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中学 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一组是( )A. 磁通量、加速度B. 磁感应强度、速度变化量C. 时间、平均速度D. 路程、加速度【答案】B【解析】【分析】物理量按有没有方向分为矢量和标量两类,矢量是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详解】A. 磁通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而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故 A错误;B. 磁感应强度和速度变化量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故 B正确;C. 平均速度是矢量,而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 C错误;D. 路程只有
2、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加速度是矢量,故 D错误。故选:B2.哪位科学家测定了原电荷的电量( )A. 安培B. 卡文迪许C. 法拉第D. 密立根【答案】D【解析】【分析】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电量的精确数值根据各个科学家的物理学成就进行解答【详解】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最早测出了元电荷电量的精确数值。故 D正确,ABC 错误;- 2 -故选:D.3.下列四幅图中包含的物理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观察桌面微小形变的实验,利用了等效法B. 图乙: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时,运用了微元法C. 图丙:利用红蜡块的运动探究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实验,体现了类比的思想D. 图丁:伽利
3、略研究力和运动关系时,运用了理想实验方法【答案】D【解析】【分析】将微小的量放大研究的方法是放大法;在研究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不变,即控制变量法;合运动与分运动一定是等效替代的关系;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伽利略运用了理想实验方法。【详解】A. 用镜面反射观察桌面微小变形时,是根据:入射光线不变时,当入射角改变 时,反射角改变 2,所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放大法,故 A错误;B. 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时,所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 B错误;C. 利用红蜡块的运动探究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实验,采用物理思想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 C错误;D. 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伽利
4、略运用了理想实验方法,巧妙地设想了两个对接斜面的实验,故 D正确。故选:D4.一辆汽车运动的 v t图象如图,则汽车在 02 s 内和 23 s 内相比( )A. 位移大小相等B. 平均速度相等C. 速度变化相同- 3 -D. 加速度方向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应抓住: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大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速度变化量 v=v-v 0;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根据这些知识即可分析选择【详解】A. 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大小,由图知,02s 内位移较大。故 A错误;B. 汽车在 02s 内平均速度为 ,汽车在 2s3s
5、内平均速度为.故 B正确;C. 汽车在 02s 内速度变化量 v=5m/s0=5m/s,在 2s3s 内速度变化量为v=05m/s=5m/s,故速度变化量不同。故 C错误;C. 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在 02s 内汽车的加速度沿正方向,而在 2s3s内加速度沿负方向,所以加速度方向不同。故 D错误。故选:B5.如图所示,无人机在空中匀速上升时,不断增加的能量是( )A. 动能 机械能B. 动能、重力势能C. 重力势能、机械能D. 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答案】C【解析】【分析】- 4 -无人机的重力势能 Ep=mgh,与高度有关;动能 Ek= ,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机械能等于动能和
6、重力势能之和【详解】无人机匀速上升,所以动能保持不变,所以选项 A. B. D均错误;高度不断增加,所以重力势能不断增加,机械能不断增加,所以选项 C正确。故选:C6.如图所示,在电场中有 M,N两点,则( )A. M点的电势比 N点的电势高B. M点的电场强度比 N点的电场强度小C. 正电荷在 M点的电势能比在 N点的电势能小D. 负电荷从 M点运动到 N点,电场力做负功【答案】C【解析】【分析】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强弱,电场线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的根据电势能公式 EP=q 分析电势能的变化,从而判断电场力做功情况。【详解】A. 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
7、势降低,可知 M点的电势比 N点的电势低,故 A错误;B. 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所以 M点的电场强度比N点的电场强度大。故 B错误;C. 根据电势能公式 EP=q 知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则知正电荷在 M点的电势能比在N点的电势能小,故 C正确; D. M点的电势比 N点的电势低,根据电势能公式 EP=q 知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则知负电荷从 M点运动到 N点,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故 D错误。故选:C7.如图所示,带负电的金属环绕轴 OO以角速度 匀速旋转,在环左侧轴线上的小磁针最后静止时( )- 5 -A. N极竖直向上B. N极竖直向下C.
