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 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 AlCl3 B. Al(OH)3 C. KOH D. HC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AlCl 3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与盐酸反应,A 项不符合;B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B 项符合;CKOH 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与水,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 项不符合;DHCl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与盐酸反应,D 项不符合;答案选 B。【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性质。【名师点睛】本
2、题考查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识记与归纳总结能力,平时应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主要有:两性物质:Al 2O3、ZnO、Al(OH) 3、Zn(OH) 2、氨基酸、蛋白质等;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CO 3、KHS、KHSO 3、NaH 2PO4等;弱酸的铵盐及其酸式盐:(NH 4) 2S、NH 4HS、 (NH 4) 2CO3、NH 4HCO3、CH 3COONH4等;某些具有两性的金属:Zn、Al 等;某些非金属:Si、S 等;其它一些物质如:a、某些盐类物质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b、个别酸性氧化物SiO2;c、具有还原性的无氧酸
3、:H 2S、HI 等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碱反应;d、具有氧化性酸:浓H2SO4、HNO 3等与还原性酸反应、与碱反应,以此解答本题。2.我国已跨入“互联网+”时代,而“互联网+”的建设离不开无机非金属材料硅。 下列物品中用到硅单质的是( )A. 陶瓷餐具 B. 石英钟表 C. 计算机芯片 D. 光导纤维【答案】C【解析】A.陶瓷餐具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故 A 错误; B.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单质硅,故 B 错误; C.硅单质是半导体材料,可以制计算机芯片,所以 C 选项是正确的; D.光导纤维成分为二氧化硅,是硅的氧化物,不是单质硅,故 D 错误; 所以 C 选项是正确的.-
4、 2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 )A. 铝合金的密度小,硬度大,可用作建筑材料B. 食品工业中用 Na2CO3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C. FeCl3溶液能与 Cu 反应,可用于腐蚀铜制印刷电路板D. 明矾能生成 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答案】B【解析】【详解】A铝合金的密度小,硬度大,具有优良的性能,则可用作建筑材料,A 正确;BNa 2CO3的碱性较强,一般选 NaHCO3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B 错误;CFeCl 3溶液能与 Cu 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亚铁,则可用于腐蚀铜制印刷电路板,C 正确;D明矾溶于水能水解生成 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D 正确;答案选
5、 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应用,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4. 下列工作原理或变化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的为A. 高炉炼铁 B. 火箭发射 C. 酸雨的形成 D. 丁达尔效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高炉炼铁涉及 Fe2O3+3CO 2Fe+3CO2等反应,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火箭发射涉及燃料的燃烧,涉及化学变化,错误;C、酸雨分两种,硫酸型与硝酸型,硫酸型SO2+H2O=H2SO3、2H 2SO3+O2=2H2SO4,硝酸型 2NO+O2=2NO2、3NO 2+H2O=2HNO3+NO,涉及化学变化,
6、错误;D、丁达尔效应是胶粒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不涉及化学变化,正确。考点: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钠与水反应:Na+H 2ONa +OH H 2B. 氯气与水反应:Cl 2+H2O2H Cl +ClOC. 氢氧化铝中和胃酸:Al(OH) 3+3H Al 3 3H 2OD. 用氯化铁溶液腐蚀电路板:Fe 3 +CuFe 2 +Cu2【答案】C【解析】- 3 -【详解】A钠与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2Na+2H2O=2Na+2OH-+H2,选项 A 错误;B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Cl2+H2O=H+Cl-+HClO,选项 B 错误;C氢氧化铝中和胃酸的
7、离子反应为 Al(OH)3+3H+=Al3+3H2O,选项 C 正确;D用氯化铁溶液腐蚀电路板的离子反应为 2Fe3+Cu=2Fe2+Cu2+,选项 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 C。6.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是A. Al(OH)3 B. Fe (OH)3 C. Fe3O4 D. FeS【答案】A【解析】【详解】A.Al 2O3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化合生成 Al(OH)3,选项 A 符合题意;B. 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方程式是 4Fe(OH)2+O2+2H2O4Fe(OH)3,选项 B 不符合题意;C.Fe 在氧气中燃烧,产生 Fe3O4,该反应是化合反应,选项
8、 C 不符合题意;D.Fe 与 S 单质在加热时发生化合反应,产生 FeS,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 A。7.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4.48L 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目为 0.2NAB. 1mol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3NAC. 0.2mol/LCaCl2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数目为 0.4NAD. 32 g O2和 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 2NA【答案】D【解析】【详解】A. 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所以 4.48L 水的物质的量不是 0.2mol,故含有水分子的数目不是 0.2NA,故错误;B. 1mol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
