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三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doc
《湖北省恩施州三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恩施州三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doc(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湖北省恩施州三校联盟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 12 月联考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能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由此可知春秋时期( )A分封制完全被县邑制取代 B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 C各级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D天子不再直接统治臣民 2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
2、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适当的是(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D、周天子和鲁伯禽各为一族,在宗法上毫无关系 3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长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该制度应是( )- 2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
3、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武帝设立了通判监督地方官 B唐朝三省仅尚书省长官是宰相 C宋代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 D元代废除了三省只设行中书省 5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下列能正确反映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的是( )A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军机处 B都察院提点刑狱司御史台刺史制度 C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理藩制 D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6朱元璋未称帝时就认为元朝“以宽纵失天下”,“(治国)首在正纲纪。元氏昏乱,纪纲不立,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致天下骚
4、动。今将相大臣,宜以为鉴,协心图治,毋苟且因循,取充位而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打击贪腐,整顿吏治 B废除丞相,直辖六部C设大学士,以备顾问 D广开言路,体察民情 7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 1200 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第 1 页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D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8古代希腊社会推崇沟通技巧,一些深谙沟通技巧的演说家往往因此而被推选为首领。而一些品质败坏的演
5、说家往往会蛊惑人心和破坏民主。这反映出古希腊A. 直接民主的弊端已充分暴露 B美德是城邦民主制度- 3 -的核心C. 人品对民主政治有重要影响 D民主政治为多数暴政所左右9历史中的英雄一文中说“一个民主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希腊民主政治中体现这一思想措施是( )A设立公民大会 B实利陶片放逐法 C实行五百人会议 D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10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A
6、.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D.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 11下框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了罗马法- 4 -A重视维护平民的利益 B司法审判程序严格完备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理性、公平、证据的精神 12在近代某中外条约中,清政府应允对方“将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32013 年 9 月,美国共和党把持的众议院屡次提出议案,力图阻挠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力推
7、的医疗保险改革,但都没有得到民主党掌握的参议院的通过,导致 10 月份美国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关门。在这种情形下,奥巴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可能是( )A解散国会,重新进行大选 B下令共和党为非法政党予以取缔 C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 D继续游说、妥协直至两院均通过议案 14“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国民议会(指制宪议会)在上帝面前并在他的庇护之下确认了十七条权利。”这一发表于 l789 年的“宣第 2 页言”( )A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B宣告了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C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以法律形式否
8、定了王权、神权和封建特权 15下图以函数图像示意了法国大革命前至 1875 年的政体变化,说明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假定起点 a 为君主制,c、e 为君主立宪制,那么 f 应为- 5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帝制 16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联邦议会不同于西方的上院,它是真正的实权机构,相当于各邦使节构成的帝国最高合议机关。在正常情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联邦议会有权行使立法权 B.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 C.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 D.联邦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权力核心 17清道光末年梁廷枏(楠)撰写的夷氛闻记描述了英国议会决
9、议出兵中国的场景:“顾通国商民皆不欲启衅东粤,且用兵势将加税也,议数日不决。终以众喙汹汹,人持一见,随以求和争战两事,诣其所事罗占土神祠阄卜,将决焉,得战阄三,于是专意称兵。”该记述反映出作者对( )A.英国政治体制已经有相当了解 B.场景的描述与事实相一致 C.鸦片战争的原因缺乏深刻认识 D.英国社情民意有清醒认识 18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19李大钊说:
10、“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取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20中日双方对 1894 年 7 月 25 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 6 -志记载:“7 点 45 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 点 52 分,彼我相距约 3 000 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
11、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1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 20 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第 3 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中,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22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这表明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A政治上日
