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高新完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2502112.doc
《陕西省榆林高新完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25021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榆林高新完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2502112.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榆林高新完全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 分钟试卷 满分:100 分)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He 4 Ba 137第卷选择题(共 5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8个小题,每题 3分,共 54分。每题仅一个正确选项。)1.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食盐B稀释浓硫酸C检查气密性D点燃酒精灯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有白雾生成B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的氯化铜颗粒
2、C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蓝色沉淀D钠在空气中燃烧后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3.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的是( )A. 将 40gNaOH溶解在 1L水中B. 将 1L10mol/L的浓盐酸加入 9L水中C. 将 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 1L溶液D. 将 10g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 250mL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K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是 (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D称量用的砝码已生锈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B
3、. 氯化铁溶液可应急止血,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C. 用一束平行光线入射淀粉溶液里,从侧面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2 -D. 将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铁胶体中,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6.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能得到对应结论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A. 铝片放入浓硫酸中 无明显变化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B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在洒精灯上加热铝熔化但不滴落 Al2O3的熔点高于 Al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有 Na ,无 KD将 Cl2通入盛有湿润的红色布条的洗气瓶中红色布条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
4、,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银片上:2Ag+2H +=2Ag+H2B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 2O3+6H+=2Fe3+3H2OC碳酸钙溶于醋酸溶液中:CaCO 3+2H+=Ca2+CO2+H 2OD饱和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Ca(OH) 2+2H+=Ca2+2H2O8.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 3+、K +、Cl 、MnO 4 BK +、Na +、NO 3 、Cl CZn 2+、Al 3+、SO 42 、Cl DBa 2+、NH 4+、Cl 、NO 39.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 反应中不一
5、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C. 某元素由化合物变为单质,则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 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得氧或失氧10.制备硅单质时,主要化学反应如下:(1)SiO 2+2C Si+2CO(2)Si+2Cl 2 SiCl4- 3 -(3)SiCl 4+2H2 Si+4HCl下列对上述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1) (3)为置换反应 B (1) (2) (3)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 (2)为化合反应 D三个反应的反应物中硅元素均被还原11.饱和氯水久置后,溶液中的各种粒子:Cl 2 H 2O Cl HClO H +减少的是( )A B C D12.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分液
6、时,分液漏斗内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C配制 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D检验 NH4+时,往试样中加入 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13.有关 Na2CO3和 NaHCO3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相同质量的 Na2CO3和 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 Na2CO3产生的 CO2体积大B 将石灰水加入 NaHCO3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加入 Na2CO3溶液中产生沉淀C 向 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会有 NaHCO3晶体析出D Na2CO3中含少量 N
7、aHCO3,可用加热法除去1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等)改变,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ANa 2O2和 CO2 BNaOH 和 CO2 CNa 和 O2 DNa 2CO3和 HCl15.实验室可用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 R,并吸收多余的 R,则 R是( )AO 2 BHCl CCl 2 DNH 31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 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入水 BNO 和 NH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C盛液溴的瓶加少量水或防止液溴的挥发 DNH 3遇到挥发性强酸就能冒白烟17.下列实验装置、选用的试剂或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 -A实验室用装置
8、A制取氨气 B用 B装置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C用 C装置稀释浓硫酸 D用 D装置除去 CO2中的 HCl18.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 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 烧碱、纯碱、熟石灰都是碱D. BaSO4、NaOH、HNO 3都是强电解质第卷非选择题(共 46分)19.(12 分)现有 A、B、C、D、E、F、G、H、M 九种物质,其中 A为淡黄色粉末,B 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无色无味液体, E为无色气体单质,F 的水溶液与石灰水混合可得 D的溶液,G为黄绿色气体单质,H 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他与题无关的生成物均
