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高中政治11.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
《2019春高中政治11.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高中政治11.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 社会发展的规律1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和根本目的。2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3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掌握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运用人类社会基本规律分析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原因。2017 年 3 月 19 日 20 时 30 分,2017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相继拉开了序幕。近年来,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现实威胁,而这一切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熄灯一小时,对改善地球环境、节能减排产生的效果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这一小时应该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反思对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浪费已经严重威胁我
2、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安全。此时此刻,我们更迫切需要呼吁和培养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与习惯。今天形式上的一小时,意味着明天更有实质意义的行动。【自主探究】 说一说:为什么我们迫切需要培养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习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针对目前日益严峻的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现象,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培养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2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 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的内容是 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1 2式。(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 精
3、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 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3 4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5【判一判】 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而不是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 相对独立性。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6的发展起 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7起积极的 推动作用。8【想一想】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都起促进作用吗?不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性质是不同
4、的,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3实践观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9 10观点。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地位: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 基础。11(2)作用: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 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 社会形态的12 13更替。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1)生产力 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 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14 15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 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16展
5、起 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阻碍作用。17 18【判一判】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错误。只有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才会促进生产力发展。3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1)经济基础 决定上层建筑。19(2)上层建筑 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 促进经济基20 21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 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22【连一连】 4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23 24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
6、的基本规律。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 前进的、 上升的,发展的过25 26程是 曲折的。27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1)社会发展是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28 29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2)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 阶级斗争实现的, 阶级斗争是30 31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判一判】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错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改革。(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非对抗性
7、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 自我发展、自32 33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34 35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判一判】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社会主要矛盾。观点错误。(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3)基本矛盾是主要矛盾的基础和源泉,主要矛盾是基本矛盾的体现。探究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宋国有个农夫,见识很少,一生只是披着破麻袋片熬冬。有年
8、春天,他到东村干活,独自晒在太阳下,感到非常温暖。回家后便对妻子说:“太阳光晒在背上这样温暖,别人大概还不知道,如果拿去献给国君,一定会得到重大的奖赏。 ”问题:(1)你如何看待农夫的想法?为什么?(2)你能从哲学角度说明农夫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吗?提示:(1)比较可笑,国君的生活不是他能想象的,恐怕不用晒太阳,也要比他温暖的多。(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影响,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在阶级社会带有阶级性。1准确理解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1)社会存在与社
9、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2)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类别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物质与意识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区别 作用对二者关系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
10、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依据对二者关系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2017全国卷)“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2017 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 。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5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社会意识的变化归
11、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A B C D【解析】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正确,错误;年俗中关于放不放烟花爆竹,怎么放,在经历了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体现了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正确。故答案选 C。【答案】 C探究点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957 年,前苏联提出十五年赶上和超过美国,毛泽东也提出中国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英国。在总路线公布以后,一再加快赶超速度,先改为七年赶上英国,后又改为三年赶
12、上英国。在工业上,1958 年错误地确定了全年钢产量 1000 多万吨的指标,全国几千万人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在农业上,提出“以粮为纲” ,不断宣传“高产卫星”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粮食亩产量层层拔高,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大跃进” 。问题:你能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说明“大跃进”运动是一场错误的运动吗?提示:(1)大跃进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滥用各种有效资源,使得土地荒废,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人民生活更加贫苦。(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13、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大跃进”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而改变生产关系,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从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准确区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3)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
14、质资6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4)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即所有制形式、交换形式、分配形式的总和。(5)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我国
15、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A BC D【解析】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促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以我国推进依法治国是对上层建筑的改革的要求,符合题意;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也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符合题意;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不断在加深,但并不能说过去的认识是自发的,故错误;“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
16、的标志”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故选 C。【答案】 C探究点三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从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全面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至今已过去五十余载。习近平同志指出,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人大制度虽曾经历风雨,仍大步向前,不断完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极大地推进和保障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哪些道理?提示: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是,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人大制度虽曾经历风雨,仍大步向前,不断完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
17、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人大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大步向前,不断完善,与我国经济基础相适应,极大地推进和保障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1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7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是次要矛盾)矛盾性质对抗性(敌我矛盾)非对抗性(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方式 阶级斗争 改革不同点根本目的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相同点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改革是社会主义
18、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路线图、时间表,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全面深化改革( )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
19、完善 标志我们党完成了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任务 表明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又反过来决定社会发展进程 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A BC D【解析】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符合题意,选 B 项;全面深化改革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而不是完成,错误;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但不能决定社会发展进程,错误。【答案】 B一、辨一辨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之间不存在共同的规律。( )8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的唯物主义均没有科学的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3
20、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则不是。( )4社会存在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5劳动是一切物质财富的源泉,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劳动者。( )6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二、练一练知识点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2018浙江省嘉兴市期末)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上述论断的提出从一个侧面表明(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性质D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解析:材料中论断的提出从一侧面表明社会
21、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A 正确;B 不符合题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C 错误;D 与材料无关。答案:A2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仍然有人对封建迷信笃信着迷,甚至导演了一出出悲剧和闹剧,着实令人感到痛心。封建迷信的存在说明( )A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C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解析: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仍然存在封建迷信,说明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二者发展并不完全同步,B 正确,A 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政治 111 社会发展 规律 教学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