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尖端复习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doc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尖端复习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尖端复习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五讲 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解析卷1(2018 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 “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B. “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C. 关联词考察:“即使但”(原题未全)。D. 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平民的,陈涉出身农民,所以记录在世家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 主干应为“市民申请摇号”;C 项关联词语没有成套的使用。改为“即使也”或“虽然但”。D“世家”主要是诸侯传记,不是平民。2.(2017 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
2、.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B.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C. “必须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句中的划线词都是形容词。D. “不但还”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基础知识综合题,考查了修辞手法、课文知识背景、词性、复句的知识。B 项中小石潭记是八年级下册的课文,作者是柳宗元,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中选用的韩愈的古文只有一篇马说。3.(2016 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的作者是吴敬梓。B.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结构上的五个
3、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C.“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D.“在海外生活了八、九年的杨先生最终决定回国创业。“这句话中顿号的使用是不正确的。2【答案】C 【解析】 C 项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4.(2016 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2 分)A“花朵儿一串 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惠子相梁选自道家经典著作庄子。C“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做事的标杆”中“ 做事的标杆”是主谓短语。D“迈进金黄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
4、会堂的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这句中的破折号使用是错误的。【答案】B 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为深圳市中考必考之基础题。深圳市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大纲指出:仿写句子,变换句式。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方法。了解课文与推荐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1.文学常识考查内容包括:“识记课本中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品,识记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知识,内容情节,了解常见的文体的基本知识。2.标点符号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逗号、问号、叹号、顿号、破折号、书名号、引号、省略号、括号等)。3
5、. 修辞手法考查了解和辨析常用的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分析常用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或作用。4.语法考查要求辨析各种词性、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了解短语类型、了解并能正确3划分句子成分、理解复句的类型。通过分析近几年中考试题看出,深圳考查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题时以选择题为主,且几种题型方式放在同一道题中考查。复习此类题型要注意书上的附录补充内容,注意平时的训练,注意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比如对联,应用文,日常生活说话表达的语气语调,网络语言、口语、书面语的区别等)。(一)识记文学常识解题策略:(1)列表归类。(列表内容包括重点课文涉
6、及的中外重要作家姓名、籍贯、生活年代、作品名称、主要人物、主要人物的名言、作品的主题、背景意义、主要表现手法、体裁及作家的代表作等。(2)求同辩异。求同辩异指在知识的联系中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各自的特点。纵向横向两方面比较。比如外国文学这条线上,契诃夫、莫泊桑、都德、欧亨利都是 19 世纪的短篇小说家,这是相同的,但他们的国籍又是不同的,作品反映的内容、思想感情也是有所区别的。求同辩异对系统记忆有关作家作品知识是很有帮助的。(二)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口诀。 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2.
7、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6.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4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二)、口诀解说与例句1.问号:(1)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
8、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2)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例: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3)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4)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
9、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3.顿号:(1)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例: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2)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
10、,而不打顿号。)5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3)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 30 多所中小学。(4)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例: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例: a.我们过苦日子时,
11、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例: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b.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6.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例: 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c.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如果括号注释的