9、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G、H 的化学式:G_,H_。D 的俗名是_。(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强弱:KMnO 4Cl2Br2。限选试剂:KBr 溶液、KMnO 4、浓盐酸。- 5 -已知:2KMnO 4+16HCl(浓)=2KCl+ 2MnCl 2+5Cl2+8H 2O 请回答下列问题:装置 a 的名称是_,d 中盛放的试剂是_。20.(16 分)实验室制备氯气(Cl 2)的化学方程式如下:4HCl(浓) MnO2 MnCl2 Cl2 2H 2O(1)用单线桥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2)将题干中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是_。(3)在
10、上述过程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还原产物是_,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该反应中盐酸体现的性质为:_(4)若反应中产生 0.5 molCl2,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被氧化的 HCl的物质的量_mol。21.(14 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下列物质;熔融的 NaCl 液态 HCl 蔗糖 汞 NaOH 溶液 稀硫酸 CO 2 KCl 晶体 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能导电的有_。(2)按要求填空。NaHSO 4溶液(写出电离方程式)_。苏打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_(3)配平下列氧化还原方程式:_Fe+_HNO 3 = _Fe(NO 3) 3+_
11、NO+_H 2O _CO+_ Fe 2O3 _Fe+_CO222.(14分)己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6 -回答下列问题:(1)A 中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2)B 中加入的干燥剂是_(填序号)浓硫酸无水氯化钙碱石灰;(3)能证明氨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C 中_、D 中有无色液体生成;设计实验检验 D中无色液含有水: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粉末,现象为_。(4)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若收集到 2.24L(STP)氮气,计算转移电子数为_。- 7 -试卷答案1.C试题分析:A、称量物质,砝码放在右盘,物质放在左
12、盘,此时称量 NaCl,还应在托盘中放2张同样大小的滤纸,故 A错误;B、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浓硫酸应把浓硫酸倒入水中,以免引起液体迸溅,故 B错误;C、用手温使得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导致试管内压强增大,故在烧杯中出现气泡,故此方法正确,故 C正确;D、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故 D错误,故选 C2.CA.钠在氯气中燃烧,有白烟 生成,错误;B.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错误;C.正确;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粉末,错误,选 C。3.D试题分析:A、40gNaOH 的物质的量为 1mol,溶于水配成 1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 1mol/L,体积 1L
13、是指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故 A错误;B、溶液体积不具有加合性,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是 10L,故 B错误;C、氯化氢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 22.4L/mol,体积一定,影响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因素有温度、压强,22.4LHCl 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 1mol,故 C错误;D、10gNaOH 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 250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 D正确答案选D.4.B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操作误差分析。溶液配制需加水定容,容量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 A
14、错误;洗涤烧杯和玻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移入容量瓶内氢氧化钾的质量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 B正确;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所配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 C错误;称量用的砝码已生锈,实际称量的固体质量是砝码+游码+铁锈,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 D错误,故选 B。5.A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故 A错误;血液属于胶体,加入电解质氯化铁可以发生聚沉,故 B正确;淀粉溶液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 C正确;氢氧- 8 -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开始时氢氧化铁胶体聚沉,后氢氧化铁沉淀溶于稀硫酸,故 D正确;选 A。6.BA铝片放入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为氧化还原反
15、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故 A错误;B将铝箔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形成氧化膜,三氧化二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包住了熔化的铝,所以加热铝箔的时候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故 B正确;C观察 K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由现象不能确定是否含 K+,故 C错误;D氯气不具有漂白性,红色布条褪色,是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 HClO具有漂白性,故 D错误;故选 B。7.B【分析】A银活泼性较差,金属银无法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B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C醋酸为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D氢氧化钙应该写成离子形式,不需
16、要保留化学式【解答】解:A银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无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 A错误;B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故 B正确;C碳酸钙为难溶物,需要保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 3COO ,故 C错误;D饱和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氢氧化钙应该写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H +H+=H2O,故 D错误;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榆林 完全 中学 2018 _2019 学年 高一化学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2019012502112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7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