就很发达,三五百人的礼席,“立待可办”;唐朝前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动流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城市生活的需要,官府对农民和工匠居住地和户口限制的松弛,长安外来人口的涌入
4、更多是出于主动行为。唐朝对这些涌入城市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到底如何管理,虽未见出台严格的措施,但总趋势是对外来无户籍人口的限制逐渐松弛:一是推行两税法;二是坊郭户成为城墙内及周边附郭居民的正式称谓,不仅纳入城市管理的范围,也成为有别于乡村户的主要标志;三是中央官府在招聘和选用执役杂使人员时,对一些重要和关键岗位有户口的限制。(选自 2017 年 6 月 26 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唐朝初期长安的建筑业跟商业、手工业、服务业等一样都发展迅速,但后者工作强度更小,外来劳动力对此类行业更感兴趣。B.唐朝京城长安给外来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这
5、些外来劳动力的报酬也比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时的收入高。C.唐后期长安的外来人口比其前中期要多,他们不但白天从事建筑业和服务业,到了晚上,还会为了生存进行各种表演活动。D.外来人口对唐朝京城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因为他们从事的这些行业起点低,技术含量低,难以形成规模化。2解析:B A 项,无中生有,“外来劳动力对此类行业更感兴趣”于文无据。C 项,对象不当,进行各类表演活动的不是所有的外来人口,只是那些艺人和民间表演团体。D 项,推断不当,文中有“还逐渐向规模经营、专业化方向发展”。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第一段首句就提出了“人口向大城市尤其是向都
6、城的流动与集中,是唐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这一论点。B.文章用太平广记中记载的大商人窦乂因从事多种经营而雇请外来人口的事例论证了相当一部分人口向城市流动和集中。C.在论证唐朝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管理时,文章引用了大量史料来说明前者;而对于后者,则将史料和说理综合阐述。D.文章层次分明,在论证时,按时间和逻辑顺序,先论述唐朝外来人口涌进大城市的情况,然后阐述了唐朝的户籍管理情况。解析:C “而对于后者,则将史料和说理综合阐述”错误,后者只是分条目列举措施说明“对外来无户籍人口的限制逐渐松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唐朝长安城城内人口数量据估测约为百万,这些人
7、口既包含长安城内常居人口,也包含那些因各种原因来自各地的外来从业人口。B.史书不光对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外来人口没有具体记载,对从事其他行业的流动人口、外来人口也难以具体记载。C.大量外来人口后来主动涌入京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跟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生活需要以及政府对户籍限制的放松有一定关系。D.城市外来人口充溢着多种行业,活跃了市场,唐朝政府并未出台严格的管理措施,但在一定程度上针对某些方面进行了管理。解析:B “对从事其他行业的流动人口、外来人口也难以具体记载”错,从原文中并不能得出此结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没文化俄罗斯
8、安德烈马卡罗夫科利亚瑟罗耶戈夫继承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半年前,他的姑妈去世了。“这是上帝赏给我们的,”妻子说,“因为我们受的折磨。”“你胡说什么!”科利亚顶了妻子一句,“我们受了什么折磨?是上帝收去了。”“上帝把她收去了,”妻子也不甘示弱,“可赏赐了我们,就是那套房子,以示公平。一家三口共居一室,难道不是一种折磨?” 科利亚没有再争辩,公平就公平吧。半年过去了,失去亲人的哀痛渐渐淡忘,现在科利亚在这套房子里来来回回地踱步,四处打量着,手里拿着一串钥匙,脸上是灿烂的笑容,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上去了。姑妈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人,仅书就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可她生活非常清贫,只有一个老式
