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pptx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pptx(5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总纲目录,1.(2018云南昆明期末)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列强在中国的均势机制逐渐瓦解,新 的国际体系尚未建立,这为中国寻求国际化谋求平等待遇提供了 有利的国际环境。由于交战列强在中国各有势力范围存在,一战 的爆发,迟早会把中国卷入战争的漩涡。一战期间日本乘机加紧 侵略中国,与此同时,由于战争局势严峻,英法俄亟需外援,支持中 国参战。1917年,中国正式向德奥宣战,并立即宣布废除与德奥的 不平等条约,收复德奥租界,终止支付德奥庚款。中国参战首开从 鸦片战争以来系统收复国家主权的先河,显示了中国利用外交进,主干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
2、战及战后国际关系,入国际社会成为平等一员及国际化的良苦用心。在巴黎和会上, 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大义凛然地拒签对中国不利的凡尔赛和约, 他们的行动把“中国问题”带到了世界最高论坛,赢得了道义的 胜利,为之后山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顾维钧系起 草国联宪章的15人委员会成员之一,对宪章的撰稿,贡献颇多。 摘编自姜良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 响。(7分),答案 (1)背景: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一战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均势机制;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英法俄支持中国参
3、战。 (2)影响:中国参战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一定 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在大国强权政治背景下,中国不可 能从根本上改变屈辱命运。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1)由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列强在中国的均势机制逐渐瓦解”可知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一战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均势机制;由材,料“一战期间日本乘机加紧侵略中国”可知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由材料“由于战争局势严峻,英法俄亟需外援,支持中国参战”可知英法俄支持中国参战。 (2)由材料“中国参战首开从鸦片战争以来系统收复国家主权的先河”可知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由材料“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
4、据理力争,大义凛然地拒签对中国不利的凡尔赛和约,他们的行动把中国问题带到了世界最高论坛,赢得了道义的胜利,为之后山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可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在大国强权政治背景下,中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屈辱命运。,2.(2018 贵州黔东南一模)历史选修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国际联盟的出现不仅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经成为一个 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更表达了人类在经历了一场空前浩劫的 大战之后对世界和平的追求与向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 家的政府组成的常设国际组织,国际联盟是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 重要发展,是各国维护和平、努力用协商和
5、仲裁方式解决国际争 端理念的继续实践。它在推进国际社会有序化,促进国际合作,伸 张中小国家正当诉求,以及促进人权与社会福利、改善劳工劳动 条件和待遇等方面所做的有益工作,都是人类社会取得的文明进 步,对现代国际组织的运作与发展亦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正如华尔脱斯所说:“国联不论在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始终以宪章的形式体现了人类向往和平和一个合理组织起来的世界的愿望。”但是,国际联盟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并没有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实际变成了维护战胜国利益的“战后新秩序”,反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彻底破产,国际联盟也名存实亡。1946年
6、4月19日,国际联盟正式宣布解散。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建立的意义。(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联盟“并没有在保卫世界 和平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的表现。(6分),答案 (1)意义:表达了人类对于追求世界和平的向往;促进各国 维护和平,用协商和仲裁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国际社会有序化、促 进国际合作;是现代国际组织的运作和发展的借鉴。 (2)表现: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束手无策;对纳粹德国扩军备战反 应乏力;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姑息纵容;对被侵略国家支持缺 乏诚意;等。,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
7、(1)据材料“更表 达了人类在经历了一场空前浩劫的大战之后对世界和平的追求 与向往”“国际联盟是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重要发展,是各国维 护和平、努力用协商和仲裁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理念的继续实 践”等进行概括即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侵略国 (德、意、日)和被侵略国的影响加以说明即可。,3.(2017课标,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 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 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 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
8、的信中说: “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 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 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 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 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 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 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 原因。(9分),答案 (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
9、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 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 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 (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 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 成欧洲局势动荡。,解析 本题考查一战后的欧洲局势。(1)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一战的影响、欧洲有识之士的认识、欧洲当时的局势等方面分析。 (2)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设想与现实的关系、法德关 系、各国利益诉求、经济危机的影响等方面归纳。,4.(2016课标,47)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
