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2.5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2.5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2.5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1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五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上起 鸦片战争,下讫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主要包括晚清中国 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近 代社会生活变迁等知识点。学习这部分内容,要注意分 析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和表现,把握中国经济 结构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关系。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探究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它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梳理不同历史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原因、表现、特点,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历史地位。运用政治、经济、思想模块的内容全面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和影响。,一、晚清中
2、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变动的表现:(1)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 _开始解体。,自然经济,(2)_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 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运动,2.变动的原因:(1)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外国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冲击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2)中国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3)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出现的第一批_,对 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4)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 中国
3、_诞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出 现。,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外商企业,经,济结构,民间设厂,资产阶,级,实业救国,张謇,新文化,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新兴工业,经济侵略,三、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和影响1.原因:(1)“欧风美雨”的诱导。列强侵华的同时,将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2)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为社会生活的变迁提供物质基础。(3)政府政策的影响。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发展工商业;民国政府颁布改革社会生活的政令。(4)各种运动的推动。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直接促进社会生活的
4、变迁。,2.特点:(1)涉及领域广泛。涉及人们的衣、食、住、习俗、交通、通讯、大众传媒等方面。(2)变革进程差异。服饰变革较快,断发运动迅速而彻底;不缠足运动和铁路事业起步早,但进程缓慢;婚丧等习俗变革更为艰难。,(3)地区水平不均。东部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变化很快,农村变化极为缓慢。,3.影响:(1)政治上:有利于推动反封建斗争,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步。(3)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使中国文化既保留传统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考向一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5年4考)【再研真题】 1.(2016江苏单科T7)1884年刊行的直隶
5、玉田县 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 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 土志载:“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解析】选B。A、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不选;材料中“亚谷城村,居民多以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表明由于受到洋货的冲击,中国农村传统经营的产业遭到破坏,故B正确;D表述与题意相反。,2.(2014江苏单科T7)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
6、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解析】选D。自然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原有的家庭手工业日益萧条,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材料中“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A在材料中并不是重点。B、C和自然经济
7、瓦解无关。,【考向规律】重在考查自然经济的瓦解原因、表现和影响,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洋务企业的特点等。通过近代的一段原始史料或历史现象的描述创设历史情境,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史识拓展】一、近代中国小农经济解体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中国小农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 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小农经济解体的 速度,在国内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沿海、 沿江地区和交通、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解体的速度快,一些,偏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解体的速度较慢。由于中国小农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因此在其解体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2.影响:中国小农经济的
8、解体,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是历史的进步。首先,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它的解体必然冲击封建制度,有利于瓦解晚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其次,小农经济的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后,小农经济的解体也使中国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发生巨大变化。,二、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1.它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复杂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2.使中国社会性质特殊化。中外反动势力逐步勾结起来,使中国社会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由于中外反
9、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革命,中国民主革命经过百余年的艰苦奋斗才取得成功。,4.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出现了不同的阶级(如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了不同的政治派别(如地主阶级中有顽固派和洋务派,资产阶级中有维新派、立宪派、革命派和民主派),出现了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如国民党、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等)。,三、对近代中国多种经济形式的认识1.相互关系:(1)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同时,其他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地瓦解着自然经济,而自然经济的瓦解又为近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
10、义相互勾结、依赖和相互矛盾。(3)民族资本主义:在封建经济、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主义夹缝中求生存,具有两面性,即革命性和依赖性。,(4)新民主主义经济:其发展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严重阻碍,同时也日益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2.发展趋势以及政治影响:(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外反动势力压制和排挤下日益萎缩,证明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走不通。(2)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日渐消亡,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国民党政权走向覆灭。,(3)新民主主义经济日益发展、成熟、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彻底终结。,【典题精练】(2018苏北四
11、市模拟)据1882年某报纸新闻,无锡“本届蚕丝丰稔,各路收茧之庄鳞次栉比,较往年多至数倍。每家均设大灶烘焙蚕茧,兼有洋人设庄经收。各乡出数甚多,每日竟有三百担之谱,价亦增昂。”这说明当时的无锡地区 ( ) 世纪金榜导学号,A.手工业仍保持着核心竞争力 B.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 C.农业商品化的趋势逐渐增强 D.传统的小农经济已经解体,【解析】选C。材料没有涉及其他手工业,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人和洋人收购的数量比例,排除B;材料反映无锡地区蚕丝出售数量日益增多,价格日益上涨,可知农业商品化的趋势逐渐增强,故选C; D中“已经”过于绝对,排除。,【备选训练】 1.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
12、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形态在中国近代逐渐解体,地位较低 B.经济形态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C.经济形态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经济形态在抗战时期因战时体制迅速膨胀,【解析】选A。是指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后逐渐解体, 但在近代中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地位较低说法错误,A 错误,符合题意;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是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奠定物质基础,B正确,不 符合题意;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是洋务经济,伴随 着鸦片战争而来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它们对自然经济,起到破坏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13、C正确,不符合题意;存在的时间是从1927年到1949年,是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在抗战时期由于实行战时体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膨胀起来,D正确,不符合题意。,2.(新题预测)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对该学者评述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 ),A.其倡导者的思想极其守旧 B.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C.其尝试完全排斥西方文化 D.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解析】选B。材料中“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 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
14、、通讯、开 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 术和文化的尝试”表明是洋务运动,其主张在不改变封 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思想极其守旧与材料中“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不符,A错误;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B正确;顽固派完全排斥西方文化,与材料中“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不符,C错误;材料中“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的尝试”表明没有涉及政治改革,D错误。,考向二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5年3考) 【再研真题】 1.(2017江苏单科T11)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
15、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 世纪金榜导学号( ),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 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解析】选D。具体解析如下:,2.(2015江苏单科T8)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
16、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解析】选C。1914-1920年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获得 “短暂春天”,材料中火柴业的发展情况反映了民族工 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对民族工业的发展 起推动作用,而非直接导致1914-1915年工业发展,故A 错误;因为华商投资额的递增,火柴厂数量也在增加,所 以火柴进口量才逐年下降,B因果关系颠倒,故误;1915,年日本向中国递交“二十一条”文件要求,引发国人反对“二十一条”的运动,与当时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支持国货,抵制日货一起推动了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D时间表述有误;火柴业在这一阶段的迅速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
17、工业短暂春天这一特征,所以C正确。,3.(2018江苏单科T22)(14分)20世纪30年代后期, 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 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 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 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
18、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材料二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 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 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 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 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 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6分) (2)据材料二,
19、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3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5分) 世纪金榜导学号,【解析】第(1)题,第一问,由“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 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 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 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可知,发展内地军 工企业;由“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 辟航空线”可知,改善交通;由“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 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 元”可知,增
20、加国防建设费用。第二问,由“1935年前 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事上,日本发动局部侵华 战争(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等);政治上,抗日救亡运 动兴起(一二九运动等);经济上,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第(2)题,由“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 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 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 可知,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由“各主要经济管理 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可知,实行统制经济 政策;由“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可知,支持民营企业内 迁。第(3)题,积极方面,由“国民政府的抗战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125 近代中国 经济结构 变动 社会生活 变迁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