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9.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新人教版20190211230.pptx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9.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新人教版20190211230.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9.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新人教版20190211230.pptx(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九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考点一 农业的区位选择,-4-,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区位 (1)含义:一是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地理位置 ,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 相互联系 。 (2)实质: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 合理利用 。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5-,易错辨析光照和热量 影响农业生产的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光照条件主要指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热量条件主要指气温(积温)高低。,-6-,3.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 (1)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主要区位因素是 气候 。 (2)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垂直农业主要区位因素是
2、地形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变迁,主要区位因素是 市场 。 易错辨析农业布局中的“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 (1)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2)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有时某个区域的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主导因素。如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7-,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8-,2.农业生产新形式 (1)生产集约化,依靠资金、技术投入提高单产,如智能化、自动化的精准农业。 (2
3、)基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冷链物流),农业生产经营地域专门化,优势产品规模化。 (3)生产社会化,即一、二、三产业融合,农工商一体化,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如庄园经济(品牌农产品农产品加工拓展旅游文化)。 (4)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兴起,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9-,考向一,考向二,农业区位因素 典题研析 (2016全国卷)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
4、下列各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素养提升11,-10-,考向一,考向二,思路分析第(1)题,优质铁观音茶的种植和加工储存优质铁观音茶(前提条件)整合特色山水,建设以茶为主题的现代茶庄园。故选B项。第(2)题,由材料分析可知,现代茶庄园引进采用了现代化的生产加工、管理技术,使各种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产业链连接紧密,产品种类多,其增
5、值潜力更大,经济效益更高。故选C项。,命题立意 本组题以庄园经济为主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对综合思维的素养要求较高。 答案 (1)B (2)C,素养提升11,-11-,考向一,考向二,整合构建 1.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素养提升11,-12-,考向一,考向二,素养提升11,-13-,考向一,考向二,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素养提升11,-14-,考向一,考向二,即时训练 (2019黑龙江哈尔滨三中第一次调研)甘肃省乌江镇位于黑河中游,盛产“乌江贡米”。乌江贡米种植始于唐代,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20世纪80年代,乌江镇引进外地高产品种,传统的乌江贡米种植面积逐年萎缩。2013年
6、乌江镇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育种基地,并大力推进节水农业,“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2016年,乌江镇建起“乌江贡米”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恢复“乌江贡米”的生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素养提升11,-15-,考向一,考向二,(1)与我国南方稻米相比,“乌江贡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高温,热量丰富 B.光照充足,有机质积累多 C.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D.历史悠久,种植技术较高 (2)20世纪80年代后,导致“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市场 C.政策 D.技术 (3)2016年,乌江镇恢复“乌江贡米”生产的主要目的是 ( ) A.增加粮食产量 B.保护传
7、统品牌 C.发展绿色农业 D.推进农业产业化,答案,解析,素养提升11,-16-,考向一,考向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典题研析 (2016海南卷)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素养提升11,-17-,考向一,考向二,(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2)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成本低 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 D.能源供应
8、充足 (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素养提升11,-18-,考向一,考向二,思路分析第(1)题,从图中看,该地区位于60N附近,纬度高,热量不足,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热量。故选A项。第(2)题,从图中看该地区天然气、石油资源丰富,能源充足,D项正确;从材料“城市郊区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可知该地生产技术并不先进,B项错;材料中显示该地区蔬菜主要靠进口,种植历史并不长,C项错;该地区劳动力成本较高,A项错。第(3)题,由材料“城市的蔬
9、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可知该地扶持温室蔬菜的直接目的是减少蔬菜对外依赖。故选A项。,命题立意 本组题以庄园经济为主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对综合思维的素养要求较高。 答案 (1)B (2)C,素养提升11,-19-,考向一,考向二,整合构建 1.农业生产中改造不利自然条件或提高作物品质的方法 热量不足:用塑料大棚、玻璃温室;地温低时可用盆栽并用支架支起。 光照不足:室内用日光灯,用反光镜;苹果树下用反光纸等。 水源不足:用日光温室改善热量,调节蒸发;发展节水农业、耐旱农业;采用滴灌、喷灌;适当抽取地下水等。 地形不利:改造地形,发展梯田;选择河谷平原、河漫滩等地。 改造红壤:掺沙;补充熟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专用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九 农业 地域 形成 发展 91 区位 选择 课件 新人 20190211230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9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