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短文两篇陋室铭测试3冀教版20190115139.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短文两篇陋室铭测试3冀教版2019011513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短文两篇陋室铭测试3冀教版20190115139.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陋室铭一、在以下原文上注释加点或划线的重点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二、名句默写填空: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 2、全文点睛句: 3、以古代名贤自比的语句是: 4、描写陋室 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5、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三、文章内容整体把握:1、用“/”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答: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2、本文中心思想: 四、文段内容理解:山不在高,有仙则
2、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 “山、水“比喻什么?“仙、龙”比喻什么?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2写的目的何在?答: 2、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答: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答: 4、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答: 5、作者既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答: 6、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答: 7、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答: 8、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答: 9、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答: 10、文中说“斯是陋室” ,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 ,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答: 11、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3答: 五、拓展延伸发挥题:1、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答: 2、在物质生活日益丰
4、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答: 3、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答: 3、文中描写的陋室环境清静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答: 4、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 ,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答: 5、生活中侧重追求精神,还是物质,或是二者并存,古往今来,都被人们所争议,你认为本文作者追求的是哪方面的?你是否与他的观点一致?答: 六、参考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只要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显得简陋了。苔藓的痕迹铺上台阶一片碧绿,芳草映入门帘郁郁青青。和我说说笑
5、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使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云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4三、陋室铭 刘禹锡一、在以下原文上注释加点或划线的重点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二、名句默写填空:1、全文主旨句(点题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全文点睛句:孔子云:何陋之有?6、以古代名贤自比的语句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12 短文 陋室 测试 冀教版 20190115139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