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堂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堂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堂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选择题1(2019济宁高二期末)汉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汉武帝则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种文化政策的演变实质上反映出( D )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彻底改造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解析 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应该是秦朝“焚书坑儒” ,A 项错误;这种文化政策的转变与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无关,B 项错误;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体现了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彻底改造,但并不是这种文化政策演变的实质,C 项错误;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D 项正确。2(2019湖州高
2、二期末)有学者指出,儒家思想不仅重视“忠君” ,也在一定程度上强调“限君” 。下列儒家思想主张中有“限君”意图的是( B )A天行有常 B天人感应C君权神授 D三纲五常解析 “天行有常” ,强调社会运行规律,故 A 项错误;“天人感应”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君主有过失,天会降灾异的思想,故 B 项正确;“君权神授” ,强调了君权的至高无上地位,故 C 项错误;“三纲五常” ,是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有利于巩固君权,故 D 项错误。3 “夫仁义礼智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 ”材料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 D )A尊儒抑法 B抑儒尚法C抑儒抑法 D尊儒尚法解析据材
3、料“夫仁义礼智者,治之本也”和“无本者不立”可知为尊儒,据材料“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和“无末者不成”可知为尚法,D 项符合题意。4元朔五年(公元前 124 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创办太学。由此可见太学( C )A违背了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B促使儒学教育民间化和制度化C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D彻底改变贵族垄断官位的局面2解析 材料体现了太学兴办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故 A 项错误;民间化与材料“在长安创办太学”不符,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兴太学以养天下之士”可知,太学是为培养治国理政人才而设,故 C 项正确;D 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故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2019 高中历史 第一 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罢黜百家 独尊 儒术 精练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11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