9、圆角冰箱、一台电子管电视机和一台单缸半自动洗衣机。现在他们要把这些宝贝当垃圾扔掉。妻子想把这些书也一块扔了,但科利亚没同意。“我要在整面墙上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科利亚说,“这样我们家也有藏书了,也有文化气息了,终于像个书香门第了。”他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坐在了这堆书旁。“没有带图的。”妻子调侃了一句,就去厨房了。3怎么没有!科利亚真的找到了几本图画书,小时候姑妈亲自给他读过,有一只小灰鸭小红帽一个士兵等。这几本书薄薄的,没多少页码。科利亚突然笑了起来,想起了故事里那个士兵是怎么在一个吝啬的老太太家里用锤子煮粥的。科利亚把这几本书摞在了一起,心想,给儿子讲是晚了,孙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呢。他挪了
10、挪身子,又翻弄起各种文学典籍。他拿起一本涅克拉索夫的诗集使劲儿回忆了半天,也就记得在中学教学大纲中有那首大门前的沉思。普希金的诗还算强点儿,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他零零碎碎地记得几个片段,可也都是两三行而已。科利亚着实埋怨了一番自己没文化,刚要潜心阅读,填补一下大脑的空白,妻子就喊他把那台洗衣机先拖走扔掉。他们举家迁入后,科利亚立刻叫来了一位师傅,让他测量了一下墙上要定做的书柜的尺寸,计算了定做费用。那位师傅很快就给出了预算,但科利亚家的第一笔支出买的却是一台新电视机。他们选的那台电视机大得简直就像一块电影银幕,于是这些书暂时被挪到另一面墙边去了。一个月后,妻子又买了一套床具,那套床具实在太宽太大
11、了,这些书只好又换了地方。又过了一个月,妻子偶然在一个展销会上买到了一套壁柜,带梳妆台,梳妆台镜子上方还安装着一盏镜前灯。“儿子,”科利亚恳求道,“把这些书放在你的房间里吧,能占一整面墙,看着多有文化。”“什么?”儿子把一只耳塞从耳朵里拿出来说,“不行,我这整面墙上就挂一辆自行车。你还是给我买电子书吧,最好是一部新款的 iPad。”儿子说完又把耳塞塞进耳朵,伴着音乐迈着舞步走了。“怎么搞的!”科利亚把这些书一摞摞地塞进了电视机对面的角落里,百思不得其解。“原来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房间里都住得下,可现在一整套房子竟然连一本书都放不下了。老婆!”他怒吼道,“我们家就不能有点儿文化吗?”“那就看第五频
12、道的文化台吧!”妻子回敬道。后来科利亚出差了两个星期。他回来时,姑妈的那些书已经没了踪影。他出差的时候,妻子发了一则启事:“藏书出售,传世经典。”书当天就被人运走了,而卖书的钱妻子则买了一套小转角沙发,正好摆在了电视机对面。科利亚难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像从前一样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了,不再想什么文化。(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科利亚的妻子看来,他们能够继承姑妈的一套房子是上天给予的补偿,而与姑妈没有任何关系,由此可知她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B.科利亚的姑妈去世,他非常难过,决心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用来安放姑妈留下来的那些书,表现了他对姑妈
13、的怀念。C.科利亚想把姑妈的书放到儿子的房间,但遭到了儿子的拒绝,儿子追求的是流行,他对传统的纸质书籍是排斥、抵触的。D.科利亚的妻子最终还是把姑妈留下的书卖掉了,因为在她看来,这些书是没有用的东西,这照应了文章的标题“没文化”。解析:B B 项,“决心定做表现了他对姑妈的怀念”错误,科利亚决心定做书柜是为了使自己家有文化气息,像“书香门第”。5.科利亚和他妻子“没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回答。(5 分)4解析:“没文化”是文章的标题,也概括了全文的内容。解答此题需从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如他妻子对他的调侃“没有带图的”“使劲儿回忆了半天可也都是两三行而已”等,然后将这些
14、信息分类,用自己的话进行整合即可。答案:从妻子调侃他“没有带图的”可知,他平时可能只看一些图画书或书中的插图。科利亚拿着诗集回忆了半天也就记得以前上学时学过的一些零碎的片段。他家中添了很多家具,却没有地方放一个书柜。6.本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6 分)解析:文章反映的社会现象从标题“没文化”就可以看出来,文章是在讽刺或批判不读书没有文化的现象。关于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可以先对文章相关内容进行概述,然后联系社会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可以结合现实提出希望等。答案:本文反映了社会上的一些人不爱读书、排斥读书、没有文化的现象。(2 分)科利亚家中添置了不少
