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20182019 学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十指中提出:“天下之大,事变之博大略之要,有十指。强干弱枝,大本小末,一指也。 ”这种思想被认为是有建设性的,这是因为它A契合统治阶级的意志B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吸收了法家等学派思想D从根本上代表民众利益【参考答案】B【解题必备】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及评价1主要内容(1)针对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3)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主张限田、薄敛、省役。(4)针对为人处世的标准,提出“三纲”和“五
2、常” ,提倡孝道。(5)哲学上,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2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既有精华,也有糟粕。(1)他认为“大一统”思想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这符合时代潮流。(2)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但其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有利于抑制君权的过度膨胀,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3) “薄赋役,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角度出发的,但它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对当前政府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4) “三纲”充满着封建意识,应当摒弃。 “五常”推崇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批判继承。2(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每日 董仲舒 儒学 发展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