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鸭1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七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15讲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20190213324.pptx
《江浙鸭1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七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15讲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20190213324.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浙鸭1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七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15讲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20190213324.pptx(4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15讲 动能和动能定理,-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动能和动能定理 核心知识整合 1.动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公式: ;单位:焦,1 J=1 Nm=1 kgm2/s2。 2.动能是 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动能是状态量,因为v是瞬时速度。,运动,标,-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3.动能定理,-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关键能力提升 命题点一 动能 【例1】 关于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公式 中的速度v是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率决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 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向东和向西运动,动能的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 物体以相
2、同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其动能相等 A. B. C. D.,答案,解析,-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例2】 下列关于某物体(质量一定)的速度和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变化,动能一定变化 B.物体的动能变化,速度一定变化 C.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小相同时,其动能变化也一定相同 D.物体的速度减小时,动能有可能变为负值,答案,解析,-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易错警示本题应注意速度是矢量,大小及方向只要有一个量发生变化则速度就发生了变化。知道动能是标量,速度是矢量。,-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命题点二 动能定理 【例3】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
3、m1m2=12,它们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因受摩擦力作用而停止。 (1)若它们的初速度相同,则运动位移之比为 ; (2)若它们的初动能相同,则运动位移之比为 。,答案:(1)11 (2)2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解析:设两物体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它们的初速度相同,设为v0,由动能定理得,所以l1l2=11。 (2)它们的初动能相同,设为Ek,由动能定理得 -m1gl1=0-Ek -m2gl2=0-Ek 所以l1l2=m2m1=21。,-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例4】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自斜面AC和BC的顶端
4、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物体滑到斜面底部C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k1和Ek2,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 A.Ek1Ek2 W1Ek2 W1=W2 C.Ek1=Ek2 W1W2 D.Ek1W2,答案,解析,-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动能定理的应用 核心知识整合 1.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l、m、v、W、Ek、Ek等,在处理含有上述物理量的力学问题时,可以考虑使用动能定理。 2.由于只需要从力做功和始末两状态动能变化去考虑,无需注意其中运动状态变化的细节,用动能定理求解变力做功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
5、三,实验,关键能力提升 命题点一 恒力作用下动能定理的应用 【例5】 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可忽略。a为小球运动轨迹上的一点,小球上升和下降经过a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k1和Ek2。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一次经过a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1,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二次经过a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Ek1=Ek2,W1=W2 B.Ek1Ek2,W1=W2 C.Ek1Ek2,W1W2,答案,解析,-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例6】 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Ek0,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
6、Ek与位移x关系的图线是( ),答案,解析,-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命题点二 用动能定理求解变力做功 【例7】 假设足球的质量为0.5 kg,某次梅西踢球瞬间对球的平均作用力为100 N,使球由静止开始以20 m/s的速度飞出,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20 m 后入网,则梅西对球所做的功为( )A.25 J B.50 J C.100 J D.2 000 J,答案,解析,-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例8】 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在此
7、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是( ),答案,解析,-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命题点三 动能定理与机车启动 【例9】 某质量为m的电动玩具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由静止沿直线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小车前进的距离为x,且速度达到最大值vm,设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小车受阻力恒为F,则t时间内( ) A.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B.小车受到的牵引力逐渐增大 C.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Pt D.牵引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答案,解析,-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动能定理在多过程中的应用 核心知识整合 1.运用动能定理解决问
8、题时,选择合适的研究过程能使问题得以简化。当物体的运动过程包含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子过程时,可以选择一个、几个或全部子过程作为研究过程。 2.当选择全部子过程作为研究过程,涉及重力、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做功时,要注意运用它们的功能特点: (1)重力的功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与路径无关。 (2)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与路程的乘积。,-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关键能力提升 命题点一 单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 【例10】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从A点开始爬坡,坡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在牵引力不变的条件下行驶45 m到达B点,这时司机立即关掉油门,汽车又向前滑行15 m停在C
9、点。汽车的质量为5103 kg,行驶中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 ,g取10 m/s2,求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和它经过B点时的速率。,答案:2.25106 J 15 m/s,-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解析:汽车从A到C的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做正功,重力做负功,摩擦阻力做负功,动能的变化量为零。 由动能定理得WF-WG-W阻=0 解得WF=WG+W阻=mgh+0.25mgl=2.25106 J 汽车由B到C的过程中,克服重力、摩擦阻力做功,汽车的动能减小到零,由动能定理得,-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例11】 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沿不光滑的轨道运动到高为h
10、的B点后自动返回,其返回途中仍经过A点,小球经过轨道连接处无机械能损失,则小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答案,解析,-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方法技巧(1)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2)应用动能定理的关键在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及运动过程分析,并画出运动过程的草图,借助草图理解物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3)当物体的运动包含多个不同过程时,可分段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当所求解的问题不涉及中间的速度时,也可以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求解,这样更简便。 (4)列动能定理方程时,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确实难以判断的先假
11、定为正功,最后根据结果加以检验。,-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命题点二 动能定理解决往复运动 【例12】 如图所示,斜面的倾角为,质量为m的滑块距挡板P的距离为x0,滑块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则滑块经过的总路程是( ),答案,解析,-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例13】 如图所示,竖直固定放置的斜面DE与一光滑的圆弧轨道ABC相连,C为切点,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斜面的倾角为。现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D点无初速下滑,滑块可在斜面和圆弧轨道之间做往复运动,已知圆弧轨道的圆
12、心O与A、D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1)滑块第一次滑至左侧弧上时距A点的最小高度差h; (2)滑块在斜面上能通过的最大路程s。,-2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思路点拨用动能定理解决往复问题的一般思路 (1)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往复运动问题时,要确定物体的初状态和最终状态。 (2)重力做功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可用WG=mgh直接求解。 (3)滑动摩擦力做功与物体运动路径有关,可用Wf=-Ffs求解,其中s为物体相对滑行的路程。,-2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命题点三 用动能定理解决弹簧弹力做功问题 【例14】 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
13、球A,若将小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3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思路点拨弹簧做功属于变力做功,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高中阶段不要求,题目中出现弹簧弹力做功时,只要弹簧初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相同,则做功大小相等。,答案,解析,-2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1.实验原理图,-2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实验,2.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2)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出做功与物体速度二次方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浙鸭 12020 高考 物理 复习 第七 机械能 及其 守恒定律 15 动能 定理 课件 20190213324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8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