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 2019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总分:100 分 时量:90 分钟 2018 年 12 月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6 O:16 Na:23 Al:27 Si:28 S:32 Cl:35.5 Cu:64 Mg :2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要求的。 )1.2018 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旨在保护环境、造福人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 用光催化分解代替电解水制氢气,可实现节能环保C.
2、天然气、沼气和太阳能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D. “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 ,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答案】B【解析】【详解】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故 A 错误;B.电解消耗电能,而光催化还原水制氢可利用太阳能,更节约能源,故 B 正确;C.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属于一次能源,故 C 错误;D.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净水作用,明矾不能降低海水的盐离子浓度,不能使海水淡化,故 D 错误。故 B 正确。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
3、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选项 古诗文 化学知识A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 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 “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 ”利用焰色反应- 2 -B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强水为氢氟酸C诗经大雅绵:“堇茶如饴。 ”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 ”糖类均有甜味D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A 项,钠的焰色反应是黄色的,钾的焰色反应
4、是紫色的,通过“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可判断该鉴别方法利用了焰色反应,故 A 正确;B 项,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由“惟玻璃可盛”可判断,强水不可能是氢氟酸,故 B 错误;C 项,糖类不一定都有甜味,例如淀粉属于多糖,没有甜味;D 项,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低,故 D 错误。点睛:本题以文言文的形式考查了有关物质的性质、鉴别等知识,既考查了化学知识又考查了文学素养。解题时应结合所学知识弄明白文言文中描述的有关物质的性质,然后作出正确判断,注意找准文言文中的关键字眼,如 A 项通过紫青烟判断真硝石,利用了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B 项考查了二氧化硅与氢
5、氟酸的反应;D 项注意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其组分中任一种组成金属的熔点,硬度一般比其组分中任一金属的硬度大。3.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 0.1mol 苯完全转化为环己烷,破坏的碳碳双键总数为 0.3NAB. 1molL-1的 CH 3COONH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大于 2NAC. 4.6g 钠用有小孔的铝箔包裹后与足量水充分反应生成 H2的分子总数为 0.1NAD. 标准状况下,2.24L 由 CO 和 N2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0.2NA【答案】D【解析】- 3 -【详解】A.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在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故 A 错误;B.
6、未知溶液的体积,所以无法计算 CH3COONH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故 B 错误;C.4.6g 钠的物质的量为 0.2mol,0.2molNa 与水完全反应生成 0.1mol 氢气,但是钠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可以与铝箔发生反应:2Al+2NaOH+2H 2O=2NaAlO2+3H2,会生成一些氢气,所以生成氢气的分子总数大于 0.1NA,故 C 错误;D.标准状况下,2.24LCO 和 N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1mol,依据一氧化碳分子和氮气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目相同,所以 0.1mol 混合气体中含原子 0.2mol,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2NA,故 D 正确。故选 D
7、。4.已知 a、b、c 的分子式均为 C4H8O2,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 均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B. a、b、c 均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 a、b、c 中只有 b 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 c 的二氯代物有六种(不考虑立体异构)【答案】D【解析】【详解】A.a 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b 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 A 错误;B.a、c 中含有酯基,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水解反应,b 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 B 错误;C.b 中含有饱和的碳原子,所以其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 C 错误;D.
