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写作同步序列导学案第一讲学习选取立论的角新人教版必修4.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写作同步序列导学案第一讲学习选取立论的角新人教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写作同步序列导学案第一讲学习选取立论的角新人教版必修4.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写作同步序列导学案第一讲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1.学会发散思维,多思善想,打开思路,明确选取立论角度的 原则。2.阅读“范文鉴赏”,学习变换角度、反弹琵琶在写作中的具体运用。3.在“实战演练”中选择题目,进行选取立论角度的写作训练。一、立论角度立论角度就是指立论的落脚点和针对性。学会多角度运用旧材料、俗材料立论,对于中学生来说更有实际意义。所谓多角度立论,也就是能够区别相同材料所蕴含的不同要旨和细微差异,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各种事物本来就具有多义性。一树梅花万首诗。同一个题目,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写作意图出发,从不同的层面去把握,就会提炼出不同的主旨。以莫泊桑的著名小说项链来说,从批判现实主
2、义的角度,有人把项链的主题界定为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从人性挖掘的角度,有人认为项链的主题应当是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生活的不稳定及其尴尬处境,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既讽刺、不满,又悲悯、同情的胸襟和立场,等等。我们要打开思路,选一个自己理解清楚、体会深刻、有话可说的角度去立论,铺陈成文。思路越开阔,立论的角度就越多,立论的选择余地也越大。二、立论的思维方法能运用相同材料多角度立论,发散思维是关键。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 ”另外,逆向思维,写出作者全新的体验与感受
3、,也是避免立论时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的有效方法。(一)变换角度,多向思维例题一阅读寓言鲁人徙越,你能从几个角度立论?有个鲁国人很会编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绢,夫妻俩打算搬到越国去住。有人劝阻他说:“搬到越国去,你的处境会更加困窘的。 ”鲁国人问道:“为什么呢?”那人解释说:“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赤脚走路;绢是做帽子用的,可是越国人披散着头发。凭着你的所长,搬到你的长处根本无法施展的国家去,却想要不处于困境,可能办得 到吗?”参考立论:正面:(1)凡事应先作调查研究,不打无准备之仗,才能成功;反面:(2)正因为那里不穿鞋不戴帽子,所以可开拓新的广阔的市场领域,可以大有作为;侧面:(3)每个人总是
4、要有自己的一项本领;(4)做什么事都要扬长避短,方能百战百胜;全面:(5)决定问题不能盲目行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总结:我们要能针对问题(即发散点)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反弹琵琶,逆向思维例题二根据下述材料立论,并比较分析哪种论点新颖。曹操在征讨张绣的途中,为避免扰民,严明军纪,特别命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2踏者,并皆斩首。结果曹操自己的马受惊窜入田地,踩坏了一大块麦田。一件小事由于曹操自己的军令变成了非常棘手的问题。曹操说:“吾自制法,吾自犯之,如果不罚,何以服众?”说完就要自刎。幸亏郭嘉引用春秋之义,以法不加于尊,给曹操找了个台阶下
5、。但曹操还是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掷于地上,这就是著名的“割发代首” 。参考立论:(1)赞扬曹操言必行;(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官员问责岂能“割发代首”?比较分析:上述材料的两种立论中,第一种立论是一种平平之论,第二种观点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总结:“文贵于新”,立意新颖是我们作文成功的要素之一,是使文章深刻隽永的关键。有些材料或命题往往既可以从正面去理解,也可以从侧面去思考,甚至还可“反其意而用之” 。这就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指与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但事实上人们总是习惯于认识事物的此一面,而忽视其彼一面。若能用逆向思维打破“从来如此”的
