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学案鲁教版必修22019012221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学案鲁教版必修2201901222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学案鲁教版必修220190122211.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节 人口迁移情景激趣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知识体系导引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民工潮”现象,这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影响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合资料,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口的迁移与流动|知识清单|阅读教材 P8 至 P11 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2)分类(3)主要影响因素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最主要因素。古代农业社会:土地开垦、灾荒、战乱、宗
2、教迫害等因素。近现代社会: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2(4)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时期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点人口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移民比例减少;迁移形式更加多样化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表现新兴城市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引发人口迁移2.人口流动(1)含义: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其强度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2)主要形式:民工流、外籍劳工。(3)民工流的影响:积极影响 增强社会活力消极影响 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
3、题微思考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有何区别?提示 (1)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增加和减少两方面,由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所决定。(2)人口的自然增长:即人口数量的增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3)人口的机械增长:由一个地区人口的迁入和迁出引起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微讨论从全球角度看人口迁移是否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提示 人口迁移发生在地球上各国、各地区之间,因此其对全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无影响。全球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案例分析|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布的国际移民报告显示,全球国际移民人数在 2015 年已达到 2.443亿。目前,国际移民居
4、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约 4 700 万人,其次是德国和俄罗斯,人数都为 1 200 万,从国际移民的出生地来看,印度是最大的移民输出国,有 1 600 万人移民海外,其次是墨西哥和俄罗斯,中国排在第四位,有 1 000 万人。结合材料探究:(1)我国历史上有“走西口” “闯关东” 、 “下南洋”等人口迁移方式,哪一种与上述材料中的移民类型相同?(2)目前,墨西哥的国际人口迁移与其历史上的国际人口迁移有何不同?(3)目前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何特点?提示 (1)“走西口” 、 “闯关东”均是指我国历史上的国内人口迁移,而“下南洋”则是指国际人口迁移,与材料中所述的移民类型相同。(2)墨西哥是一
5、个移民国家,历史上主要是人口迁入,而目前则是人口迁出。(3)目前国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方法规律|1.“三看”法判断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1)一看空间位移判断人口是否出现了空间移动现象,这是人口迁移的前提。(2)二看居住地变更判断是否跨越了行政区域界线。只有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才算人口迁移,这是人口迁移的必要条件。如下图,A、B、C 是三个不同地区,人口从 B1到 A1、从 A1到 B2、从 B2到 C1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而从 B1到 B2、C 1到 C2是在区内移动,常被认
6、为是人口流动。(3)三看时间限度判断人口移动是否具有永久性或长期性,这是人口迁移的构成要素。短期的人口移动不属于人口迁移。2.比较法区分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其差别如下表所示:类型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4概念 人口变更定居地的空间移动 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区别 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居住地改变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外出活动主要原因自然环境变迁、灾荒、战乱、宗教迫害、政策、政治、经济差别等短期的工作与学习、商务活动、旅游、探亲等举例“闯关东” 、 “下南洋” ,北宋末年人口南迁,定居海外获取“绿卡”外出探亲、出国考察、长假出游、 “民工流”3.正确认
7、识我国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民工流是我国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出现的特殊的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1)我国“民工流”的特点、类型及成因项目 内容迁移规模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并有逐年上升趋势总特点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主要迁出地 四川、湖南、安徽等省区方向主要迁入地 广东、上海、北京等主要方式 自发流动为主类型主要目的 务工和经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主要原因国家推出了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2)我国“民工流”的影响 积 极影 响 给 城 市 提 供 了 大 量 廉 价 劳
8、 动 力改 变 了 城 市 的 经 济 结 构促 进 了 城 市 周 边 地 区 的 农 、 牧 、 渔 和 副 业 的 发 展为 城 市 第 三 产 业 的 发 展 创 造 了 条 件推 动 了 城 乡 思 想 文 化 交 流 ) 消 极影 响 增 加 了 城 市 公 交 、 卫 生 、 教 育 、 环 保 、 工 商 、 税 务 、计 划 生 育 等 方 面 的 压 力给 城 市 的 治 安 管 理 带 来 一 些 问 题 )5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知识清单|阅读教材 P12 至 P13 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2.影响人口迁移的其他因素:
9、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3.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微讨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不是始终不变的?提示 对于移入地和移出地来讲,影响人口移动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移入地区对人口有吸引力,而移出地区有排斥力。但是产生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因素会因环境及个人价值观而变化。原来的吸引力可能变为排斥力,也可能减弱。例如,城市方便的交通条件、城市生活气氛,对于乡村人来说是一种吸引力;对于城市的人来说,为追求清新、安静的生活环境,因而不断向乡村迁移。所以排斥力和吸引力是相对的,且是不断变化的。|案例分析|下图是 2015 年 2 月 15 日中国人口迁移的真实大数据。结合材料探究:(1)从图中可以看
