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五)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 。 “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的开展 B社会制度的变革C辛亥革命的胜利 D西方思想的影响【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答案 D解析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思想一直不断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社会风俗习惯有一定的影响,故 D 项正确。21862 年 6 月 26 日, 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
2、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题点】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2答案 C解析 从“外国杂货” “广告的内容”等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变化。3(2017太原十校调研)下表是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据此可知( )学校 地点 特色中央女校 北京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神州女学 上海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女子政法学堂 上海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办学宗旨A.新式女子教育已经得
3、到普及B授课内容以培养谋生技能为主C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显著提高D部分妇女摆脱了传统的束缚【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答案 D解析 女校学生逐渐接受教育,表明部分妇女摆脱了传统的束缚,故 D 项正确。4下面框内所述内容为申报上的报道。材料说明( )A晚清时期思想观念变化剧烈B妇女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C习俗变迁具有自由平等特征D报纸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潮【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答案 C解析 “宣读婚约” “携手同归” “主动离婚者中妇女占近半数”等体现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故 C 正确。35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朝拜者
4、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换去娘娘的小脚鞋。这一社会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中华民国初期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时期【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答案 B解析 这一社会现象是废除缠足。鸦片战争时期还未废除缠足,故 A 项错误;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等活动,故 B 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废除缠足,不是“最早出现” ,故 C 项错误;改革开放时期妇女缠足早已经废除,故 D 项错误。6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舍普遍采用西式建筑风格,而教会大学则按业主要求,在设计风格中融入了斗拱支撑的宽阔大屋顶、仿木混凝土柱、铁制花格窗等元素。这说明( )国立
5、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 齐鲁大学A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性 B中西方的建筑理念共通C中国传统文化遭打击 D政局稳定利于教育发展【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题点】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答案 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在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学习西方文化,西方国家在进入中国过程中适应中国文化,体现的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性,A 项正确;题目中并未出现中西方的建筑理念的共通,故 B 错误;根据题目中教会大学融合传统建筑文化的观念可知 C 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涉及政局稳定的问题,D 项错误。7在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C轮船招商局
6、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考点】水运与航空【题点】水运事业的发展4答案 C解析 由材料信息“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江苏到上海” ,可判断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故选 C 项。汽车在中国开始出现的时间是 20 世纪初,排除 A 项;铁路在 19 世纪 70 年代才在中国出现,排除 B 项;军舰是军事专用,不可能用于商业运营,普通人更不可能乘坐,排除 D 项。8(2017北京学业水平测试)1881 年 12 月 25 日申报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 )A电灯 B火车 C电报 D电影【考点】
7、通讯工具的变迁【题点】通讯工具的变迁答案 C解析 由诗中“从此千里争片刻” “声气相通快胜箭” “地角天涯连一线”等句可以推断,此种新事物是有线电报,故选 C。9竹枝词是一种由民歌演变而来的文人诗体,它具有通俗易懂、不拘格律、以诗存史等特点。有两首这样写道:“靠左边行分两旁,章程订立本周详。马车别有通融法,飞走中间亦不妨。 ”“一平马路真如砥。信步行来趣更奢。眼底耳根两清静,从今不见破骡车。 ”对上面的两首竹枝词解读正确的是( )A传统交通工具完全被新式交通工具取代B出现了顺应时代特点的道路交通规范C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风俗造成严重冲击D中国近代交通工具依赖进口【考点】铁路与公路【题点】近代中国
8、交通进步的影响答案 B解析 由“靠左边行分两旁,章程订立本周详。马车别有通融法,飞走中间亦不妨” “眼底耳根两清静,从今不见破骡车”可知 B 项正确;A 项过于绝对化;两首竹枝词反映了交通变迁状况,与风俗无关,C 项错误;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0下表为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情况简介,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519 世纪 40 90 年代 19 世纪 90 年代 20 世纪初期代表刊物外国人拉开中国近代报刊业序幕;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先例维新派时务报 、强学报 中外纪闻等宣传维新思想新青年的创办;革命派在国内外一共创办了近 120 种报刊A.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到制度层面B国人办报逐渐占据新闻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度 高中历史 第五 单元 中国 现代 社会生活 变迁 检测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