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 符合题意;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
2、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 A 中“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 B、C 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属于图片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及古代中国铁制农具的状况进行分析。2.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2 -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解析】【详解】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官职特别是等级较高官职的人数和比例较大,然
3、而到了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官职的人数和比例减少,祖辈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大大增加,说明越来越多没有政治家庭背景的平民有机会能够在朝中担任宰相一职,社会阶层流动加强,故排除A,选 B;材料反映宰相的来源,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排除 C;材料反映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功能增强,排除 D。3.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 ,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B【解
4、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 ,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 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 不正确;材料没- 3 -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 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 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古代科技的成就,与时代热点紧密结合。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支持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题
5、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4.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 、低秀(才) ,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 ,不论老童、低秀才还是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都以“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一现象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出当时崇尚文化的
6、氛围浓厚,D 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只是是书籍的普及,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A 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故排除 B、C。点睛: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以说明、表明、反映等为设问词语的试题年年都有。从能力要求看,这类题目往往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分析和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考查方式主要有二:一是从一个现象(情境)切入,考查政治、经济或者文化等任何一个方面,解题时需要准确理解题目提供的现象(情境) ,透过这一现象(情境)并结合时代背景做综合分析,看到现象(情境)所关联的问题的实质,才能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二是以一类或者多种历史现象(情境)为切入点,考查政治、经
7、济、文化等任一方面,解题时需要透过这些现象(情境)再结合时代背景或者历史环境综合分析,找出其共性或差异,得出相关的规律、趋势。5.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 “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4 -A. 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 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 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 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答案】D【解析】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引进进化论,并提出该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旨在为变法图强寻求理论依据,以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D 符合题意
8、;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本身没有错误,A 说法不正确;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而非“革命” ,B 不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C 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思想的理解。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入侵的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挽救民族危亡之路,维新派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君主立宪,以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严复思想的特点的理解。6.1920 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 “无补大局” ,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
9、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 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意义不大, “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结合该内容及材料时间“1920 年”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的斗争中逐渐取胜,影响日益增强,故 C 符合题意;A 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无关;实业救国思潮是近代实业家的救国理念,与材料无关,B 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传统礼教”的批判,D 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7.1956 年
10、,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这反映了当时- 5 -A. 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 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 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 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答案】C【解析】A 在材料中未体现。新政权建立是在 1949 年,与材料时间“1956 年”不符,故 B 错误;依据材料时间“1956 年”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 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国家法制,故 C 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政治体制
11、改革,排除 D。点睛:本题以民主法制建设这一热点问题切入考查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时间“1956 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8.表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 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 工业结构趋于合理【答案】A【解析】【详解】表格数据反映了 1982 年到 1988 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中,工业、建筑业、运输业等非农业迅速增加,这一变化说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故 A 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 6 -城乡一体化的信息,故 B 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2、1992 年才提出,不可能在 80 年代实现,故 C 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国家的工业结构是否合理,故 D 项错误;9.公元前 5 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A. 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 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 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 内乱引发思想纷争【答案】B【解析】由材料“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可知,当时雅典公民热衷于参政议政,B 符合题意;A 是材料现象;公元前 5 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黄金时期
13、” ,C 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公民的参政意识较强,而不是思想纷争,D 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的掌握。解答该题要求学生注意材料时间信息“公元前 5 世纪”的雅典的社会状况,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分析即可得出答案。10. 18 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A. 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 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 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 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时间“18 世纪前半期” 、地点“法国”
14、及“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可知,当时法国启蒙思想,即反对专制、提倡民主自由的思想流行,A 符合题意;B、C 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D 与史实不符。点睛:本题考查法国启蒙思想。解答本题注意把握关键的时间信息“18 世纪前半期”和地点- 7 -信息“法国” ,由此得出材料中的现象与启蒙思想密切相关。11.19291931 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A. 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 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 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 政府财政支出锐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的相关知
15、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由表中的数据可知,该时期工人工资在逐渐减少,反映了当时经济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C 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时规定工人最低工资标准,与材料时间不符,A 不正确;材料所述工人工资的降低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所致,从材料中无法推出产业结构调整,B 不正确;工人工资的高低与国家财政支出没有必然联系,D 不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以“19291931 年美国工人工资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经济危机的掌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家不断压低工人工资,导致工人的处境日趋困难,工人工资收入降低,导致购买力下降,国内市场进一步缩小,使得工业发展更
16、加困难,危机进一步加剧。12.1959 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 7 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 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A. 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 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 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答案】A【解析】- 8 -材料“规定 7 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 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 ”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故 A 项正确;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而且马歇尔计划在 1951 年已经结束,故 B 项错误;1959 年仍然实行高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十堰市 第二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检测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