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汪清六中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C :12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CaCO3 CaO + CO2 B. Na 2CO3 + 2HCl 2NaCl + CO2+ H 2OC. 2Cu + O2 2CuO D. Fe2O3 + 3H2SO4 Fe2(SO4)3 + 3H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 错误;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 错误;C、铜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氧气得到电子,是氧化还原反应,C 正确;D
2、。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答案选 C。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判断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铜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B. BaSO4难溶于水,但 BaSO4属于电解质C. 液态 HCl 不能导电,所以 HCl 是非电解质D. 氯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氯气是电解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 A 错误;B.硫酸钡难溶于水,但溶解的硫酸钡完全电离,所以硫酸钡是强电解质,所以 B 选项是正确的;C.液态氯化氢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但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故 C 错误;D.氯气是单质,既
3、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 D 错误;所以 B 选项是正确的.考点:电解质的相关性质3.关于 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SO2的摩尔质量是 64gB. 1 molSO2中所含分子数约为 6.021023个C. 1 molSO2的质量是 64g/mol- 2 -D. 常温常压下,1 molSO 2的体积为 22.4 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 g/mol,SO 2的摩尔质量是 64g/mol,故A 错误;B、依据 n= = 计算,64gSO 2物质的量= =1mol,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故 B 正确;C、质量单位为 g,1mol
4、SO 2的质量是 64g,故 C 错误;D、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 22.4L/mol,常温常压下,1molSO 2的体积不是 22.4L,故 D 错误;故选 B。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4.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示意图如下:【详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是,有化合价变化的化合反应、有化合价变化的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置换反应,
5、故选 C。5.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A. 氯气 B. 液氯 C. 氯水 D. 盐酸【答案】C【解析】【分析】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该物质具有漂白性,据此分析。- 3 -【详解】A、氯气没有漂白性,A 错误;B、液氯是液态的氯气,也不具备漂白性,B 错误;C、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因此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 正确;D、盐酸没有漂白性,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注意氯气虽然具有强氧化性,但没有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但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这是由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解答时需要灵活应用。6.区别溶液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A. 看外观 B. 加热 C.
6、 分析粒子直径大于 10-7cm D. 发生丁达尔现象【答案】D【解析】【详解】A溶液和胶体都是均一透明的,根据外观无法区分,故 A 错误;B加热时胶体可以发生聚沉,溶液一般没有变化,能区分,但不是最简单的方法,故 B 错误;C溶液、胶体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但在实验室难以测定粒子大小,故C 错误。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光亮光路,为丁达尔现象,所以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二者,故 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胶体的特性以及溶液和胶体的鉴别知识,是对课本知识的考查,掌握二者的性质差异是解答的关键,选项 B 和 C 是解答的易错点。7.下列
7、关于金属 Na 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 Na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 Na 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 Na2OC. Na 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 D. Na 常温和加热时反应,产物一样【答案】A【解析】【分析】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小,Na 在空气中放置生成氧化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过氧化钠。- 4 -【详解】A 项、钠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故 A 正确;B 项、钠燃烧生成的是过氧化钠,故 B 错误;C 项、钠的硬度小,熔点低,故 C 错误;D 项、Na 在空气中放置生成氧化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了钠
8、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注意钠和氧气反应时有燃烧条件和没有条件的区别。8.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 +=2Fe3+3H 2B. 碳酸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CO 32H +=Ca2+H 2OCO 2C. 盐酸跟氢氧化镁溶液反应:H +OH -=H2OD. 氢氧化钡跟硫酸铜反应:Ba 2+SO 42-=BaSO4【答案】B【解析】【详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是生成硫酸铁,A 错误;B、碳酸钙是难溶物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离子方程式正确,B 正确;C、氢氧化镁难溶,盐酸跟氢氧化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Mg(OH) 2Mg 2+2H
