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五第13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课件.pptx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五第13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五第13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课件.pptx(8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13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1)自然经济的解体 (2)洋务运动 (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晚清思想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西学东渐”局面的形成:地主阶级抵抗派“向西方学习”;地 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 (2)社会生活与习俗,考纲要求,考纲呈现,考点一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考点二 近代前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三 “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兴起,考点一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自主学习,二、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
2、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窘境。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口号:“ 师夷长技以自强 ”。 4.代表人物:奕、 曾国藩 、 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洞。 5.活动 (1)创办近代工业。,(2)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3)兴办近代教育:创办 京师同文馆 等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 和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6.结局: 甲午中日战争 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7.影响 (1)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 中国 资本主义 的发展。 (2)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
3、的瓦解 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教材补遗 洋务运动的指导机关总理衙门 1861年1月20日,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 “总署”或“译署”),作为应付洋务的中央机关。总理衙门的组织体,制,“一切均仿照军机处办理”。官员分总理和章京两级。大臣由一亲 王总领,即为首席大臣,其他大臣则从军机大臣、大学士、尚书、侍 郎、京堂中指派委任,统称“总署大臣”。总理衙门建立之初,咸丰帝 派恭亲王奕、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充任总理大臣,以后大 臣人数略有增加,经常为七八人,多时达十多人。章京分为四级,从内 阁、部院、军机处的司员中挑选,最初满汉各八人,以后人数逐渐增 加。 总理衙门下
4、设南、北洋通商大臣。最初南、北洋大臣为专职,由买办化,的官僚薛焕、崇厚任职,后分别由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兼任。南洋通商 大臣管理长江及江苏以南沿海各省通商口岸,驻上海,后移南京。北洋 通商大臣管理北方各通商口岸,驻天津。 总理衙门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包括办工厂、修铁 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成为清政府的重要 决策机构。总理衙门实质上是凌驾于六部之上的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 机构。,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误区警示 (1)“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 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 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
5、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近代化不等同于工业化。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还包括经济 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的变革。其核心是经 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归纳总结 外国经济势力入侵阻断了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 是欧风美雨的阻碍作用,但它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造了 条件,如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刺激了 一些中国人投资于近代企业,充当了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图解历史 1.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示意图,2.近代中国主要经济形式的相互关系,主题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特点及对其的认识,合作探究,史料呈现 史料1 18381
6、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整理,史料2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 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有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 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的时候,纺纱织布,利息 (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 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 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史料3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 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
7、大贾 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 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 心种菽粟。,读史指导 (1)从史料1看,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从第一个时间段到第二个时间段呈增 长趋势。但从第二个时间段到第三个时间段则呈下降趋势,说明其销售 情况受阻。 (2)史料2中的表明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下,中国的传统纺织业 受到巨大冲击。 (3)史料3中的表明上海开埠通商后,对外贸易兴盛,冲击了中国原有 的经济结构。,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1,分析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原因。 提示 前期增长是开放五处通商口岸的结果;后期呈现下降趋势与自 然经济对商品经
8、济的本能抵制有较大关系。,(2)根据史料2、3,结合所学知识及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 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提示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 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 史论归纳 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含义、特点及影响 1.含义:家庭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即“纺”与“织”分离,“耕”与 “织”分离;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2.特点 (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近代企业的冲击和西方的经济侵 略。 (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 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3)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9、,自然经 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4)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因此在其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3.影响 (1)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动摇着封建统治的基础。 (2)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准备了市场 和劳动力条件。,主题二 洋务运动的特点与评价 史料呈现 史料1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 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 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史料2 是以臣等筹思长久之策,与各疆臣通盘熟算,如学习外
10、国语 言文字,制造机器各法,教练洋枪队伍,派赴周游各国访其风土人情,并于,京畿一带设立六军,藉资拱卫:凡此苦心孤诣,无非欲图自强。 同治六年三月初二日总理各国事务奕等折 读史指导 (1)史料1选自曾国藩的奏折,说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属 于器物层面;则说明了其目的镇压农民起义。 (2)史料2出自奕的奏折,叙述了洋务运动学习的内容和目的。说明 洋务派学习西方主要是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问题思考 (1)史料1反映了洋务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提示 洋务派在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下,不得不正视并承认敌强我弱的 事实,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通过一系列活动谋求自强。,(2)根据史料2说明洋
11、务运动的本质特点。 提示 在不变革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达到富国强兵 的目的。,(3)两则史料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 提示 中体西用。,史论归纳 洋务运动的特点与评价 1.特点 (1)从目的上看,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维 护封建统治。 (2)从内容上看,只片面学习西方生产技术,而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3)从结局上看,由于内外因素,洋务运动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 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2.评价 (1)进步性: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 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 扩张;诱导和
12、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 度上打开了缺口。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2)局限性: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 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 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经营管理腐败。,1.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 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 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 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 )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
13、所雇洋匠皆为外行,考点集训,B,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封建性质的官督商办企业, 其生产技术大权被洋人操纵,甚至出现不懂技术的洋匠招摇撞骗的情 况,这表明洋务企业过度依赖西方技术。故选B项。材料信息反映了洋 务企业管理的不合理之处,过度依赖洋匠,排除A项;洋务企业并不是外 资企业,排除C项;材料信息说明个别洋匠属于外行,而非全部,排除D 项。,2.(2019辽宁锦州模拟)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 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 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 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
14、外,家庭纺织 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 是(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D,解析 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耕”与“织”的分离、“纺”与 “织”的分离,由题干材料中“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 洋货”“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等信息可知,D项正确。A 项只是自然经济瓦解的部分征象;解读题干信息可知 B、C两项并不能 体现自然经济的瓦解。,3.(2017课标)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 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
15、税金达1两以上, 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 钱。这一举措 (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A,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每吨土煤缴税比洋煤 多20余倍,后经李鸿章奏准减少10多倍,税收的大幅减少增强了洋务派 兴办矿业的信心,故选A项。材料无法体现对开平煤矿的管理,排除B项; 减轻税收无法说明近代中国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在当时情况下 不可能保证煤矿业稳健发展,故C、D两项错误。,考点二 近代前期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的变迁,自主学习,1.原因
16、 2.表现 (1)服饰: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 (2)饮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 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3)住宅:鸦片战争后,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 中西合璧 的豪宅。,二、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3.大众传媒:1872年创刊的 申报 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 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归纳总结 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 活 (1)交通工具的变革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 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通讯工
17、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3)带来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 图解历史 社会生活的变化,主题 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 史料呈现 史料 近代汉语中引入的部分外来词 德律风(电话,英语telephone) 咖啡(英语coffee) 马达(英语motor) 荷尔蒙(英语hormone) 逻辑(英语logic)芭蕾(英语ballet) 据史有为汉语外来词,合作探究,读史指导 史料出处中的“外来词”说明该史料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关,史料中 等外来词语,都来自西方国家,说明西方的事物传入中国。,问题思考 史料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13 晚清 中国 经济结构 变化 西方 学习 思潮 兴起 课件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03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