12、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例: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左传)c.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三)、常考标点符号需要注意事项:1.人物对话的几种方式(1)说在前用 : 例:语文老师说:“王鹏鹏是个好孩子。”6(2)说在中间用 , 例:“语文作业要按时完成,”语文老师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3)说在结尾用 。 例:“语文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否
13、则后果不堪设想。”语文老师说。2.顿号与逗号的区别(1)顿号用在句子中,表示并列词语间的短暂停顿,逗号是句子内部的停顿。例如:A.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B.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如果句内并列的各项都带有“啊”、“啦”等语气词的话,由于这些词语的使用延长了停顿的时间,使得这些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加长,因此应用逗号表示停顿,而不能用顿号。)(2)同一层次的简单的名词性词语的并列,应用顿号。不同层次的用逗号。示例:A.董文卿、王鹏、小李是一班的学生,尚金波、郭松、 花金阳是二班的学生 ,小王 、李六 、王二是三班的学生。B.上海的越剧、沪剧、淮
14、剧,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3)表示约数概数、两数字之间不用顿号。示例: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4)表示一个确数两数字之间用顿号今天三、四组值日。(三组和四组)(5)多个并列词语,最末两个之间用连词连接,不用顿号。今天晚会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合唱、相声和杂技。(6)书名的并列不用顿号3.分号误用1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例句: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踏实;三是耐得住寂寞。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因此,本句中的分号应改为逗号。2句中有句号再用分号例句: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
15、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在此句中,句号改为逗号。4. 叹号的使用(1)倒装句中,叹号只能用在句末,叹词之后只能用逗号。7示例:歌唱吧,为了祖国的胜利!(2)主语后带有语气词之后不用叹号,用逗号。因为主语之后的语气词,只用来强调主语,使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停顿延长而已,并没有强烈的感叹语气。例如:祖国壮丽的大自然啊,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游子的心。(3)语气很弱的祈使句中,语气词后用句号。示例 : 你躺着吧!现在时间还早,你休息一会儿。5.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并用。 (省略号和“等”“等等”都可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6.破折号不能与“
16、即”“就是”等词语并用。 (破折号和“即”“就是”等词语都可表示解释说明,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四)常用修辞种类及作用。(1)初中阶段应掌握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八种。(2)常用修辞的作用(表达效果)比喻: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拟人:使事物人格化,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偶:整齐匀称,高度概括,易于记忆,富于音乐的节奏美。反复:增强语气,强调感情,节奏感强。设问:提醒注意,引起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突出某些内容。反问:加强语气,
17、激发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3)常见修辞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有些带“像”字的句子并不是比喻。表比较的不是比喻。如:“这声音是那么微弱、低沉,就像是从地底下发出来的。表列举的不是比喻。如:“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举例证明) 表推测的不是比喻。如:“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数完了又向卢进勇看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表想像的不是比喻。如:“昨夜我在梦中好像看到大家都在庆贺香港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8表证实的不是比喻。如:“事实正如大家说的那样。”总之,没有喻体的句子不能构成比喻。比喻歌:比喻即比
18、方,生动又形象。明喻甲像乙,暗喻甲是乙,见乙不见甲,借喻略本体。比喻连续用,大伙称博喻。2分清“借喻”和“借代”的区别。这两者有相似之处,即都有“借用”这个特点,本体都不出现,都是用甲事物代替乙事物。其实两者本质不同。介绍几种方法供同学们辨别时运用。(1)相似性与相关性。借喻具有相似性,它的基础是比喻,本体和喻体必须具有相似性。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这里的“毒蛇猛兽”比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把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这里的“翡翠”比喻海浪。党委的同志必须学习“弹钢琴”,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这里的“弹钢琴”即
19、全面灵活的工作方法。这三例都具有相似性。大婶用养蚕的钱,买了个十二英寸的“凯歌”。这里的“凯歌”是电视机的牌子。“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里的“帆”是船的一部分,这是以部分代整体。这二例都没有相似性,具有相关性。(2)是否能还原为明喻。能还原为明喻的是借喻,反之,则为借代。如故乡中把杨二嫂说成是“豆腐西施”,这豆腐与她职业有关,属相关性,也不能还原为明喻,因此属借代。而“西施”为借喻,可还原为“像西施一样(美)的杨二嫂”。3.分清比喻和拟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比喻词。如“小鸟像歌唱家”“小鸟成了歌唱家”“小鸟在歌唱”,前两个是比喻,后一个是拟人。4.缩小也称夸张。说话故意夸大或者缩小,使人产
20、生深刻的印象,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夸张”。如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句是夸大;句是缩小。 5.分清对比和对偶。对比又称对照,侧重于内容,它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形式没有严格要求。如上课不说,下课乱说;对人马列主义,对已自由主义。对偶则不仅要求表达两个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意思,而且要求上下两句(或短语)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五)语法题可利用书后的附录,注意点滴积累。91.(2018 深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湾。B.“不是就是”
21、“不是而是”两者都是并列关系的复句。C.“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D.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答案】B【解析】“不是就是” 是表选择关系的复句。2. (2018 深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B老师对父母远在他乡打工的我的关怀,如润物春雨。主干:关怀如春雨。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D.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深圳市 中考 语文 尖端 复习 第五 文学 常识 修辞 语法 标点符号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