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六专题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讲义(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六专题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讲义(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六专题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讲义(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清代大学者纪晓岚很小的时候,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老师姓施)啼笑皆非。有一天,他带着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却被施老师瞧见,他故意装作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可是当施老师吟着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一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地被挤死了,老师还很得意地吟了一句:“细羽佳禽砖后死。 ”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 ”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 ,我给您对粗毛野兽 ,您的砖 ,我对石 , 后我对先 , 死我对生 ,连起来就是:粗毛野兽石先生 。 ”
2、 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拿这个聪慧的学生没办法!对 应 学 生 用 书 P36一、 “枯藤、老树、昏鸦”与修辞1词性词性是指词在语言组合结构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或基本语法性质、功能与特点。某个词按照它所具有的语法功能应该属于某一类,这个词就具有了某一类词的词性。2形容词和名词的修辞作用名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不能够表示动作、行为或者人和事物的性质、状态,但名词写景状物会给人如在目前的感觉,更具体、更形象化。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因而形容词也大都有描绘色彩、性状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形容词和名词的修辞作用是能把事物描绘得生动,形象,具体。马致远的天净沙秋
3、思全曲基本上没有选用动词,全是形容词和名词的有机组合,营造出一种寂静、悲哀、凄凉的气氛,给人以抑郁难忍的感觉,日暮途穷的凄凉景色形象具体地衬托了人的悲凉的感情。3动词的修辞作用动词能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凸显人物的个性特征;动2词还能细致描写动态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耳闻目睹的感觉;动词还可以变静态的画面为动态的生机盎然的画面,给人以力量和鼓舞。鲁迅药中对康大叔的描写,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来揭示他凶残、贪婪、奸诈的性格特征的。宋祁玉楼春中“著一闹字,而意境全出” ,使“春意”有了动态和生机。4拟声词的修辞作用拟声词能把物体、人的运动的种种声音模拟得逼真、形象而生动
4、。孙犁荷花淀里的“扑楞楞” ,茅盾戽水中的“啾啾啾” “喔喔”都把事物描摹得生动、形象。5副词的修辞作用副词能把人、物活动的时间、范围、程度、频率、然否等种种情况写得精练而准确。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连用三个“竟”字,来突出出乎意料,表达了对反动当局的愤恨之情,也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对受害者的同情和高度评价。这三个“竟”字,内容丰富,情感鲜明,字字千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作用和战斗力量。二、典雅风格所谓“典雅” ,就是运用规范化、正统化的语言去表现某一内容;而较少使用大众化的语言和口语化的语言。“典雅”具有两个重要的外部特征:一是多用书面语言成分,强调运用规范的、正统的乃至历史的语言成分;二是经常使
5、用一些文言词句。在运用书面语言和文言词句创造典雅风格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内容要高雅,二是用词要恰到好处。资 料 链 接 1比喻(1)定义: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熟知的某种事理或情境来比方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理或情境的修辞格。(2)特点: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高深的事理浅显明白,使复杂的事情清晰突出,使抽象的事物生动具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3)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4)类别:明喻:本体、喻体是相似关系。比喻词:好像、像、如、似、仿佛暗喻:本体、喻体是相合关系。比喻词:是、成为、变成、当作借喻:只出现喻体。3博喻:用几个喻体说明或描述一个本体。
6、(5)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6)注意事项: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2.排比(1)定义: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格。(2)分类:成分排比: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单句排比: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复句排比。(3)作用:句式整齐,节奏匀称;文意贯通,语势强劲;条分缕析,说理严密透彻,抒情酣畅淋漓。(4)注意事项: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注意多项全举与多项之中举其要者的不同。要准确地使用提示语。3对偶(1)定义:
7、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2)分类:根据意义上的联系,分为:正对:上下联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内容上相互补充。反对: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来说,意思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串对:上下联内容从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分为:严式对偶: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宽式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3)作用: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富有音乐美;表意凝练集中,概括力强。(4)运用的基本原则:自然。1下列对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
8、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A晚霞如同一片赤红的落叶坠到铺着黄尘的地上,斜阳之下的山冈变成了暗紫,好像是云海之中的礁石。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从色彩和形象两个方面写出晚霞之下山冈的景色。B风是调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抛到空中,趁机扯乱女孩子的长发;风是年老的画家,一味选用灰色调,造出昏黄的画面;风是不高明的小偷,溜进屋时弄响了门,逃走时还在窗台下留下了脚印。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情趣。C他肚子里有墨水儿,脑瓜又灵,看个文件什么的,只要拿眼把题目一扫,里面的内容便能猜个大概。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形象而生动地点明了“他”有知识,有文化。D(剑南春
