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课堂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
《2019年春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课堂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课堂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随堂检测1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创立了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A定向提取生物体的 DNA 分子B定向地对 DNA 分子进行人工“剪切”C在生物体外对 DNA 分子进行改造D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解析:选 D。基因工程的内容就是在生物体外,通过对 DNA 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 ,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的基因产物,也就是定向地改造了生物的遗传性状。2下列有关如图所示的黏性末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丙黏性末端分别是由不同的限制酶切割产生
2、的B甲、乙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可形成重组 DNA 分子,但甲、丙之间不能CDNA 连接酶的作用位点是 b 处D切割产生甲的限制酶不能识别由甲、乙黏性末端形成的重组 DNA 分子片段解析:选 C。据图可知,切割形成甲、乙、丙黏性末端的限制酶识别序列与切割位点分别是GAATTC(在 G 与 A 之间切割)、CAATTG(在 C 与 A 之间切割)、CTTAAG(在 C 与 T 之间切割),即甲、乙、丙是由不同的限制酶切割产生的,A 正确。甲、乙的黏性末端互补,所以甲、乙可以形成重组 DNA 分子;甲、丙的黏性末端不互补,所以甲、丙无法形成重组 DNA 分子,B 正确。DNA 连接酶可以恢复被限制酶
3、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而 b 处是氢键,C 错误。甲、乙黏性末端形成的重组 DNA 分子片段为,其中没有切割产生甲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酶切位点,所以切割产生甲的限CAATTCGTTAAG制酶不能识别由甲、乙黏性末端形成的重组 DNA 分子片段,D 正确。3(2018辽宁沈阳模拟)用限制酶 EcoR、 Kpn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别作用于一个 1 000 bp(1 bp 即 1 个碱基对) 的 DNA 分子,同时对酶切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酶切产物分开,凝胶电泳结果如图所示。该 DNA 分子的酶切图谱(单位:bp)正确的是( )2解析:选 C。A 选项中的 DNA 用 Kp
4、n单独酶切会得到 600 bp 和 200 bp 两种长度的DNA 分子,与题意不符,A 错误;B 选项中的 DNA 用 Kpn单独酶切会得到 600 bp 和 400 bp 两种长度的 DNA 分子,与题意不符,B 错误;C 选项中的 DNA 用 Kpn单独酶切后得到的DNA 分子长度是 1 000 bp,用 EcoR 单独酶切会得到 200 bp 和 800 bp 两种长度的 DNA分子,用 EcoR、 Kpn同时酶切后会得到 200 bp 和 400 bp 两种长度的 DNA 分子,与题意相符,C 正确;D 选项中的 DNA 用 Kpn单独酶切后得到 400 bp 和 600 bp 两种
5、长度的DNA 分子,与题意不符,D 错误。4(2018北京海淀区高二练习)如图是基因工程主要技术环节的一个基本步骤,这一步骤需用到的工具酶是( )ADNA 连接酶和解旋酶BDNA 聚合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 连接酶D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解析:选 C。目的基因和载体结合需“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分子缝合针”DNA 连接酶。此过程不涉及 DNA 复制,不需要 DNA 聚合酶和解旋酶。5(2018江苏扬州中学质量检测)基因工程利用某目的基因(图甲)和 P1噬菌体载体(图乙)构建重组 DN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gl、 EcoR和 Sau3A的酶切位点分
6、别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3A构建重组 DNA 时,可用 Bgl和 Sau3A切割目的基因所在片段和 P1噬菌体载体B构建重组 DNA 时,可用 EcoR和 Sau3A切割目的基因所在片段和 P1噬菌体载体C图乙中的 P1噬菌体载体只用 EcoR切割后,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用 EcoR切割目的基因所在片段和 P1噬菌体载体,再用 DNA 连接酶连接,只能产生一种重组 DNA解析:选 D。用 Bgl 和 Sau3A 切割目的基因和 P1噬菌体载体会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因此它们可构成重组 DNA,A 正确;由于 Sau3A的切割位点在 EcoR的两个酶切位点之间,因此,用 EcoR和