6、思维定势,从彼一面去探索,反其意而思之就会有新颖独到的发现。议论文的新意往往在逆向思维中体现。三、选取立论角度的原则1.立论的切口要小立论要从小的角度入手,抓住论证的重点,使论述对象由“面”到“线”或“点” 。经过“从小处着手”的处理,话题由宽变窄,易于深刻论证;由泛题变实题,易于使用材料;由大题变小题,易于全面论证;由繁题变简题,易于多角度论证。总之,立论角度小,可以运用最少的笔墨深刻论证论点。2.立论要符合实际立论要符合客观实际,要保证观点的正确,不能出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违背的言语,即使是逆向思维,表达的观点也要让大多数人接受,并能自圆其说。立论不能为片面追求惊世骇俗的效果而故意语
7、出惊人,观点不能偏颇,要保证其正确和材料使用的正确性。3.立论要新颖别致立论的新颖别致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求新的途径也各不相同。主要有:角度新,是指文章在立论方面选取全新的角度,不墨守成规,学会逆向思维,但选择立论的角度不能一味剑走偏锋,要注意读者的欣赏习惯。思想新,主要着眼于对事物切中肯綮的见解和认识。如论证“近墨者黑”这个古老的观点,我们可以从“近墨者未必黑” “让墨者变白” “墨的影响力未必大”等角度立论,论证我们新的认识,而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境界新,主要表现在能从特定的材料入手,变旧识为新知,使老论题有新意,拓深论题的新境界,使立论境界新。针对性,要善于从众多角度中选取自己生活中有
8、普遍意义的角度,或选取自己有话可说、能深入阐发的角度,这样立论就更有针 对性。腹有诗书气未必华谈到读书的好处,摒弃功利的言论不谈,苏东坡的主张“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说一向为人推重。人们认为他道出了读书在丰富知识,增长才干之外,尚有演化气质的作用。苏东坡所谓的“气”,我认为不过是指“书卷气”,一种读书人特有的风格、气质。假如要把“气”理解为一种能从容驾驭人生的由智慧和品德熔铸而成的精神先定义“书卷气”的含义。通过解释苏轼的主张,反弹琵琶,提出自己的观点。3品质,光读“诗书”,是远远不够的。套用苏东坡的诗句,我的意见是“腹有诗书气未必华” 。一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
9、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他说得真好!“腹有诗书”的“诗书”就属于“有字之书”的范畴,读好“有字之书”丰富了一个人的知识,至多形成的是“书卷气” 。倘辅以读“无字之书”以增长其实际才干,消除掉些“书生气”,那么,知识与才干就成为一个人飞翔于人生蓝天的一对健康有力的翅膀。有了翅膀,仅仅具备飞的能力。飞行方向的选择,飞行姿态的优化,还有赖第三本书的滋养。那本书便是“心灵之书”!阅读“心灵之书”,就是要求一个人在关注外部世界的同时,也要时时省察自己的内心,让灵魂与身体同步。这样,这个人才会智慧通达,品格健全,心灵丰盈。三本大书,缺一不可。只有不断研读,从容驾驭人生的精神品质才会日益精进,“气”
10、才会逐渐形成。 “腹有诗书”仅是“气”形成的第一步。作者具体分析“三本大书”来解析怎样才能形成“气”,总述“三本大书”缺一不可。尾句点题“腹有诗书”气未必华,它只是“气”形成的第一步。续表审察往圣先贤的成长轨迹,那些以足够多的智慧和高尚品德从容驾驭人生的人,无一不是将“有字之书” “无字之书” “心灵之书”完整研究,综合考量的人。但就读“有字之书”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盟国领袖丘吉尔并不是一个优秀学生,但他能将“无字之书” “心灵之书”与“有字之书”有机结合起来研读。于是这位学生时代成绩极为糟糕的人,却拥有了远逾常人的智慧、品德和勇气,将陷于战争泥淖的文明世界拯救出来。尤其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学
11、生时代文法拼写老出错的丘吉尔,还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在他的成长经历中甚至比“有字之书”更能促进他的“气”的形成。曾经在旧上海叱咤风云的杜月笙,显然也明白读“无字之书”与读“有字之书”同样重要的道理。所以,他虽然说过“识人比识字要紧”的话,发迹后却是一直将读“有字之书”与读“无字之书”结合起来,花重金拜章太炎为师,成为一个饶有读书人气质的“黑社会领袖” 。可惜,第三本大书“心灵之书”杜月笙没有认真去读,否则他的人生格局不会仅限于做个“流氓大亨” 。缘此之故,人要读书,一定要把书读完整,读合理。将“有字之书”“无字之书” “心灵之书”三本大书齐齐读了,腹有此三书,知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写作 同步 序列 导学案 第一 学习 选取 立论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