8、 N极沿轴线向左D. N极沿轴线向右【答案】C【解析】【分析】带负电旋转,则可知电流方向,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磁极的方向,再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的偏转方向【详解】带负电金属环,如图所示的旋转。则金属环的电流方向与旋转方向相反。再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磁极的方向:左端 N极,右端 S极。因此小磁针 N极沿轴线向左。故 C正确,ABD错误;故选:C8.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如图所示, O 是一个带电的物体,若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 P1,P2,P3等位置,可以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 显
9、示出来。若物体 O的电荷量用 Q表示,小球的电荷量用 q表示,物体与小球间距离用 d表示,物体和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用 F表示。则以下对该实验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A. 保持 Q,q不变,增大 d,则 变大,说明 F与 d有关B. 保持 Q,d不变,减小 q,则 变小,说明 F与 q有关C. 保持 Q,q不变,减小 d,则 变大,说明 F与 d成反比D. 保持 q,d不变,减小 Q,则 变小,说明 F与 Q成正比【答案】B【解析】【分析】- 6 -根据库仑定律公式判断物体与小球之间的作用力 F与什么因素有关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 越大,则作用力越大【详解】物体在库仑力、绳的拉力、重力的共同作
10、用下平衡:A. 保持 Q、q 不变,根据库仑定律公式 ,增大 d,库仑力变小,则 变小,说明 F与 d有关。故 A错误;B. 保持 Q、d 不变,根据库仑定律公式 ,减小 q,则库仑力变小, 变小,知 F与 q有关。故 B正确;C. 保持 Q、q 不变,减小 d,库仑力变大,则 变大,根据库仑定律公式 ,知 F与d2成反比。故 C错误;D. 保持 q、d 不变,减小 Q,则库仑力变小, 变小,根据库仑定律公式 ,知 F与两电荷的乘积成正比。故 D错误。故选:B.9.一个质量为 M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用一段固定长度的轻质细线拴一质量为 m的小球,线的另一端拴在箱子的顶板上,现把细线和球拉到
11、左侧与竖直方向成 角处静止释放,如图所示,在小球摆动的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静止,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在小球摆动的过程中,线的张力呈周期性变化,但箱子对地面的作用力始终保持不变B. 小球摆到右侧最高点时,地面受到的压力为(M+m)g,箱子受到地面向左的静摩擦力C. 小球摆到最低点时,地面受到的压力为(M+m)g,箱子不受地面的摩擦力- 7 -D. 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线对箱顶的拉力大于 mg,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m)g【答案】D【解析】在小球摆动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绳子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为: ,由于速度越来越大,角度 越来越小,故 越大,故箱子
12、对地面的作用力增大,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箱子对地面的作用力时刻变化,故 A错误;小球摆到右侧最高点时,小球有垂直于绳斜向下的加速度,对整体由于箱子不动加速度为 , 为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则有: ,故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对地面的压力小于 ,故 B错误;在最低点,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解得: ,则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球对箱的拉力大小为: ,故此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为:,故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绳对箱顶的拉力大于 , ,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于 ,故 C错误,D 正确,故选 D.【点睛】对 m运动分析,判断出速度大小的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3、求得绳子的拉力,即可判断出 M与地面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变化,在最低点,球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绳子的拉力,从而得到箱子对地面的压力10.为研究静电除尘,有人设计了一个盒状容器,如图所示,容器侧面是绝缘的透明有机玻璃,上下底面是金属板。当金属板连接到高压电源正、负两极时,在两金属板间产生匀强电场。现把一定量均匀分布的烟尘颗粒密闭在容器内,颗粒带负电,不考虑烟尘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气阻力,并忽略烟尘颗粒所受重力。闭合开关 S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烟尘颗粒向下运动- 8 -B. 两金属板间电场方向向上C. 烟尘颗粒在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减小D. 烟尘颗粒电荷量可能