7、Sau3A切割目的基因和 P1噬菌体载体会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因此它们可构成重组 DNA,B 正确;P 1噬菌体载体为环状 DNA,其上只含有一个 EcoR的酶切位点,因此用 EcoR切割后,该环状 DNA 分子变为双链 DNA 分子,因每条链各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故切割后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 正确;由图甲可知,用 EcoR切割目的基因所在片段和 P1噬菌体后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可任意连接,不止产生一种重组DNA,D 错误。6(2018广州高二检测)下图所示的酶 M 和酶 N 是两种限制酶,图中 DNA 片段只注明了黏性末端处的碱基种类,其他碱基的种类未作注明。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8、1)酶 M 特异性切割的 DNA 片段是 ,则酶 N 特异性切割的 DNA 片段是_。(2)多个片段乙和多个片段丁混合在一起,用 DNA 连接酶拼接得到环状 DNA,其中只由两个 DNA 片段连接成的环状 DNA 分子有_种。解析:限制酶识别的是 DNA 上特定的回文序列,切割的是特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既然酶 M 识别的是片段乙和丙相接后的特定序列,那么酶 N 识别的就一定是片段甲和乙相接后的特定序列,这两个序列都具有回文的特点。片段乙和片段丁是同种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二者存在相同的黏性末端,完全可以首尾相接,形成环状的 DNA 分子(乙丁);又由于是多个片段混合在一起,乙和丁本身也会发生“两
9、两”连接,形成(乙乙)和(丁丁)两种环状的 DNA 分子。答案:(1) (2)37如表所示为几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4(1)从表中四种酶的切割位点看,可以切出平末端的酶是_。(2)将目的基因与质粒 DNA 缝合依靠的是_酶,它的作用是形成磷酸二酯键;两条链间的碱基对通过_连接起来。(3)图 1 中的质粒分子可被表中限制酶_切割,切割后的质粒含有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4)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图 1 中的甲与图 2 中的乙_(填“能”或“不能”)拼接起来。请说明理由:_。解析:(1)由表中四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可知, Sma可切出平末端。(2)目的基因与质粒缝合时用 DNA
10、连接酶进行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两条链之间的碱基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氢键。(3)根据质粒的碱基序列可知,质粒分子可被限制酶 EcoR切割,切割后形成链状 DNA,有 2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4)由图可知,甲和乙的黏性末端相同,在 DNA 连接酶的作用下可以拼接起来。答案:(1) Sma (2)DNA 连接 氢键 (3) EcoR 2(4)能 二者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诞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是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工具酶和载体的发现使基因工程的实施成为可能C遗传密码的破译为基因的分离和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D基
11、因工程必须在同物种间进行答案:D52下列所示的末端至少是由几种限制酶作用产生的( )A1 种 B2 种C3 种 D4 种解析:选 C。图中为相同的平末端,可能由同一种限制酶切割所得,故图示四种末端至少是由 3 种限制酶作用产生的。3针对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限制酶将 a 处切断,一定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BDNA 连接酶将 a 处连接会脱去一分子水CDNA 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切断 b 处,基因工程操作中不需要Db 处的化学键是氢键解析:选 A。限制酶会将 DNA 切出具有黏性末端或平末端的两个片段,A 项错误;磷酸二酯键的形成是一个脱水缩合的反应,B 项正确;DNA 复制需要解旋酶,而基因工程
12、不需要,C 项正确;观察该图,可以确定 b 处为碱基对之间形成的氢键,D 项正确。4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其主要特点是( )能自主复制 不能自主复制 结构简单 是蛋白质 是环状 RNA 是环状 DNA 能“友好”地“借居”A BC D解析:选 C。质粒存在于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中,是一种很小的独立于拟核之外的环状 DNA 分子,上面有标记基因,便于在受体细胞中检测。质粒在受体细胞中能“友好”地“借居” ,并能随受体细胞 DNA 的复制而复制,能进行目的基因的扩增和表达。5(2018衡水高二检测)一环状 DNA 分子,设其长度为 1,限制酶 A 在其上的切点位于 0.0 处;限制酶 B
13、在其上的切点位于 0.3 处;限制酶 C 的切点未知,但 C 单独切或与 A或与 B 同时切的结果如下表,请确定 C 在该环状 DNA 分子上的切点应位于图中的哪处( )C 单独切 长度为 0.8 和 0.2 的两个片段C 与 A 同时切 长度为 2 个 0.2 和 1 个 0.6 的片段C 与 B 同时切 长度为 2 个 0.1 和 1 个 0.8 的片段6A0.2 和 0.4 处 B0.4 和 0.6 处C0.5 和 0.7 处 D0.6 和 0.9 处解析:选 A。据图表信息可知:限制酶 C 单独切割环状 DNA 分子,获得长度为 0.8 和 0.2的两个片段,可推知限制酶 C 有 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生物 专题 基因工程 11 DNA 重组 技术 基本 工具 课堂 演练 解析 新人 选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0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