9、酒广告)唐时宫廷酒,今日剑南春。运用对偶、比喻,十分醒目地告诉顾客:剑南春酒已有千余年历史,在唐代就是宫廷贡酒,质量高,名声好,信誉经久不衰。解析:选 D 本题考查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的使用及对其作用的理解是否得当的能力。四个选项中涉及的比喻、排比、拟人、借代、对偶等均为常用的修辞方法,联系它们的相关知识,结合语境理解即可。D 项原广告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2成语是汉语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有不少成语的构成形式都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格。请看看下面这些成语都用到了哪些修辞格。大笔如椽( ) 味同嚼蜡( ) 枪林弹雨( )字字珠玑( ) 冰消瓦解( ) 鳞次栉比( )排山倒海( ) 羊肠小道(
10、) 大动干戈(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答案:大笔如椽(比喻/明喻),味同嚼蜡(比喻/明喻),枪林弹雨(比喻/暗喻),字字珠玑(比喻/暗喻),冰消瓦解(比喻/借喻),鳞次栉比(比喻/借喻),排山倒海(夸张),羊肠小道(夸张),大动干戈(借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对偶、比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偶、比喻)。3下面两段中模仿摇橹的拟声词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1)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2)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答:_5_答案
11、:第(1)段用拟声词形象地描写出青年妇女轻轻的动作,悠悠的水声,这是一幅优美的生活画面。第(2)段较前一段水声急了,但仍是有规律地划,因为青年妇女并未发慌,写出了妇女的勇敢沉着。4(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 注 ,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 “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 “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简要赏析颔联中“常” “偏”两字的妙处。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赏析某字的表达效果,首先要解读诗句的内涵。 “常”字充分表现了诗人对
12、“寒山” “斜阳”景色的习以为常, “偏”字则是表现了诗人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其次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答案:“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着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 “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5作家冯骥才曾经用三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妙论散文、小说和诗歌的不同特点。他说:“一个人自由自在地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从大地上被弹射到月亮上,那就是诗歌。 ”请据此说出散文、小说和诗歌的不同特点。(每空不超过 6 个字)散文:_;小说:_;诗歌:_答案:形式自由;情
13、节曲折(或跌宕);想象丰富(或跳跃性大)。对 应 学 生 用 书 P38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本专题对应高考考试说明中“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一考点。 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考查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即比喻、排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结合历年真题,我们可以看出重点考查的是判断修辞手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手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以及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从题型来看,既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表述题,而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主观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修辞同阅读鉴赏结合起来考查,主要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二是修辞手法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考
14、,这是近年来修辞考点的主要命题形式。总之,注重实用、注重能力、注重表述、注重综合是近年来对修辞考查的侧重点。本考点仍会以考查比喻、拟人、排比为主;在语言表达题中,有时也会要求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手法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例 1 (江苏高考)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解题指导 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偶。对偶,首先要注意词性相对。先分析题干诗句, “墙头”是名词, “头”是对“墙”的补充;“雨”是名词, “细”补充说明了“雨”的状态;“垂”是动词;“纤草”是名词,且“纤”是形容词,说明了“草”的状态。然后
15、分析选项:A 项, “水面”对“墙头” , “风回”对“雨细” , “聚”对“垂” , “落花”对“纤草” ,意义相称,词性相同,对仗工整;B、C、D 三项中的“数峰无语” “雨来” “蝉曳残声”词性都与题干句不对仗。参考答案 A例 2 (北京高考)“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烟笼寒水月笼沙 B明月楼高休独倚C一夜飞度镜湖月 D夜吟应觉月光寒解题指导 “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是通过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手法。 “烟笼寒水月笼沙”意思是迷蒙的烟雾和皓月的清辉笼罩着寒水和沙
16、渚。参考答案 A7例 3 (山东高考)下图是俄罗斯女摄影师艾琳娜舒米洛娃拍摄的儿子与小兔子在一起的画面。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 80 字。答:_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做这类题要通过仔细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另外还需要注意修辞和字数的要求。参考答案 (示例一)一抹恬淡的微笑,如同一阵和煦的春风。一次鼻尖的轻触,更像是一次心灵上的碰撞。那稚嫩的臂膀举起的不仅仅是一只弱小的兔儿,更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亲密无间。(示例二)小男孩两手轻轻地
17、托起小兔子,仰起脸,微笑着用鼻子亲热地碰触兔子毛茸茸的小鼻子,说:“嘿,我们做个好朋友吧。 ”小兔子也大胆地与小男孩对视着,说:“好呀,我愿意。 ”例 4 (四川高考)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6 分)要求: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内容充实;60100 字。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_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把握名著人物形象、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以及语言表达连8贯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围绕中心写这一段话,中心就是第一句话;其次,只能从曹雪芹、贝多芬、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六 专题 语言 绣上几道 花边 讲义 解析 苏教版 选修 规范 创新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3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