15、家具,却没有地方放置书柜,最终把继承的书全部卖掉,可见在他们的心中,书是没有价值的东西。(2 分)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人是浮躁的,他们静不下心来读书,他们认为读书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轻视读书。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现象。要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要做有文化的人,就应该爱惜书籍,静下心来多读书。(2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79 题。陆孝彭1958 年初秋,中央军委决定,我国要自己研究制造一种新型的喷气式强击机,强击机既有超音速的飞行速度,又有高效能的空战、陆战、海战的战斗力,这对于年轻的中国空军来讲,无疑是至关紧要的。为此,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亲
16、自到沈阳参加了相关会议,最后确定把这个任务交给陆孝彭。带着共和国的期望,陆孝彭从沈阳来到了南昌,担任了“强-5”飞机的总设计师。陆孝彭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系,后来赴美国留学,曾在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工作,参与过舰载喷气机的设计。之后,他又在英国格罗斯特飞机公司担任过一种亚音速战斗机的总体设计。1949 年,陆孝彭得知新中国诞生的消息,巧妙地躲过特务的尾随,辗转新加坡、韩国等地,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以后,陆孝彭将自己的才智都贡献给了年轻的中国航空事业。1952 年,他曾在沈阳 112 厂第一飞机设计室担任“歼教-1”飞机的主管设计师,在同行们的通力协作下,成功制造了我国第一架喷
17、气式教练机。要设计强击机,一无图纸,二缺资料,陆孝彭虽感困难重重,但多年来的科研实践使他产生了一种习惯性的“抗难力”。陆孝彭夜以继日地翻阅着世界各国的航空资料,他认为,随着现代化防空体系的完备,强击机应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够从敌方的雷达盲区钻过,迅速地接近攻击目标,出其不意地对目标进行袭击,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强击机!为了完善他的设计雏形,陆孝彭把设计室里的年轻人组织起来,他们从解剖“米格-19”喷气式飞机入手,了解和熟悉喷气式飞机的结构、性能。在这设计过程中,谁也无法说出陆孝彭究竟有多少个彻夜未眠。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纸,他都要亲自过目,亲自核算。几万张图纸,几万个数据都浸透了陆孝彭的汗水。有
18、时为了核算一个数据,他经常通宵达旦,助手们见他太辛苦,主动提出分担他的工作。但他深情地回答:“我自己不校阅一下,总是放心不下呀!”5400 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陆孝彭熬红了双眼,熬瘦了身体,但他身边的图纸却像一座座小山一样日益增高,15 000 多幅飞机设计图终于完成了,那锥形的机头,加大的后掠机翼,流线型的蜂腰机身,美观的机尾翼,活像一只腾空的银燕,跃然在纸上。和许多事物一样,“强-5”的设计既有一般喷气式战斗机的性能,又有自己的特色。在设计过程中,陆孝彭注意吸收各国战斗机的优点,又勇于大胆创新。为了提高“强-5”的飞行速度,他大胆地采用了跨音速面积律理论。1961 年 8 月,随着国内局势
19、动荡、经济条件恶化,为确保“两弹一星”等重点计划顺利进行,“强-5”飞机的试制工作被责令停止。100 多人的车间,仅剩下 14 人搞“强-5”机研制。可陆孝彭仍痴心不改:“强-5飞机我搞定了,14 个人也要把强-5飞机拿下来。”陆孝彭坚持和工人、技术人员在一起,边设计、边劳动,加班加点,克服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1962 年秋,陆孝彭和他的同伴们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试制出第一架“强-5”样机。喜讯传到北京,中央军委、国防科工委、空军司令部等立即发来了贺电贺信。1966 年 6 月 10 日,“强-5”的飞行实验开始了。随着叶剑英元帅的一声令下,机场上的 “强-5”战斗机,像一只矫健的银燕,在强大气