8、c 的结构简式为: ,如果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二氯代物有 6 种,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在推断烃的二元取代产物数目时,可以采用一定一动法,即先固定一个原子,移动另一个原子,推算出可能的取代产物数目,然后再变化第一个原子的位置,移动另一个原子进行推断,直到推断出全部取代产物的数目,在书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重复和遗漏。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4 -A. 核内质子数为 117、中子数为 174 的核素 Ts 可表示为:B. 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 COCl2的结构式为:D. H2O2的电子式为:H + 2-H+【答案】C【解析】【分析】元素符号左上角是质量数;比例模型是原
9、子大小的关系图,没有成键结构;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详解】A. 核内质子数为 117、中子数为 174 的核素 Ts 表示为: ,A 错误;B. 球棍模型主要体现的是分子的空间结构和成键类型,比例模型主要体现的是组成该分子的原子间的大小关系,B 表示球棍模型,B 错误;C. 根据有机物结构特点,COCl 2的结构式为: ,C 正确;D. H2O2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H H,D 错误;答案为 C。6.某工业废气中的 SO2经如图中的两个循环可分别得到 S 和 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循环中,反应 1 中的氧化产物为 ZnFeO3.5B. 循环中,反应 2 中的还原产物为 ZnFe
10、O4C. Mn 可作为循环中电解过程中的阳极材料D. 循环和循环中消耗同质量的 SO2,理论上得到 S 和 H2SO4的质量之比为 1649【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 1 为 2ZnFeO4+H2 2ZnFeO3.5+H2O,氧化产物为 H2O,故 A 错误;- 5 -B.反应 2 为 4ZnFeO3.5+SO2 4ZnFeO4+S,还原产物为 S,故 B 错误;C.循环中电解时,阳极上 Mn2+放电生成 MnO2,若 Mn 作为循环中电解过程中的阳极材料,则阳极上 Mn 放电,得不到 MnO2,故 C 错误;D.循环 I 中总反应为 2H2+SO2 S+2H2O,循环中电解过程发生反
11、应为MnSO4+2H2O MnO2+H2SO4+H2,吸收过程发生反应为 MnO2+SO2=MnSO4,故循环中总反应为 2H2O+SO2=2H2SO4+H2,循环 I 和循环中消耗同质量的 SO2,理论上得到 S 和 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质量之比为 16:49,故 D 正确。故选 D。7. W、X、Y、Z 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W 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 18,中子数为 10;X 和 Ne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 l;Y 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 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应简单离子半径:WXB.
12、 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C. 化合物 XZW 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D. Z 的氢化物和 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均能与 Y 的氧化物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W、X、Y、Z 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W 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 18,中子数为10,可知 W 的质子数为 8,则 W 是氧元素;X 和 Ne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 1,且原子半径比W 大,可知 X 为 11 号元素,故 X 为 Na 元素;Y 的原子半径介于 X 和 W 之间,Y 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所以 Y 是 Si 元素;Z 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原子序数大于Si,故 Z 为 Cl 元素
13、;AO 2-、Na +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 2-Na +,故 A 正确;B非金属性 SiCl,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 B正确;C化合物 NaClO 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故 C 正确;DY 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硅,Z 的氢化物为 HCl,X 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NaOH,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故 D 错误;故选 D。- 6 -【考点定位】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名师点晴】关键是根据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确定元素,W、X、Y、Z 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W 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 18,中子数为 10,可知 W 的质子
14、数为 8,则 W 是氧元素;X 和Ne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 1,且原子半径比 W 大,可知 X 为 11 号元素,故 X 为 Na 元素;Y的原子半径介于 X 和 W 之间,Y 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所以 Y 是 Si 元素;Z 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原子序数大于 Si,故 Z 为 Cl 元素,据此解答。8.实验室用含有杂质(FeO、Fe 2O3)的废 CuO 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了下列过程(已知 Fe 3+在 pH=5 时沉淀完全) 其中分析错误的是A. 步骤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Fe 2+H2O2+2H+=2Fe3+2H2OB. 步骤不能用氯水、硝酸等强氧化剂代替 H2O2C