9、2O,C 错误;D、氢氧化钡跟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2OH +Ba2+Cu2+SO42-BaSO 4+Cu(OH) 2,D 错误。答案选 B。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KOH 溶液时,导致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A.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的蒸馏水B. 移液时,不慎将液体流到瓶外C. 容量瓶盛过 KOH 溶液,使用前未洗涤D.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答案】B【解析】A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的蒸馏水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没有影响B 移液时,不慎将液体流到瓶外,溶质没有全部转移到容量瓶,浓度偏低- 5 -C 容量瓶中原有 KOH 溶液,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其实液面
10、最低点还未和刻度相切,水放的少,使溶液浓度偏高。10.下列物质中,不与 SiO2反应的是A. 氢氟酸 B. 烧碱C. 硝酸 D. 生石灰【答案】C【解析】【详解】A. 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A 不选;B. 烧碱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B 不选;C. 硝酸与 SiO2不反应,C 选;D. 生石灰与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钙,D 不选。答案选 C。11.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Cu2+、SO 42、OH 、K + B. Fe3+、NO 3、Cl 、H +C. K+、CO 32、Cl 、H + D. H+、Na +、Cl 、SO 4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11、:A因 Cu2+、OH -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 A 错误;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 Fe3+为黄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 B 错误;C因 CO32-、H +结合生成水和气体,则不能大量共存,故 C 错误;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 D 正确;故选 D。考点:考查离子的共存12.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A. HClH 2 B. HClFeCl 2 C. H2SO4 SO 2 D. Fe Fe 2O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HCl H2,H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需要还原剂,错误;B、HCl FeCl 2,Cl 元素的化合价
12、未改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H 2SO4(浓)SO 2,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需要还原剂,错误;D、FeFe 2O3,Fe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要氧化剂,正确,答案选 D。- 6 -考点:考查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13.为了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取的试剂是A. 浓盐酸 B. 浓硝酸 C. 浓硫酸 D. 浓氢氧化钠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除去铝粉中的杂质铜,要使铜发生反应,变为可溶性的物质,而铝粉不能反应。【详解】除去铝粉中混有的铜粉,先使杂质 Cu 发生反应,而被提纯的 Al 粉不发生反应。A. 浓盐酸与被提纯的 Al 发生反应,与杂质
13、不反应,不符合题目要求,选项 A 错误;B.在室温下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铜粉和浓硝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硝酸铜,可以达到除去铝粉中混有的铜粉的目的,选项 B 正确;C.稀硫酸在室温下与铝粉发生反应,与杂质不反应,不符合题目要求,选项 C 错误;D. 浓氢氧化钠溶液与铝粉发生反应,与杂质铜不发生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选项 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 B。【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净化、除杂的知识。除去杂质要利用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性质的不同,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达到净化物质的目的。除杂的原则是“不增” 、 “不减” ,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本身。14.下列反应没有氢气生成的是A. 单质钠投
14、入水中B. 铝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C. 氧化钠投入水中D. 往铁粉中通入水蒸气,并高温加热【答案】C【解析】A 正确,化学方程:2Na+2H 2O=2NaOH+H2B 正确,2Al+2NaOH+2H 2O=2NaAlO2+3H2C 错误,Na 2O+H2O=2NaOH。没有氢气产生。D 正确,3Fe+4H 2O=Fe3O4+H215.下列溶液中与 50 mL 1 molL1 的 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7 -A. 150 mL 1 molL1 的 NaCl B. 75 mL 2 molL1 的 NH4ClC. 150 mL 3 molL1 的 KCl D. 75 mL 2 mol
15、L1 的 CaCl2【答案】A【解析】根据化学式 AlCl3可知,氯离子的浓度是 3.0mol/L。选项 AD 中氯离子浓度分别是(mol/L)1.0、2.0、3.0、4.0,所以答案选 C。16.下列物质中,不含硅酸盐的是A. 黏土 B. 水玻璃C. 硅芯片 D. 普通水泥【答案】C【解析】【分析】硅酸盐指的是硅、氧与其它化学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据此判断。【详解】粘土、普通水泥等均含有硅酸盐,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硅酸盐,硅芯片含有单质硅,不含有硅酸盐。故答案选 C。【点睛】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体验硅元素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体现化学的社会性,明确硅酸盐的含义和常见的硅酸盐产品
16、是解答的关键。17.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和氯气反应制得的是A. CuCl2 B. FeCl2 C. CaCl2 D. ZnCl2【答案】B【解析】【详解】A、氯气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铜,A 不选;B、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得不到氯化亚铁,B 选;C、钙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钙,C 不选;D、锌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锌,D 不选。答案选 B。18.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实验室制 Cl2:MnO 24H 2Cl Mn2 Cl 22H 2OB. 在 NaCl 溶液中滴入 AgNO3溶液:Ag Cl =AgCl- 8 -C. Cl2溶于水:Cl 2H 2O=2H Cl ClO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汪清县 第六 中学 2018 _2019 学年 高一化学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