9、生成四氧化三铁,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8/3NA,故错误;C. 0.2molL-1CaCl2溶液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其中含有氯离子的数目,故错误;D. 32 g O2和 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是氧原子,所以氧原子物质的量为 32/16=2mol,则所含原子数为 2NA,故正确。故选 D。8.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 价铁生成的是 ( )- 4 -过量的 Fe 与 Cl2反应Fe 与过量稀 H2SO4反应Fe 和 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A. 只有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虽然铁粉过量,但铁与 Cl2发生反应的产物为 FeCl3,故中有3 价铁生成;Fe 与稀 H2SO4
10、反应生成 FeSO4,故中只有2 价铁生成;Fe 和 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时,若铁粉很多,则过量的铁粉与生成的 FeCl3发生反应生成 FeCl2,而使溶液中无 Fe3 ,故中不一定有3 价铁生成,A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A。【点睛】铁与氯气加热反应只能生成+3 价铁的化合物,而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只能生成+2 价铁的化合物,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可以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通入氯气可以生成氯化铁。9. 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Al(OH)3和 NaB.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 NaO2C. 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Fe3O4和 H
11、2D. 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制 NaHCO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 A 错误;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 Na2O2,故 B 错误;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Fe3O4和 H2,故 C 正确;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制 NaOH,故 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Na 2O 和 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Na 2CO3和 NaHCO3溶液都能跟 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钠在常温下容易被氧化Na 2O2可作供氧剂,而 Na2O 不行除去 Na2CO3固体中混有的 NaH
12、CO3,将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物质的浓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 5 -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Na 2O 和水反应只生成碱,是碱性氧化物,Na 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Na 2CO3能跟 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碳酸氢钠与氯化钙不反应,故错误;钠在常温下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钠,故正确;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均生成氧气,可做供氧剂,氧化钠没有此性质,故正确;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可以用加热方法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故正确;焰色反应可以使用铁丝、铂丝等物质,但玻璃棒中含有 Na、Ca 等
13、元素,不能作焰色反应的实验,故错误;故选 A。考点:考查了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相关知识。11.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a2CO3稳定性大于 NaHCO3B. 相同条件下 Na2CO3的溶解度大于 NaHCO3C. 可以用滴加 BaCl2溶液的方法,鉴别 Na2CO3和 NaHCO3溶液D. 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 Na2CO3和 NaHCO3溶液中,前者产生沉淀,后者无现象【答案】D【解析】【详解】A 项,NaHCO 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 3=Na2CO3+H2O+CO2,碳酸钠受热稳定,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不会分解,故 A 正确;B 项,常温下
14、Na 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 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故 B 正确;C. Na2CO3溶液与 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而 NaHCO3溶液与 BaCl2溶液不反应没现象,可以鉴别,故 C 正确;D 项, Na 2CO3与 Ca(OH)2反应生成 CaCO3沉淀,NaHCO 3中滴加 Ca(OH)2溶液,HCO 3-与 OH-反应生成 CO32-,CO 32-再与 Ca2+反应生成 CaCO3沉淀,两者都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不能鉴别,故 D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D。12.能用磨口玻璃塞玻璃瓶存放的试剂有A. 烧碱溶液 B. 浓硝酸 C. 氢氟酸 D. 硅酸钠溶液【
15、答案】B【解析】- 6 -【分析】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只要盛放的试剂中的物质与二氧化硅不反应或这种物质没有粘性即可用磨口玻璃塞玻璃瓶存放,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性的物质硅酸钠,反应方程式为2NaOH+SiO2=Na2SiO3+H2O,硅酸钠能将玻璃瓶塞和试剂瓶粘结在一起而打不开,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玻璃瓶存放,选项 A 错误;B浓硝酸虽然具有强氧化性,但浓硝酸和二氧化硅不反应,所以可以用磨口玻璃塞玻璃瓶存放,选项 B 正确;C氢氟酸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SiO2+4HF=SiF4+2H2O,所以HF 不能用玻璃瓶存放,选项 C
16、 错误;D硅酸钠具有粘性,能将玻璃瓶塞和试剂瓶粘结在一起而打不开,因此硅酸钠溶液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玻璃瓶存放,选项 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 B。【点睛】本题以化学试剂存放为载体考查了二氧化硅的性质,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HF 反应。13.下列有关 NaClO 和 NaCl 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溶液中,H +、NH 4+、Ag +可以大量共存B. 向该溶液中通入 CO2,不发生化学反应C. 该溶液可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有效成分是 NaClD. 常温下,将氯气通入 NaOH 溶液中可以得到该溶液【答案】A【解析】【分析】A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之间结合生成沉淀;B向