14、是电子电荷量的 1.5倍【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两极板间的电场方向,则由烟尘的受力情况分析其运动方向;由电场力做功正负分析电势能的变化;带电体的带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详解】A. 由图可知,极板上端为正极,下端为负极;则带负电的颗粒受电场力向上,故带电颗粒将向上运动。故 A错误;B. 极板上端为正极,下端为负极,所以两金属板间电场方向向下。故 B错误;C. 烟尘颗粒在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故 C正确;D. 带电体的带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所以烟尘颗粒电荷量不可能是电子电量的 1.5倍。故 D错误。故选:C。11.一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源上的铭牌标有“36 V 10
15、Ah”字样,假设工作时电源(不计内阻)的输出电压恒为 36 V,额定输出功率为 180 W,由于电动机发热造成的损耗(其他损耗不计),电动自行车的效率为 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额定工作电流为 10 AB. 电池充满电后总电量为 3.6103CC. 电动自行车电动机的内阻为 7.2 D. 电动自行车保持额定功率行驶的最长时间是 2 h【答案】D【解析】【分析】额定功率行驶时输出电压为 36V,输出功率为 180W,根据 P=UI求出电流;根据热功率可求得电池的内阻;再根据电池的容量求出行驶的时间【详解】A. 由 P=UI可知,额定电流 I=P/U=180/36=5A,故 A错误;
16、B. 电量 q=10Ah=103600=3.6104C,故 B错误;- 9 -C. 电动车的热功率 P 热 = -P= 180=45W,则由 P 热 =I2r可得,r=45/25=1.8,故 C错误;D. 根据电池容量 Q=10Ah,电流为 5A,则可得:t=Q/t=10/5=2h,故 D正确。故选:D.12.通常我们把太阳系中行星自转一周的时间称为“1 天”,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称为“1年” 。与地球相比较,金星“1 天”的时间约是地球“1 天”时间的 243倍。由此可知( )A. 金星的半径约是地球半径的 243倍B. 金星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 243倍C. 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约是金星自转角
17、速度的 243倍D.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是金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243倍【答案】C【解析】【分析】由于已知地球和金星的周期关系,根据周期与角速度的关系 =2/T,可知地球自转角速度约是金星自转角速之比;题目中只有金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没有它们的卫星的数据,无法求解它们的质量之比、半径之比、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详解】ABD. 题目中只有金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没有公转周期等数据,无法求解它们的质量之比、半径之比、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故 ABD错误C. 根据周期与角速度的关系 =2/T,得 地 : 金 =T 金 :T 地 =243,即地球自转角速度约是金星自转角速度的 243倍,故 C正确。故选
18、:C.13.如图,小球从 O点以 5m/s的初速度平抛,与倾角为 150的斜面在 A点发生弹性碰撞(小球与斜面碰撞规律类似于光的反射定律,且反弹速率与碰前相同) ,之后恰好能竖直上抛到B点(未画出) 。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g=10m/s2,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小球与斜面碰撞时的速率为 10m/s- 10 -B. 小球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sC. OA两点的高度差为 3.75mD. AB两点的高度差为 5m【答案】B【解析】根据角度关系可知,到达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 ,则碰撞时的速度,A 正确;竖直方向获得的速度 ,运动的时间,B 错误;下降的高度 ,C 正确;碰撞后竖
19、直上抛,则上升的高度 ,D 正确14.下列选项中关于高中物理教材上插图的说明正确的是( )A. 图 1中弯曲的有机玻璃棒能导光说明有机玻璃的折射率大于周围空气B. 图 2中电子表的液晶显示屏用到了偏振光C. 图 3中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D. 图 4中的彩色条纹是白光的单缝衍射条纹【答案】AB【解析】【分析】依据光的全反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液晶屏运用光的偏振原理;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等宽的彩色条纹是白光的双缝干涉条纹【详解】A. 根据全反射条件,有机玻璃应为光密介质,折射率大于空气,故 A正确;B. 电子液晶屏的显示利用了光的偏振
20、原理,故 B正确;C. 全息照相利用了光的干涉,故 C错误;- 11 -D. 亮条纹间距几乎相等,是白光的双缝干涉图样,故 D错误。故选:AB.15.关于近代物理学的结论中,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氢原子从 n=6跃迁至 n=2能级时辐射出频率 1的光子,从 n=5跃迁至 n=2能级时辐射出频率 2的光子,频率为 1的光子的动量较大B. 已知铀 238的半衰期为 4.5109年,地球的年龄约为 45亿年,则现在地球上存有的铀 238原子数量约为地球形成时铀 238原子数量的四分之一C. 衰变能释放出电子说明了原子核中有电子D. 在核反应中,质量守恒、电荷数守恒【答案】A【解析】【分析】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临安市 中学 2019 届高三 物理 上学 期期 模拟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