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案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49.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案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4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案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49.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2.结合实例来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重点)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 1 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阅读教材 P41P 42前三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1.文化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内文化的形成。2.地域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3.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地域文化的特点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
2、有相对的稳定性。教材梳理 2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阅读教材 P42P 43,填写下列知识。1.城市地域文化往往是城市的标志。2.影响(1)地域文化影响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2)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表现2特点: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不会因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很快改变。【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 235、图 236、图 237,据图分析阿拉伯国家、美国和欧洲城市建筑的特点及原因。提示 (1)阿拉伯国家的城镇:图中有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清真寺建筑多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封闭院套,四周环以拱廊或柱廊,中心的礼拜寺大厅顶部耸立着圆拱顶,其“阿拉伯式样
3、”的图案,色彩尤为醒目。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故其城镇带有浓厚的伊斯兰风格。(2)美国的摩天大楼:阅读该图需观察美国城市建筑物的高低,并明确其形成原因。美国大城市中心为中心商务区,多是摩天大楼,离开市中心区,建筑物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又缓慢地向郊区递减。造成上述布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发展历史较短,虽然大量移民来自欧洲,但美国人接受了欧洲居民自由的精神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3)欧洲宗教建筑:欧洲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高大
4、楼群聚集在一起的情况比较少见。很多城市保留着大量历史建筑,在市中心多一些教堂等宗教建筑。预习效果自测1.正误判断:(1)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变化。( )(2)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其“地域”范围大小成正比关系。( )(3)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在同一个国家的城市其文化特征基本相似。( )(5)我国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都以黑白为主色调。( )(6)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建筑的影响上。( )提示 (1) 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随社会的发展也会发生变化。(2) 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地域范围的大小没有关系。(3) 地域文化是人
5、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3中创造的。(4) 同一个国家的城市也会因为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产生文化分异现象。(5) 我国北方园林以红、黄为主色调,追求荣华富贵;南方园林以黑、白为主色调,显示了追求宁静、闲适的心理需要。(6) 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读下列文化景观图,完成 23 题。2.上述文化景观在我国黄土高原分布较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甲图景观显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寒冷 B.干旱C.地势高 D.雾多解析 黄土高原上因黄土有较强的直立性,所以当地人利
6、用这一特性开挖了一个个的窑洞作为住房,如丁图所示。房屋屋顶的形状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甲图中的房屋为平顶,这主要是与其自然环境中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这一特征相适应的。答案 2.D 3.B读下图,回答 45 题。4.以上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_方面的差异( )A.空间布局形式 B.建筑结构C.地域组合 D.以上三个方面45.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差异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地域文化的差异解析 中国园林和美国园林由于中西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建筑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答案 4.B 5.D探究点一 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案例探究】 材料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
7、三省,尤以辽宁为多,少数散居在一些大中城市。清代以来,由于满汉长期杂居,满族在语言、服装、习俗等方面与汉族差异逐渐缩小。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阿尔泰语系。17 世纪 70 年代以后,满族普遍使用汉语和汉文,现在只有少数老人会说满话。满族住房,一般东南开门,其结构类似口袋,俗称“口袋房” 。房址多选在靠山近河的平缓之地,坐北朝南、背风面阳、冬暖夏凉。古代,满族居民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 。入关以后直至辛亥革命,男穿袍服,外套马褂,女人也爱穿袍服,但有长短袖之分。辛亥革命后,旗袍的式样不断改进,成为我国妇女最喜爱的中式服装。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平辈行“打千”礼。平辈亲友相见
