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八20190225278.doc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八2019022527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八20190225278.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综合模拟试卷八(时间:40 分钟 满分: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管仲改革后齐国实力大增。公元前 651 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代表参加。齐桓公制订盟约,借周天子之名颁布。会盟后,“诸侯称顺焉” 。据此可知( )A.周天子天下共主权威得到维护 B.会盟巩固了原有的政治秩序C.经济实力是新秩序构建的基础 D.尊王攘夷是成就霸业的关键2.后汉书百官志县、邑、道、侯国条,本注曰:“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 ”刘昭注引胡广曰:“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簿。 ”郡国完成对属县考核后,汇总各县集簿内容,编造
2、计簿,由上计吏送达中央接受考核。据此可知( )A.官僚政治日益显现 B.君主专制日益强化C.郡国并行利于考核 D.官府考核豪夺民财3.唐初有诏令规定男 20、女 15 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 15、女 13,听婚嫁。 “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增多,以进考第。 ”这一规定是为了( )A.规范普通民众生活 B.加强官员监督力度C.增加户口发展生产 D.强化宗族维系作用4.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前代帝王多不称姓名或尊号,都称庙号、谥号或年号。一般来说,对隋朝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明清两朝
3、的皇帝多称年号,如永乐帝、康熙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称呼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B.庙号与宗庙祭祀有关,起源于西周的宗法制C.谥号与庙号都是帝王死后由礼官议定,为帝王所独有D.始皇帝的称呼是尊号,与谥号、庙号、年号不同5.1877 年,清政府派出郭嵩焘、刘锡鸿一正一副两位驻外公使到达伦敦,清廷只是按照传统方式给其谕旨,英国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为此郭嵩焘不得不要求清廷“补版国书,充当公使” 。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理藩”理念依然存在 B.清政府不具备近代外交的理念C.清朝依然处于闭关锁国状态 D.英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际惯例6.图一和图二是
4、龚启圣和马驰骋对山东 107 县在 18641911 年间的孔庙数量和农民起义次数的统计。据此可知儒家文化( )(注:色深,越多)A.兼有墨家行侠仗义和抑强扶弱之风 B.对山东的影响比全国其他地区要深2C.在清朝末期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下降 D.有利于减少暴力冲突促进社会稳定7.从 1937 年底至 1941 年 2 月,仅在武汉、重庆接待的西方记者就有 168 人,其中美国媒体记者占到了 77 人。此后,更多的国际新闻机构及工作人员进驻重庆,至 1942 年初重庆大约有西方媒体机构 23 家。这说明( )A.西方记者秉持中国利益至上全程报道B.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引起西方重视C.国际时局变化影响
5、西方媒体关注程度D.国民政府进行的抗日动员受西方肯定8.1961 年初,我国政府规定,国家财权基本上集中到中央,缩小专区、县、公社的财权;国家预算从中央到地方实行一本账,保持收支平衡,不准列赤字预算。这表明我国( )A.开始加强计划的集中统一管理 B.试图改变政社合一的基层政权C.简政收权以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D.奠定工业高速发展的政治基础9.公元前 5 世纪中后期,在势力迅速扩展的过程中,罗马在其新控制区不断扩大公民权的授予范围,而雅典征收其新控制区的财物但不扩大公民权的授予范围。这种差异( )A.减少了罗马帝国的民族矛盾 B.使雅典统治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C.保障了雅典统治的相对稳定 D.使罗
6、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更广泛10.对于法国大革命,埃德蒙伯克(17291797)强调尊重既定的社会政治秩序,它是历史地生成的,因而其合法性在历史和传统中;托马斯潘恩(1737-1809)则明确否定诉诸过去的权力,主张现存制度与政府要根据每个时代的人的自然权利来加以衡量和改革。他们之间的思想冲突所争辩的是( )A.是否应以理性来构筑社会制度 B.实行直接民主还是间接民主C.是否应以激进态度推翻旧政府 D.发起群众运动还是依靠精英11.1883 年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所写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一书中对牛顿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加以批判以及对惯性的理解,对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起过积极的作用。这说明(
7、)A.马赫思想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 B.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C.马赫思想是对经典力学的彻底否定 D.牛顿的力学体系缺乏科学性12.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但 1990 年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由俄罗斯教育部审查认定、国家历史学会编写的新版历史教科书对此评述为:“苏联民众对此的反映却是敌对的、冷淡的。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却在庆祝戈尔巴乔夫对冷战和平演变的巨大贡献。”对此评述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解体主要由于西方和平演变B.苏联改革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C.俄罗斯重视国家的意识形态导向D.历史教科书具有社会教育功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其中 13 题 25 分,14 题 12 分,
8、共 37 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鸦片战争中,中国人在炮火中逐渐清醒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文化。第一次在鸦片战争后,主要围绕“中体西用”论进行;第二次在甲午战败以后,宣扬“西体中源”;从民国初年到五四运动前夕,第三次文化反省的“西体西用”论,最终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的泥潭,但也刺激了现代化探索方向的转变;开端于 1928 年的文化反省则因规模不大,后又爆发了华北事变,人们的注意力转移而就此结束。3李晓语浅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材料二 约翰密尔说,英国人“生而自由” 。这指引着英国把抗拒王权、限制王权看做是“自由”的传统,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英国人极为尊
9、崇经验的理性思维使他们追求政治的实际内容而并非形式。他们实行宗教宽容政策,推动了纺织业的近代化和经济的自由化。但英国尊崇传统的风尚也阻碍了后期的革新。如钱乘旦所言,“一个民族往往容易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迎面扑来的艰难险阻,但要战胜自己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荣耀却相对困难。 ”吕文辉浅析英国传统文化对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人不断反思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目的。(10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说明中、英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取向所产生的历史影响。(15 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
10、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绘制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图。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 视角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 分)一、选择题1.C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管仲改革使齐国实力大增后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诸侯称顺焉” 。这说明称霸的根本是实力,故 C 项正确。 “诸侯称顺焉”不是维护周天子天下共主权威,故 A、B 两项错误;“尊王攘夷”只是一种手段,成就霸业的
11、关键是实力的增强,故 D 项排除。2.A 由材料中的信息“上计于所属郡国、郡国完成对属县考核后,汇总各县集簿内容,编造计簿,由上计吏送达中央接受考核”可知,这样经过层层考核,形成了中央地方基层的考核体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考察,说明官僚政治明显,A 项正确;材料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B项错误;郡国并行下王国权力比较大,实际上不利于官员的考核,C 项错误;官府考核的是地方官员,并没有反映豪夺民财,D 项 错误。4【新知生成】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郡县制的实行。贵族政治下,贵族拥有自己的封地,世代享有特权,实行世袭制的传承方式。官僚政治下,官员由中央任命,没有封地,衣食俸禄,官位不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综合 模拟 试卷 20190225278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