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世界地理第一节世界地理概况练习.doc
《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世界地理第一节世界地理概况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世界地理第一节世界地理概况练习.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节 世界地理概况考点 1 世界自然地理概况【全国卷】1.(2017 年全国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白令海峡(下图)宽 3586 千米,平均水深 42 米,最大水深 52 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
2、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解析】第(1)题,人们徒步难以穿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区域气温寒冷、天气条件恶劣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根据材料提示可知,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夏季气温较高,方便通过。第(3)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建设成本高的因素。主要从地质条件、建设难度和建设周期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质构造复杂,读图可知,该地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多暴风雪,自然条件恶劣,夏季浮冰多,对桥墩的建设要求较高,建设难度大,成本较高;该地洋流的流向以及海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作用都要加以考虑,海峡两侧为山地,地形崎岖,建设难度大,且位于高
3、纬,可施工期短,建设周期长,人工费用高,建设成本高。【答案】(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2快。(2)夏季(暖季)。(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行。(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2014 年新课标全国卷,5)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 34 N,117 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 7.446 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
4、此完成第 2 题。2.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和地图相关知识的应用。两地都位于北半球,经度差约为 180,考虑到地球上两点之间大圆劣弧航线最短,可以排除位于南半球的好望角和麦哲伦海峡;又考虑陆地绕行等因素,排除苏伊士运河;经太平洋过巴拿马运河的航线最近。【答案】C【地方卷】(2018 年江苏卷,12)公元 399 年412 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 34 题。33.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
5、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4.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 月5 月 B.5 月9 月C.9 月12 月 D.11 月次年 3 月【解析】第 3 题,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可知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
6、的叙述;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第 4 题,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盛行风,从耶婆提国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 59 月这段时间。【答案】3.C 4.B45.(2015 年安徽卷,24)右图为 25 N32 N 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A.北美东岸与西欧B.东亚与南亚C.北美东岸与西岸D.西欧与南亚【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分区的空间分布。图示地区的世界重要海上交通贸易通道为苏伊士运河,向西通过地中海可以到达西欧,向东通过红
7、海、印度洋可以到达南亚。【答案】D考点 2 世界人文地理概况【地方卷】(2017 年海南卷,17)2000 年 7 月,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竣工通车。该工程全长 16 千米,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方案(下图)。据此完成第1 题。1.区域差异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条件。利于厄勒海峡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条件是( )。A.产业结构的差异 B.语言文化的差异C.社会福利的差异 D.交通规则的差异【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合作,厄勒海峡两岸分别连接丹麦的哥本哈根和瑞典的马尔默,选项中与经济合作有关的是产业结构的差异。【答案】A(2016 年北京卷,2)2016 年 8 月 2125
8、 日,第 33 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读下图,回答第 2 题。5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解析】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为中国、韩国、美国,韩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中国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美国大部分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美国阿拉斯加地区在北半球高纬度;三国都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三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均为“现代型(低低低)”;三国南部沿海都有暖流经过,且韩国只有暖流流经。【答案】B高频考点 命题特点 备考启示空间定位以海陆结合或海陆与经纬网结合的形式呈现区域信息,考查大洲尺度的
9、粗略定位,以及海陆位置关系。少数试题对大洲尺度的地形进行比较强化空间定位与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考点 1 世界自然地理概况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世界海陆分布6(1)七大洲和四大洋(2)大洲界线大洲 分界线亚洲与欧洲 A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B 巴拿马运河非洲与亚洲 C 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点拨】 亚洲虽然东西跨度大,但并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因为所有经线都过南极洲,所以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10 S80 N)。二、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1.气温(1)陆地气温的变化最
10、高气温出现时间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差值 变化差异日变化14 时左右日出前后 日较差 内陆地区日较差较大,沿海地区日较差较小年变化 北半球 北半球大 年较差 内陆地区年较差大,沿海地区年较差小7大陆 7月陆 1 月南半球大陆 1月南半球大陆 7 月(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成因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无论是 7 月还是1 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1 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 月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同一纬
11、度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气温比同纬度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地形(地势高低)同纬度地带气温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气温降低;暖流经过,气温升高洋流8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位置 年降水量 成因 特征赤道附近降水多(2000 mm 以上)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上升气流全年多雨两极附近降水少(200 mm 以下)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沉气流全年少雨大陆东岸降水多(500 mm 以上)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夏季多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500 mm 以下)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全年少雨南北纬3
12、040的大陆西岸降水量较多(3001000 mm)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多雨内陆降水少(500 mm 以下)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全年少雨大陆东岸降水多(5001000 mm)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夏季多雨中纬度大陆降水多(5001000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海洋吹常年湿润9西岸mm) 向陆地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 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回答 12 题。1.表示北美洲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A.曲线 B.曲线C.曲线 D.曲线2.M 对应的地区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13、蒸发旺盛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作用明显【解析】 第 1 题,本题主要考查四个区域的降水特征,主要根据四个区域陆地西海岸的范围及各自的降水量来确定。北美洲最低纬度应在 9 N 附近,故曲线为北美洲;澳大利亚西海岸范围为 10 S40 S,故曲线为澳大利亚;南美洲和非洲的最低纬度都在赤道附近,但南美洲西岸靠近赤道附近的降水比非洲少,因此曲线是南美洲,曲线是非洲。第2 题,根据曲线为南美洲,其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范围大,降水少,主要是因其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答案】 1.C 2.D考点 2 世界
14、人文地理概况10一、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世界的居民(1)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a 亚洲东部,b 亚洲南部,c 欧洲,d 北美洲东部。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2)人种分布主要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白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北非、西亚、南亚、大洋洲等地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等地黑色人种 非洲南部、大洋洲等地(3)世界三大宗教宗教 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 亚洲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佛教 印度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2.世界的国家和地区11(1)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
15、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2)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印度。(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地区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及亚洲的日本,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位于南半球外,其他国家都位于北半球,因此把发达国家称为“北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因此把发展中国家称为“南方”人口 占 16% 占 84%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 80%(2005 年)占世界 20%(2005 年)工业发达,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主薄弱,以资源型和资源加工型工业为主农业以大规模机械化为主以半机械化或手工生产为主主要出口商品工业制成品、小麦、玉米和畜产品等少数几种农产品农矿产品等初级产
16、品,如橡胶、咖啡、石油、铁、铜等主要进口商品原料和燃料 工业制成品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优势地位 不利地位12“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据此回答 35 题。3.“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地区,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东部产能增加,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A. B. C. D.4.“新丝绸之路”横贯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是东亚文化圈与( )。A.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地理 复习 第十九 单元 世界 第一节 概况 练习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