8、,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现此礼节已被握手礼代替。结合材料探究:(1)满族房屋的建造反映了当地什么样的自然环境?(2)满族礼节的变化反映了文化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何产生的?提示 (1)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冬季风为偏北风,故房屋朝向南,背风向阳,冬暖夏凉。(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族群间交流增多,外来文化的传入,更方便、更礼貌的礼仪在人群中传播。【反思归纳】1.地域文化的地域性52.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的地域文化差异地区 人口分布 生产活动 生活习惯东部农耕区人口众多,密度较大多从事种植业,畜牧业以圈养为主,现在出现了大量企业化养殖以粮食为主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现在楼房增多西部牧区
9、人口分散,密度很小以牧业为主,牲畜靠放牧,现在不少牧区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了人工草场,有些定居点新建了畜产品加工厂以奶制品、牛羊肉为主食,喝奶茶,住蒙古包,现在定居点逐渐增多3.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北方 南方耕地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农作物 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等 水稻、油菜、甘蔗等传统民居 以土坯为原料,注意防寒 以砖瓦为原料,注意通风散热主食 面食 大米运动项目 冬季溜冰 游泳传统交通工具 马车 船【即时巩固】 读下列两幅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1)这两幅景观图中,A 图位于我国的_方,B 图则位于_方。(2)A、B 景观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风俗习惯 B.气候条件C.生
10、产活动 D.地表形态(3)简析 A 景观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间的密切关系。解析 从题干中可获取以下信息:A 图为竹楼景观,应位于我国南方湿热区域,竹楼有利于通风防潮,防虫、蛇侵袭等。B 图为我国北方的窑洞,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区,该民居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利于适应当地夏热冬寒的气候特点。答案 (1)南 北(2)B(3)其建筑特点适应了当地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 “高脚”形式适应当地湿热气候,防潮、防虫、防洪,且凉爽、通风;建筑材料多以竹木为主,便于就地取材。探究点二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案例探究】 材料 早在公元前 8 世纪,古希腊就出现了城市广场并鲜明地打上了古希腊文化精神的烙印这个开放的空间
11、既显著地体现了古希腊民主的城市文化精神,又给古希腊民主精神的进一步拓展开辟了广阔的场所。在中国传统社会,城市广场形态所反映的是与西方城市有明显区别的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在构成形态上呈现出一种“边界原型” 。福科指出,城墙是中国的一种象征, “我们想到中国,便是横亘在永恒天空下面一种沟渠堤坝的文明,我们看见它展开在整整一片大陆的表面,宽广而凝固,四周都是城墙” 。这种对平面化展开的空间的封闭性的强调和西方城市空间的“地标原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虽然清朝紫禁城太和殿前的场院十分宽阔,但却是普通人绝难进入的,所以不具备广场开放的公共性。因此,中国古代城市的广场空间形态是与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
12、文化相对应的,体现了封建皇权对社会空间的严密监控。结合材料探究:(1)古希腊广场建筑风格反映了西方文化的_性、_性,而古代中国的广场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_性、_性。(2)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而美国街头,除特殊的建筑,不允许有围墙。这体现出中西文化存在怎样的差异?(3)青藏铁路的终点站为拉萨火车站,其整体建筑风格突出了藏族特色,你能说出这样做的原因吗?7提示 (1)外向 开放 内向 封闭(2)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西方文化具有外向性和开放性。(3)拉萨市在其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藏族文化的烙印。拉萨火车站是拉萨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建设必须要体现藏族的地域文化,才
13、能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入到拉萨市的整体风格之中。【反思归纳】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美国城市市中心多摩天大楼,建筑物高度向郊区递减美国历史短,早期移民大部分来自欧洲,沿袭了欧洲自由主义精神的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建筑布局欧洲城市市中心有广场、大教堂等著名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区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建筑,人们不愿意让现代化建筑夺去其历史建
14、筑的风采发展历史不同中国建筑建筑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建筑结构美国建筑绝少围墙;园林强调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朗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而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中西地域文化差异建筑风格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宫廷中的楼、台、殿、阁与西方宫廷中的喷泉、雕塑等明显不同;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城市建筑表现出教堂占优势地位中西统治权力不同8中国民居“四合院”与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明显不同【即时巩固】 城市作为一种建筑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第二 城市 空间结构 城市化 三节 地域 文化 发展 学案中 图版 必修 220190122249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9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