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选修3_2.docx
《版选修3_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选修3_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六章 传感器典型例题归纳类型一、热敏电阻的特性例 1如图所示, 1R为定值电阻, 2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A 1R两端的电压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 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思路点拨】运用热敏电阻特性解决问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特性以及电路的动态分析。 2R与灯 L并联后与 1R串联,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当热敏电阻温度降低时,电阻 2增大,外电路电阻增大,电流表读数变小,灯 L两端电压增大,灯泡亮度变强, 1两端电压减小,故 C 正确,其余各项均错。【总结升华】牢记热敏电阻特性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
2、的升高不一定减小,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PTC)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是一火警报警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 2R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 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 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2显示器的电流 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 U的变化情况是()A.I变大, U变大 B. I变小, U变小C. 变小, 变大 D. 变大, 变小【答案】B【解析】出现火情时温度升高, 2R减小, 总减小, I总增大, abU减小, 、减小,AI减小,正确答案为 B。类型二、光敏电阻的特性例 2如图所示, 1R、 2为定值电阻, L为小灯泡, 3R为光敏电阻
3、,当照射到 3R上的光强度增大时(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 2R中电流减小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 D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答案】ABC3【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光敏电阻的特性以及电路的动态分析。当光强度增大时, 3R阻值减小,外电路电阻随见的减小而减小, 1R两端电压因干路电流增大而增大,同时内电压增大,故电路路端电压减小,而电压表的示数增大,A 项正确,D 项错误;由路端电压减小,而 1R两端电压增大知, 2R两端电压必减小,则 2中电流减小,故 B 项正确;结合干路电流增大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必增大,则小灯泡的功率增大。【总结升华】牢记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减小。例 3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
4、感器,记录了传送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 B 能接收到发光元件 A 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 A 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 0.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 0.1m/sB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 0.2m/sC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 3600 个工件D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 7200 个工件【答案】BC【解析】从乙图可以知道:每间隔 1 秒的时间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而在这一段时间内传送带运动了两个工件之间的距离,所以传送带运动
5、的速度是 0.2=m/s. /1v,故 A 错误 B 正确;传送带每小时传送的距离为:s vt0.23600m,工件个数为: =360snL个,C 正确 D 错误。4举一反三:【变式】 (1)如图是利用光敏电阻自动计数的示意图,其中 A是, B中的主要元件是。(2) 自动计数原理是:。【答案】(1)发光仪器;光敏电阻 (2)见解析【解析】(1)发光仪器;光敏电阻(2)光传送带上没有物品挡住由 A射向 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供给信号处理系统的电压变低;当传送带上有物品挡住由 射向 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供给信号处理系统的电压变高,这种高低交替变化的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系统处理,
6、就会自动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数字,实现自动计数功能类型三、霍尔元件的特性例 4如图所示,截面为矩形的金属导体,放在磁场中,当导体中通有电流时,导体的上、下表面的电势的关系为( )A MNU、 B MNU、 C MN、 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了霍尔效应的形成原因。霍尔效应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带电粒子在磁5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做定向移动形成的,根据左手定则,电子受到向下的洛伦兹力作用,向 N板运动,则 M板剩下正电荷,所以 MNU、。【总结升华】金属导体中能自由移动的是电子,电子向 板聚集, 板剩下正电荷。例 5如图所示,有电流 I流过长方体金属块,金属块宽度为 d,高为 b,有一磁感应强
7、度为 B的匀强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金属块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 n,试问金属块上、下表面哪面电势高?电势差是多少?【思路点拨】当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运动电荷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分别向导体上、下表面聚集,在导体中形成电场,其中上表面带负电,电势低。随着正、负电荷不断向下、上表面积累,电场增强,当运动电荷所受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时,电荷将不再向上或向下偏转,上、下表面间形成稳定电压。【答案】下表面电势高 电势差为 IBned【解析】本题是考查霍尔效应现象的计算题。当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运动电荷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分别向导体上、下表面聚集,在导体中形成电场,其中上表面带负电,电势低。随着正、负电荷不断
8、向下、上表面积累,电场增强,当运动电荷所受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时,即 qEvB时,电荷将不再向上或向下偏转,上、下表面间形成稳定电压。因为自由电荷为电子,故用左手定则可判定电子向上偏,则上表面聚集负电荷,下表面带多余等量的正电荷,故下表面电势高,设其稳定电压为 U。当运动电荷所受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时,即 qvBb。又因为导体中的电流 IneSvd,故 IBUned。6【总结升华】 (1)判断电势高低时注意载流子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2)由以上计算得上、下两表面间的电压稳定时, IBUned,其中 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 e为电子电荷量,对固定的材料而言为定值,若令 1k,则 IBUkd,
9、此即课本所给出的公式。类型四、电容式传感器例 6如图所示:(1)图甲是_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_。(2)图乙是_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_。(3)图丙是_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_。(4)图丁是_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_。【答案】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几种常见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图甲是角度的电容式传感器,其原理是当动金属片旋进的角度不同时,电容器的正对面积不同,电容器的电容不同。(2)图乙是液体的电容式传感器,其原理是导电液体相当于电容器的一个极板,当液体深度发生改变时,相当于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发生改变,电容器的电容也随之改变。(3)图丙是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其原理是当作用在一个电极的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修 _2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