12、趋成熟但具有软弱性 B缺乏足够的实力来巩固政权 C足以认清袁世凯的反革命本质 D认识到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23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 世纪 30 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 10% 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私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7 -242009 年 5 月 4 日,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五四运动不是历史的回声说: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角度来审视 90 年前的五四运动,
13、我们可以说,“五四”并不是历史的回声,它依然“活”在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奋斗中。主要是指“五四运动”A. 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B.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 是激励中华民族腾飞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51919 年 5 月的蔡元培复政府慰留电中写道,“大总统、总理、教育总长钧鉴:学生举动,逾越常规,元培当任其咎、政府果曲谅学生爱国愚诚,宽其既往,以慰舆情,元培亦何敢不勉任维持,共图补救。”由此可见蔡元培( )A. 否定五四运动 B. 认为应该大力弘扬五四精神C. 认为学生运动虽不合法但合情 D. 认为五四运动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3 个大题,50
14、 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 分)。材料一- 8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第 4 页- 9 -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材料二御史大夫,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监御史,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史分刺州,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
15、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郡县制度、科举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4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御史大夫的职权,并指出汉代监察制度的特点(7 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 分)。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都不相同。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近代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历史发展到近代,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义和团时期的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
16、欺侮面前表现了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比痛恨,不能说不是一种爱国主义。但是,义和团民众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请以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史实为主,论证说明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10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 分)第 5 页材料一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
17、,预先告知军机大臣。清梁章钜枢垣记略训谕材料二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隔 10 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 30 岁的公民中选出,10 个部落各选出 50 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11 -臧嵘历史材料三民主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代议制度只是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代议制却不一定等于民主制,只有当代议制成功地保证了政府的行动确实是按照人民的愿望和需
18、要办事时,我们才有理由称之为代议制民主。从世界各国的代议制发展历程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某些国家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而已,他们是打着代议民主的招牌,而行专制独裁之实。黄牧航再谈“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教材处理(1)据材料一,简析嘉庆帝发布上谕的目的,说明材料一的史料价值。(8 分)(2)据材料二指出雅典国家事务管理中体现的民主性特征。(8 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例举近代中外“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史实两例。(8 分)- 12 -第 6 页- 13 -恩施州三校联盟 12 月联考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
1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说的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是政令不能尽出于朝廷,百姓也不能尽属于天子,因此采用县邑制度有助于加强中央的统治,如“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所以答案选 B,AC出现于秦朝,D 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并未完全结束。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宗法制是通过分封制表现出来的,分封制也是严格按照宗法制的血缘关系来实行的,伯禽是周公的长子,而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所以 D 项错。另外,判断大宗和小宗的依据是“大宗能率小宗,小宗
20、能率群弟”,同时,周天子是绝对的大宗,其他大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在某诸侯国内部,诸侯国的始祖是大宗。由此判断可知,A、B项错误,C 项说法正确。故选 C。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3A- 1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题中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反应的是一种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故选 A.B 与行政制度无关,它是分封制实行的原则 ,C,D 出现于元朝和秦朝,而材料的点,线说明了当时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故本题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封制4C【解析】宋代设枢密院分割了宰相的军权,选
21、C 项。设通判的是宋代,不选 A 项。唐代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不选 B 项。元代行中书省是地方行政制度,与题意不符,不选 D 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5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时期设置了内朝或中朝,唐朝时期形成了三省六部制,明成祖时候设内阁,清雍正年间设置了军机处。故选 A。B 项属于监察机构,都察院是清朝建立,提点刑狱司是宋朝出现,御史台是唐朝时期,刺史是东汉时期。C项属于行政制度,分封制是周时期,郡县制是秦朝,行省制出现在元朝,改土归流出现在清朝不属于中枢政策。D 项属于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出现在汉朝,科举制出现在隋唐
22、时期,九品中正制出现在东晋时期。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皇权的加强- 15 -6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朱元璋认为元朝“宽纵失天下”“纪纲不立”“法度不行”,导致腐败灭亡,因此他采取的措施是打击贪腐,整顿吏治,争取民心,故 A 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丞相制度的弊端,故 B 项排除。设大学士与材料背景无关,故 C 项排除。广开言路,体察民情不是打击贪腐的主要措施,故 D 项排除。第 1 页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整顿吏治7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恩施 州三校 联盟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12 联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