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4.8.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习题(新版)北师大版.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4.8.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习题(新版)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4.8.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习题(新版)北师大版.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一、选择题1. 吸收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A. 口腔 B. 食道 C. 胃D. 小肠2. 下列关于“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馒头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麦芽糖主要依靠的是牙齿和舌的作用B. 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小肠消化食物C. 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促进脂肪的分解D. 蛋白质经胃液消化后的产物可直接被胃壁吸收3. 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 B. 在开始消化淀粉 C. 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 D. 是吸收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主要场所4. 下列消化液中
2、,不能消化蛋白质的是( )A. 唾液 B. 胃液 C. 肠液D. 胰液5. 下列关于消化和吸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消化是把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能被细胞吸收的无机物的过程B. 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也是消化C. 口腔中的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能让馒头变甜,这也是消化D. 胆汁不含消化酶,但也能消化脂肪6. 淀粉能够在人的口腔中转变为麦芽糖,是因为人的唾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2A. 水 B. 唾液淀粉酶 C. 淀粉D. 糖7. 如图表示血液流经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几种成分(蛋白质、葡萄糖、尿酸和尿素)在各种液体中百分含量的变化,字母表示肾脏的有关结构,下列说法
3、错误的是( )A. B内的液体是原尿B. 图中表示有重吸收功能的是C C. D内的液体主要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D. 曲线甲、乙所示物质分别是蛋白质、葡萄糖8. 小明早餐吃的是鸡蛋和稀饭,那么这些食物的化学性消化依次开始于( )A. 口腔和胃 B. 胃和口腔 C. 小肠和胃 D. 大肠和小肠9. 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A. 水 B. 维生素 C. 无机盐D. 淀粉10. 如图表示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 ) A. 甲是糖类,乙是脂肪,丙是蛋白质 B. 甲是脂肪,乙是糖类,丙是蛋白质 C. 甲是蛋白质,乙是糖类,丙是脂肪 D. 甲是脂肪,乙是蛋白质,丙是糖类11. 小
4、明平时最爱吃红烧肉,其中的肥肉部分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的部位和最终分解物为( )A. 胃 氨基酸 B. 小肠 氨基酸3C. 胃 甘油和脂肪酸 D. 小肠 甘油和脂肪酸12. 下列物质中,不能被在消化道被直接吸收的物质是( )A. 水 B. 无机盐 C. 维生素D. 菜油13.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胃,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葡萄糖 B. 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C. 是大肠,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 D. 是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二、填空题14. 消化系统包括 _ 和 _ 三、探究题15.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5、”的探究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1 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 2 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 2 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 2 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3 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 2 毫升唾液,不搅拌 4将 3 支试管都放入 37 摄氏度的温水中保温 10 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 2 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颜色的变化 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1、2 两号试管可形成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_ ,其中实验组是 _ 号试管;2、3 两号试管 _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形成对照实验 (2)结果发现,1 号试管不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 _ 而 2 号试管和 3 号
6、试管中的馒头变成 _ 色 (3)设计 3 号试管的目的是证明什么对馒头有消化作用 _ A咀嚼 B唾液 C温度 DPH (4)由此可知,淀粉在人消化道的 _ 部位就开始被消化但消化淀粉的主要场所是 _ ,并最终被分解成 _ (5)口腔内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属于 _ 消化(选填:物理性或化学性)四、简答题16. 如图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为 A、B、C、D、E)被消化程度,请分析并回答问题:(1)图中曲线_表示脂肪消化过程(2)淀粉是在_部位开始被消化,脂肪是在_部位开始被消化,蛋白质是在_部位开始被消化(3)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17. 下表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
7、几组实验记录 试管 加入物质(各 2 毫升) 水温 时间 试剂 加碘后的现象 淀粉+唾液 0 10 分钟 碘液 淀粉+唾液 80 10 分钟 碘液 淀粉+唾液 37 10 分钟 碘液 5 淀粉+清水 37 10 分钟 碘液 (1)在表格内填写实验现象(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因为唾液中含有的 _ 将淀粉初步分解成了 _ (3)上述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_ 号试管18. 如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变化情况,请你据图分析,并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从图中看,曲线甲表示的是 _ 的消化过程 (2)从图中看,表示“脂肪”消化的是曲线 _
8、 (3)从图中看,蛋白质被消化的最初部位是 _ (4)淀粉最终在 _ 中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 (5)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刺激体内的感受器,引起激素调节, _ 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19. 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设计和现象回答: 试管号码 A B C D E加入物质 浆糊 清水 浆糊 唾液浆糊 唾液 盐酸浆糊 唾液 浆糊 唾液温度 37 37 37 100 0时间 1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1)若以 A 和 B 为一组,则其中是 _ 对照组,