20、流的推动下,昂首挺胸冲向蓝天。陆孝彭在从事飞机设计研制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编写的飞机总体设计(讲义),为南昌洪都工学院培养总体、气动设计技术人员提供了教材。1983 年,在庐山召开的全国跨音速学术讨论会上,陆孝彭发表了论激波和极限线的关系以及二元翼剖面表面激波生成的条件一文,为应用查普雷金特殊解求解复杂的气动力问题开辟了道路。(摘编自崔玉亭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相关链接1983 年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空军基地举行飞机表演。在与世界第一流的美国“F-16”战斗机、法国的“幻影-5”战斗机等的比赛中,我国的“强-5”赢得了低空、超低空飞行和打地靶三个项目的第一名。洪都航空集团公
21、司在编印的洪都报纪念陆孝彭的专刊中,用通栏对联赞扬他:“科学报国百折不挠,无愧航空功臣巨擘;治学严谨淡泊名利,堪为世人一代楷模。”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喷气式强击机对于提升中国空军在空战、陆战、海战中的战斗力至关紧要,中央军委把研制的设计任务交给陆孝彭,体现了中央军委对他的高度信任。B.新中国诞生后,陆孝彭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加入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建设,这反映了他热爱祖国、报效新中国建设的情怀。C.陆孝彭通过查阅世界各国的航空资料,认为强击机能够在现代化防空体系的完备情况下出其不意地对目标进行袭击,从而确定了“强-
22、5”的研制目标。D.陆孝彭带领他的团队克服无图纸、缺资料等困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敢于创新,三四年的时间就成功试制出第一架“强-5”样机。解析:B “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的说法于文无据。原文中只提到他在国外的工作经历,并没有涉及他的生活状况。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 分)A.陆孝彭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系,在国外经历过相关机型的设计工作,回国后曾担任“歼教-1”的主管设计师,设计经验丰富,说明他有能力担任“强-5”总设计师的工作。B.在“强-5”飞机设计的过程中,陆孝彭对他的助手们不太放心,因而不辞辛劳,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纸,他都要亲自过目,亲自核
23、算。6C.从飞机设计负责人的选定到最后的飞行实验,叶剑英元帅都亲临现场,这体现了中央军委对陆孝彭的关心和对“强-5”飞机研制工作的重视。D.陆孝彭他们在吸收各国战斗机的优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所研制的“强-5”飞机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E.陆孝彭有时放下飞机设计研制工作,去专门进行理论研究,因此他编写的教材和发表的学术论文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解析:AD B 项,“陆孝彭对他的助手们不太放心”的分析不恰当,原文中“他深情地回答:我自己不校阅一下,总是放心不下呀!”表现的是他高度的责任感。C 项,“对陆孝彭的关心”的分析不恰当。飞机设计负责人的选定以及最后的飞行实验,叶帅亲临现场,体现的只是中央军委对
24、“强-5”飞机研制工作的重视。况且,叶帅到沈阳时,还不知道设计负责人的人选。 E 项,“有时放下飞机设计研制工作,去专门进行理论研究”表述有误。原文是“陆孝彭在从事飞机设计研制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9.陆孝彭“科学报国百折不挠”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4 分)解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概括的题目,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科学报国百折不挠”表现,答题的关键是依据文中相关“科学报国百折不挠”的具体事例分析。如“历尽艰辛辗转回国,投身中国航空事业,将一腔报国热忱化作对祖国的贡献”。答案:历尽艰辛辗转回国,投身中国航空事业,将一腔报国热忱化作对祖国的贡献;从无到有,完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四 专题 心连广宇 单元 质量 综合 检测 苏教版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