10、出,我国的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人口迁移集中在哪些地区?(2)引起我国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 (1)不均衡。集中在京津唐地区、珠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6|方法规律|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水资源水资源的分
11、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土壤及土地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壤而迁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迁移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大庆油田的开发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人们迁移非洲旱灾引起大规模人口迁移2.经济因素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经济发展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取得美国国籍的留学人员交通和通信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
12、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3.社会因素7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了人口迁移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文化 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迁移起重要作用军嫂随军政策国家有关对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与流向我国在 60 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我国 70 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国 80 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社会变革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政治战争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一战” “二战”及
13、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方法技巧】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深度解析】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推拉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
14、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推力是消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拉力是积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迁出地 迁入地推力因素 中间阻力 拉力因素就业机会少 人口迁移过程中所要 就业机会多8自然灾害风险多,收入低 收入稳定、收入高医疗、教育条件差 医疗、教育条件好生活质量与社会福利差 生活条件与社会福利好公共设施差 公共设施好居住、交通与通信条件差 居住、交通、通信条件好环境质量差 环境质量好环境恶化、土壤贫瘠、气候恶劣克服的一切困难,如严格的户籍管理、传统文化观念(父母在,不远游)、路途遥远等环境优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
15、影响|知识清单|阅读教材 P13 至 P15 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对环境的影响地区 迁出地 迁入地影响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2)促进了经济发展。(3)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还促进了人种基因的交流。|案例分析|“2015 年,来自叙利亚、厄立特里亚、伊拉克、利比亚等地的 100 多万移民与难民从陆上和海上来到欧盟国家,其中 3600 多人死亡或失踪。 ”2016 年 1 月 12 日,国际移民组织的报告揭示了欧洲难民危机的残酷。的确,整个 2015 年充
16、斥欧洲媒体的主要新闻之一就是欧洲的难民潮。结合材料探究:(1)大量难民的到来对德国、法国这样的欧盟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最有利影响是什么?(2)二战以后,欧盟的许多国家一直是国际人口的迁入地,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提示 (1)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2)经济因素。9|方法规律|1.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入地的影响。(2)对迁出地的影响。2.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
17、影响。|地理实践力|1.2017 年暑假期间,济南的小刚同学参加了在海南岛 20 天的夏令营,这是否属于人口迁移?提示 不属于。人口迁移必须是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时间,而参加夏令营并没有改变小刚的居住地,因而不属于人口迁移。|区域认知|2. “到内地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们的父辈甚至祖父辈们曾在 20 世纪 5070 年代,支边支内、上山下乡。曾经如火如荼的青春,伴随着朝阳蓬勃向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那一时期人们参与这场特殊的人口迁移的心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出现了“民工潮”这一特殊现象。我国东部存在五个主要的民工吸引场,民工多从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18、 “孔雀东南飞”是形象的比喻。10思考讨论:(1)“支边支内,上山下乡”和“民工潮”这两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特点有何不同?(2)改革开放后, “孔雀东南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 (1)“支边支内、上山下乡”是有组织、有计划的, “民工潮”是自发的。(2)经济因素,务工经商。|综合思维|3.有两种现象,一种是许多留学生学成后不愿回国,而在国外生活和发展;另一种是早期流落国外的华人、华侨总想“叶落归根” ,纷纷回国定居。从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角度分析,这两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提示 留学生不愿回国,是因为国外有更优越的生活、就业、经济收入等条件,这说明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因素;华人、华侨回国
19、定居,则反映了一种思乡的民族情感。上述两种现象说明任何一种特定的条件都可能促成人口迁移现象的发生。下图是根据联合国 2000 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 20012050 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 12 题。1.关于图示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11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解析 第 1 题,从图中可知,美、德、加、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第一 单元 人口 地理环境 第二 迁移 学案鲁教版 必修 220190122211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9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