10、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 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 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 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场自相残杀的 战争,但不为人们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 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 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 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 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 据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
11、曼罗兰 (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 的变化。(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 因。(10分),答案 (1)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 (2)总结一战教训;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 形势变化:一战是非正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解析 (1)注意两段材料的对比,从组织形式和内容方面概括前后的变化。重点应放在变化后的特点上。 (2)首先确定答题的角度,即从总结一战教训和
12、形势变化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次在分析时要结合二战前的国际形势,做到有理有据。,5.(2016课标,47)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十四 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
13、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 阻的原因。(7分),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防止大战重演、重建战后秩序成为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发布和平法令产生很大反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8分) (2)过分理想化;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美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主导世界;美国国会中意见分歧,反对力量强大。(7分),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第(1)问,要根据材料结合“一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概括。第(2)问,要根据材料中的“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等信息分析作
14、答。,1.(2018广东五校联考)历史选修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缅甸,一战后反对宗主国英国的浪潮一直方兴未艾,这就 为日本的插足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时机。日本人发现,完全可以拉 拢和利用缅甸人的民族主义情感来驱逐英国的势力。早在战争 初期,日本情报军官即多次登门拜访缅甸殖民政府总理巴莫,以财 政援助为诱饵,鼓动巴莫向英殖民当局要求“独立”。后来又对 他的继任者吴素继续加以笼络,并组建了专门的特务机关南 机关(以铃木大佐为首),以同缅甸的独立运动领导人建立联系,策 动反英活动。日本能在这方面一时大获成功,还在于缅甸本身各,主干点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关系,种条件的促成。面临新的战
15、争威胁,缅甸民族主义力量如何在旧 宗主国英国和新起的日本之间进行选择,如何确立自己的政治方 针,取决于尖锐复杂的国内斗争形势。英国殖民当局当时在缅甸 独立问题上依然故我的强硬立场和高压政策,激化了同缅甸民众 的矛盾,实际上将若干政治力量推至自已的对立面,致使“我缅人 协会”中那些蓄意同日本合作的势力占了上风。 摘编自沈坚“轴心国”阴影下的二战民族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初期日本侵略包含缅甸在 内亚太地区的军事计划的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初期日本与缅甸民族主义 者合作的原因,说明其结果。(9分),答案 (1)内容:日本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16、要以日本为 中心,把包括缅甸在内的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变成日本 的殖民地,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2)原因:日本希望在打击英国在东南亚的力量时得到缅甸民族主 义者的帮助,英国在缅甸的高压政策促使缅甸民族主义者联合日 本反对英国。 结果:经过长期的准备,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很快占领了包括英属 缅甸在内的广大地区。,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1)根 据材料“一战后反对宗主国英国的浪潮一直方兴未艾,这就为日 本的插足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时机”结合日本对外扩张的策略和 建立亚太霸权的企图得出日本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计划,要 以日本为中心,把包括缅甸在内的东南亚和南太平
17、洋的广大地区 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完全可以拉拢和利用缅甸人的民族 主义情感来驱逐英国的势力英国殖民当局当时在缅甸独立 问题上依然故我的强硬立场和高压政策,激化了同缅甸民众的矛 盾”得出日本希望在打击英国在东南亚的力量时得到缅甸民族,主义者的帮助,英国在缅甸的高压政策促使缅甸民族主义者联合 日本反对英国。第二小问结果,结合所学日本在二战中迅速占领 了包括缅甸等广大地区得出经过长期的准备,珍珠港事件后,日本 很快占领了包括英属缅甸在内的广大地区。,2.(2018安徽宿州质检)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2年2月4日,在对国人
18、指出舒曼计划的重要性时,联邦德 国总统康拉德阿登纳对他的内阁解释说: “必须赋予人们一种 新的思想意识。它只能是一种欧洲式的思想。”根据联邦德国 本身的特性,只有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才能使之独立地恢复它的主 权;而欧洲这一概念本身就可取代德国公众生活的空洞乏味,可以 消除德国民族主义的本质,而这也是舒曼计划所明确期望的。早 在1956年,阿登纳曾警告说,联邦共和国不可能永远成为“受核保 护的国家”。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很明显西方盟国和莫斯科之 间已经借此敏感问题达成了协议,他们双方将永远禁止德国拥有,核武器,阿登纳怒火中烧。从短期内看来,波恩共和国似乎不再效 忠于华盛顿,而有可能转向巴黎的戴高
19、乐政府,因为他们两国都对 强硬而专横的英美怀恨在心,都怀疑美国想摆脱对欧洲各国的责 任。 摘编自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阿登纳对提高战后德国国际地位的政治构 想与对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阿登纳的对策所产生的重 大影响。(9分),答案 (1)加入欧洲国际组织(欧共体);拥有核武器;同法国合作以 对抗美英。 (2)有利于提高德国的政治地位,消除德国的狭隘民族主义;促进 了欧洲的联合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 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1)据材料“只有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才能使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选修 20 世纪 战争与和平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