15、. 步骤用 CuCO 3代替 CuO 也可调节溶液的 pHD. 步骤为过滤,步骤蒸发结晶【答案】D【解析】【分析】样品中含有 FeO、Fe 2O3和 CuO,加入足量硫酸后,固体溶解转化为 Cu2+,Fe 2+,Fe 3+,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后,亚铁离子氧化为 Fe3+,调节 pH=5,铁离子沉淀为氢氧化铁,过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后得到胆矾晶体。【详解】A. 步骤中亚铁离子与过氧化氢在酸性环境下发生反应2Fe2+H2O2+2H+=2Fe3+2H2O,A 正确;B. 步骤若用氯水、硝酸等强氧化剂代替 H2O2,会引入氯原子、硝酸根新的杂质,不利于胆矾的回收,同时造成环境污染,B 正确;C. 步骤
16、用 CuCO 3代替 CuO 也可调节 pH,碳酸铜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引入新的杂质,C 正确;D. 步骤为过滤,步骤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D 错误;答案为 D。- 7 -9.下列叙述或书写正确的是A. H2(g)+F2 (g)=2HF(g) H=-270 kJmol -1,则相同条件下,2mol HF 气体的能量大于 1mol 氢气和 1mol 氟气的能量之和B. 2H2(g)+O2(g)=2H2O(g) H=-483.6kJmol -1,则氢气的燃烧热大于 241.8kJ.mol-1C. 含 20.0g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 28.7kJ 的热量,则表
17、示该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H =-57.4kJmol -1D. 500、30MPa 时,发生反应 N2(g)+3H2(g) 2NH3(g) H =-38.6kJmol -1在此条件下将 1.5molH2和过量 N2充分反应,放出热量 19.3kJ【答案】B【解析】【详解】A.从热化学方程式 H2(g)+F2(g)=2HF(g) H=-270kJmol -1可知,反应放热,即1mol 氢气和 1mol 氟气的总能量大于 2molHF 气体的总能量,故 A 错误;B.2H2(g)+O2(g)=2H2O(g) H=-483.6kJmol -1,水由气体变为液体
18、要放出热量,即 1mol 氢气的燃烧热大于 241.8kJmol-1,故 B 正确;C.热化学方程式没有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故 C 错误;D.H2的物质的量为 1.5mol,完全消耗 1.5mol 氢气会放出 19.3kJ 的热量,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氢气不可能完全转化为氨气,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 19.3kJ,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注意 N2(g)+3H2(g) 2NH3(g)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 100%转化为生成物。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2S2O3溶液与稀 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 2O32- + 6H+ =2S +3H 2OB. 向饱和 N
19、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2Na + + CO32-+CO2+H2O2 NaHCO 3C. Fe 与稀硝酸反应,当 n(Fe)n(HNO 3)=12 时,Fe+NO 3-+4H+Fe 3+NO+2H 2OD. Ba(OH)2与等物质的量 NaHSO 4混合:Ba 2+2OH-+2H+SO42-= BaSO4+2H 2O【答案】B【解析】【详解】A.Na 2S2O3溶液与稀 H2SO4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S 的化合价一部分升高,一部分降低,离子方程式:S 2O32-+2H+S+SO 2+H 2O,故 A 错误;B.因为 Na2CO3溶液是饱和的,通入过量 CO2,发生反应:Na 2CO3
20、+CO2+H2O2NaHCO 3,生成的- 8 -NaHCO3会析出,离子方程式为 CO32-+H2O+CO2+2Na+=2 NaHCO3,故 B 正确;C.Fe 与稀硝酸反应,当 n(Fe):n(HNO 3)=1:4 时发生反应:Fe+NO 3-+4H+Fe3+NO+2H 2O,n(Fe):n(HNO 当 3)=3:8 时发生反应:3Fe+2NO 3-+8H+3Fe2+2NO+4H 2O,所以当 n(Fe):n(HNO 3)=1:2 时应该生成 Fe3+和 Fe2+,故 C 错误;D.Ba(OH)2与等物质的量 NaHSO4混合,反应方程式为:NaHSO 4+Ba(OH)2=BaSO4+Na
21、OH+H 2O,离子方程式为:H +SO42-+Ba2+OH-BaSO 4+H 2O,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方法:“一看”电荷是否守恒:在离子方程式中,两边的电荷数及原子数必须守恒; “二看”拆分是否恰当:在离子方程式中,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拆分成离子形式;难溶物、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均不能拆分,要写成化学式;“三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离子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必须是客观事实相吻合。11.已知 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 Kw=110-12,对于该温度下 pH=l1 的氨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降低至 25,该氨水溶液中
22、 H2O 电离出的 H+浓度小于 10-11mol/LB. 向该溶液中加入同温同体积 pH=1 的盐酸,反应后溶液呈中性C. 该氨水溶液中加入 NH4Cl 溶液,NH 3H2O 的电离能力增强D. 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硫酸,得到的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NH 4HSO4(aq) NH4+(aq)+H+(aq)+SO42-(aq) 【答案】A【解析】【分析】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 Kw=1l0-12,纯水的 pH=6,该温度下 pH=11 的氨水,c(H +)=10 -11mol/L,据此分析。【详解】A.100时,pH=11 的氨水中 H2O 电离出来的 H+浓度等于 10-11mol/L,温度
23、降低至2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变小,氨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抑制水的电离程度减小,则该氨水溶液中 H2O 电离出的 H+浓度小于 10-11mol/L,故 A 正确;B.向该溶液中加入同温同体积 pH=1 的盐酸,氨水过量,反应后溶液显碱性,故 B 错误;C.向该氨水溶液中加入 NH4Cl 溶液,铵根离子浓度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NH 3H2O 的电离能力减弱,故 C 错误;- 9 -D.硫酸铵是强酸的酸式盐,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H 4HSO4(aq)=NH4+(aq)+H+(aq)+SO42-(aq),故 D 错误。故选 A。12.装置(1)为铁镍(Fe-Ni)可充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赣州市 南康 中学 2019 届高三 化学 学期 五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