9、 _ 是实验组实验目的是 _ (2)若以 B 和 C 为一组,则其中是 _ 对照组, _ 是实验组实验目的是 _ (3)若以 B、D 和 E 为一组,则其中 _ 是对照组, _ 是实验组实验目的是 _ 20.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6(1)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图中“?”处的处理方法是 _ (2)将三支试管放入 37温水中,10 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 _ 号试管 (3)若以唾液为变量,应选用 _ 号试管构成一组对照实验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答案】1
10、. D 2. C 3. C 4. A 5. A 6. B 7. D 8. B 9. D 10. B 11. D 12. D 13. D 14. 消化道;消化腺 15. 唾液;1;不可以;麦芽糖;蓝;A;口腔;小肠;葡萄糖;物理性 16. Y;A;口腔;D;小肠;C;胃;D;小肠 17.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 18. 淀粉;丙;胃;小肠;胰岛素 19. A;B;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B;C;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B;D和 R;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0. 不搅拌; 【解析】1. 解: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小肠的结构与吸收营养的功能相适应:小肠约长约 56 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
11、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7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故选:D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有着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内表面积大、壁薄,有利于营养物质进入血液2. 解:A、馒头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麦芽糖主要依靠唾液淀粉酶,错误; B、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小肠的吸收,错误; C、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促进脂肪的分解,正确; D、蛋白质
12、经胃液消化后的产物,进入小肠,进行彻底消化才能被吸收,错误; 故选:C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 淀粉最最先被消化,在口腔中可以被唾液淀粉酶分解麦芽糖,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葡萄糖; 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 脂肪只能在小肠中被消化,在小肠内,在肝脏分泌的胆汁的作用下,被乳化为脂肪微粒,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甘油和脂肪酸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的情况
13、3. 解:A、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 错误; B、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不能消化淀粉,B 错误;C、是胰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还能分泌激素,8胰腺上有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C 正确; D、是大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D 错误 故选:C 图示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是肝脏,是胃,是胰腺,是大肠,据此解答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4. 解:蛋白质在消化道被消化的过程是: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
14、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唾液中只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对蛋白质没有消化作用因此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胰液 故选:A 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口腔中的唾液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对淀粉起初步的消化作用,对蛋白质和脂肪没有消化作用5. 解:A、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
15、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A 错误 B、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B 正确 C、口腔中的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属于物理性消化,唾液的分泌能让馒头变甜,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把淀粉转化为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C 正确; D、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属于物理性消化,D 正确 故选:A 在消化道内将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9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
16、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例如淀粉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大分子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6. 解:人体的口腔与唾液腺相连,唾液腺可以分泌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唾液中有淀粉酶,淀粉无甜味,但是它能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因此淀粉能够在人的口腔中转变为麦芽糖,是因为人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淀粉的消化过程,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口腔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据此回答 此题关键要理解淀粉的消化过程,要重点掌握淀粉在口腔中转变为麦
17、芽糖7. 解:A、由分析可知:B 是肾小囊,其内的液体是原尿正确 B、C 是肾小管,对原尿具有重吸收作用,正确 C、D 内的液体是尿液,主要有水、无机盐和尿素,正确 D、由分析可知:图中曲线甲和乙所示物质分别是尿素和葡萄糖错误 故选:D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18、分析图示:甲物质在流经 C 结构时浓度迅速增高,应该是尿素;乙物质在流经 C 结构时含量减少,直至为零,应该是葡萄糖;由此可知 C 是肾小管、B 肾小囊、A 是肾小球 解答的关键是知道:肾小管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不吸收尿素等废物8. 解:鸡蛋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小米粥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 10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小米粥主要含淀粉,化学性消化开始于口腔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下册 482 食物 消化 营养物质 吸收 习题 新版 北师大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