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经两首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20190211216.doc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经两首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2019021121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经两首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20190211216.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3诗经两首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 ) ( ) 窈窕( ) ( ) 好逑( ) ( ) 寤寐( ) ( ) 溯洄( ) ( ) 坻( ) 荇菜( )2、填空题。(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 、 的艺术手法。3、读关雌答题(1) 关雎统领全诗的句子是: (2)诗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句子是: (3)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 (4)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5)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
2、有什么作用?(6)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7)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8)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B、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C、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D、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4、读蒹葭答题(1)思考: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2) 诗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不可
3、及的虚幻意境;蕴涵炽烈相识之情的句子是(3)对全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章起两句写秋天的景象。这是从怀念者眼中写出:他的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青苍苍的芦苇,早晨的露水已经成霜,于是引起了他对伊人的怀念。 B、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C、第二章第三章均为八句,所写的内容几乎与第一章完全一样,但是感情均与前一章进了一步,情境也有了一些变化。 D、全诗一唱三叹,委婉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怀念之情。(4)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23 诗经 同步 练习 新版 新人 20190211216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