17、该溶液中通入 CO2,与 NaClO溶液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CNaClO 具有强氧化性; D氯气通入 NaOH 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详解】AH +、Cl -、ClO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 -、Ag +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选项 A错误;B向该溶液中通入 CO2,由于酸性 H2CO3HClO,所以 CO2、H 2O 与 NaClO 溶液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 HClO,选项 B 错误;- 7 -CNaClO 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可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有效成分是 NaClO,选项 C 错误;D氯气通入 NaOH 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NaClO 和 Na
18、Cl,选项 D 正确;故本题合理选项是 A。【点睛】本题考查钠的化合物,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要注意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14. 某学生想利用下图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 H 2Cl 2CH 4HCl NH 3NO NO 2SO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烧瓶是干燥的,由 A 进气收集B. 烧瓶是干燥的,由 B 进气收集C. 在烧瓶中充满水,由 A 进气收集D. 在烧瓶中充满水,由 B 进气收集【答案】A【解析】A 项,由 A 进气应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收集,故 A 项正确;B 项,由 B 进气应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收集,N
19、O 容易与空气中的 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 B 项错误;C 项,在烧瓶中充满水,由 A 进气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为,而其它气体与水反应或溶于水,故 C 项错误;D 项,在烧瓶中充满水,由 B 进气只能用来洗气,不能用来收集气体,故 D 项错误。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 A。点睛:本题考查气体的收集、净化、干燥 等知识,题目较简单,注意收集气体时,常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等性质,有时还要考虑与氧气的反应等问题,如 NO 与氧气反应,则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8 -1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试管壁上沾附有少量二氧化锰,除去沾附的二氧化锰可选用的试剂是( )A. 蒸
20、馏水 B. 氢氧化钾溶液 C. 稀盐酸 D. 浓盐酸【答案】D【解析】【分析】MnO2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二氯化锰、氯气和水,据此答题。【详解】MnO 2与蒸馏水、氢氧化钾溶液、稀盐酸不反应,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二氯化锰,氯气和水,则除去沾附的 MnO2可用的试剂是浓盐酸,故 D 正确。故选 D。16. 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浓硫酸与铜反应,浓硫酸体现氧化性和酸性B. 浓硫酸与木炭粉加热发生反应时,浓硫酸只作氧化剂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二氧化硫D. 蔗糖与浓硫酸的作用中,浓硫酸体现脱水性和氧化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常温下浓硫酸与铜很难反应的,考点:硫酸
21、的性质。17.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 Fe3 而可能含有 Fe2 ,进行如下实验的最佳顺序为加入氯水 加入 KMnO4溶液 加入 KSCN 溶液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 Fe3+的特征反应遇 SCN-溶液变为血红色判断溶液不含 Fe3+,然后加入氧化剂,如果溶液中含有 Fe2+,Fe 2+被氧化剂氧化成 Fe3+溶液变成红色,以此证明 Fe2+的存在。【详解】因为 NH4SCN 与 Fe3+作用使溶液显红色,与 Fe2+作用无此现象,可以先滴加 NH4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不含有 Fe3+;再向该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说明滴加氯水后溶液中有 Fe
22、3+,证明原溶液含有 Fe2+,即进行如下实验的最佳顺序为,所以- 9 -合理选项是 C。【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注意滴加氧化剂、KSCN 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如果颠倒,无法确定溶原液将中是否含有 Fe3+,题目难度不大。18.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SO42-时,为防止 Ag+、CO 32-、SO 32-等离子的干扰,下列实验方案比较严密的是A. 先加稀 HCl 将溶液酸化,再滴加 BaCl2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B. 先加稀 HNO3将溶液酸化,再滴加 BaCl2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C. 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D. 向溶液中滴加稀硝酸酸化
23、的 BaCl2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答案】A【解析】【分析】SO42-的检验是依据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沉淀,应先用盐酸酸化,排出 Ag+、CO 32-、SO 32-干扰,然后加入氯化钡溶液,如果生成白色沉淀,可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详解】A先加稀 HCl 将溶液酸化,排出 Ag+、CO 32-、SO 32-干扰,然后加入氯化钡溶液,如果生成白色沉淀,可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故选项 A 正确;B加稀 HNO3将溶液酸化,不能排除银离子的干扰,如果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HNO 3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因此也无法检验原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
24、,故选项 B 错误;C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不能排除银离子的干扰,故选项 C 错误;D向溶液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 BaCl2溶液,不能排除银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故选项D 错误;所以合理选项是 A。【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明确离子的性质和发生的反应是解题关键,注意试剂的选择和加入的顺序。19.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 +、Cl -、SO 42-、Fe 3+B.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 2+、Mg 2+、NO 3-、Cl -C. 碳酸氢钠溶液:K +、SO 42-、Cl -、H +- 10 -D. 碱性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 第一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学年 高一化学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