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练习人民版必修2201902183129.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练习人民版必修220190218312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练习人民版必修2201902183129.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下表是 19261940 年苏联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所呈现的特点有( )项目 年均增长速度重工业 21.2%轻工业 14.1%农业 1.5%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牺牲农业,片面强调重工业 社会消费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度下降A BC D解析:从表格中反映的信息来看,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不均衡,重工业发展较快,与之相比,轻工业发展较慢,而农业发展则极其缓慢。正因为如此,社会消费水平难以得到提高。材料并没有体现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度下降,正确,错误。答案:C2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
2、农场多出 50%的土地和 10 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 3/4;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 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 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斯大林模式造成了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失调B过激的集体化压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两个五年计划片面地发展工业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苏联农场的生产率低于美国,同时苏联的私人土地生产率高于苏联集体农场,根据题干时间“20 世纪 30 年代” ,联系所学可知是苏联过激的农业集体化运动造成的这一现象,故 B 项正确。答案:B3.下面是关于苏联的漫画军转民飞机锯木 ,它揭示出苏联( )2A
3、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持久和平到来C农业经济迅速发展D工业建设成就突出解析:材料中“飞机锯木”突出反映了苏联轻工业产品短缺,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的状况,故选 A。答案:A41925 年 12 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方针的特点是( )A采用计划经济体制 B排斥市场的作用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取消新经济政策解析:据材料“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
4、业”可知,这一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C5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这里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的改变 所有制结构的改变 经济管理体制的改变 分配制度的改变A BC D解析: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推行单一公有制,采取高度集中管理,实行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成为一种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故选 D。答案:D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 ”“只要仍然有交换,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 ”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
5、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苏俄的农业政策作了怎样的3调整?(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3)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有益的启示?解析:笫(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可以回答第一小问;结合教材知识可以回答第二小问。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提示
6、,可得出两者过渡方式的改变;再结合教材知识,可从所有制结构、计划与市场关系两方面比较两者的变化。第(3)问,从国情、客观规律角度出发解读即可。答案:(1)变化:由排斥商品经济到依靠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调整: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改变: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3)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商品价值规律来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基础巩固1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
7、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工业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B新经济政策实施C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D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解析: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而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到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工业总产值已经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答案:A2丘吉尔曾说:“他(指斯大林)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所肯定的斯大林的功绩主要在于( )A工业和军事方面 B政治和经济方面C综合国力方面 D反法西斯战争方面解析:斯大林时期为巩固国防,面对小农经济占据主体的局面,推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专题 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 经验 教训 斯大林 模式 道路 练习 人民 必修 2201902183129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4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