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第5练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ocx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第5练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第5练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5 练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选择题1.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从 20 世纪 40 年代末开始,美国将其全球责任重新界定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一变化( )A.表明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B.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C.开始以意识形态来处理外交D.受到了战后国际形势影响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20 世纪 50 年代后,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说明( )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 B.美苏
2、两极格局土崩瓦解C.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形成 D.世界局部战争日益加剧3.从 1960 年到 1978 年,苏联政府严格控制的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和天体物理学、量子力学、应用数学等研究领域大大领先同时期的欧洲甚至美国,专利发明转化速度也世界领先。这一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军事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B.苏联政治制度的优越性C.适应了现代科技进步的要求D.欧美各国更加注重民生4.1949 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时的宗旨强调:北约在坚持“集体防御”职能的同时,基于在“民主、人权、法治方面的共同价值观”,将“为保证欧洲公正持久的和平秩序而奋斗”,致力于建立一个完整、自由、统一的欧洲。这一宗旨( )
3、A.确保了欧洲的持久和平B.加强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C.推动了欧洲走向一体化D.缓和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25.自 1950 年开始,美国先后在联邦德国、摩洛哥、希腊、菲律宾、夏威夷等地以及东地中海、北太平洋航行的船只上建立大功率的转播站(船),使用多种语言进行广播。美国此举意在( )A.重塑国际形象B.强化反共宣传C.扩大海外市场D.维护地区和平6.美国从一开始眼睛就盯着全球,表现出所谓“国际性”的本质。即使所谓的“孤立主义”也只是美国实力尚未达到与欧洲大国正面抗衡时的一种无奈选择,一旦具有了经济和军事实力,美国势必会把“领导世界”的意识转化为“领导世界”的行为。材料意在说明美国( )A.已放弃
4、了孤立主义传统B.霸权主义具有历史渊源C.国力增强推动对外侵略D.凭借实力建立单极世界7.马歇尔的接班人迪安艾奇逊将马歇尔计划描述成“我们作为人类的职责”,但从来没有认为它“主要是国家机构的私利”。苏联批评家和西方的观察者在认识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动机时戏剧性地诠释了私利和统治的不同含义。这种现象表明历史解释( )A.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B.不能作为研究历史的史料运用C.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D.受解释者立场及所处环境制约8.美国1952 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
5、入境。这( )A.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B.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C.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D.是美国建设“伟大社会”的尝试9.1964 年 1 月 27 日,中法两国发表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西方媒体称之为“外交核爆”。这一事件 ( )3A.打破了美苏两国的核垄断B.冲击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C.促进了西欧一体化的进程D.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10.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西欧国家与苏联的能源贸易发展迅速。1962 年古巴导弹事件后,在美国的努力斡旋下,北约组织理事会在巴黎举行秘密会议,通过了关于禁止向苏联集团国家出口大口径输油钢管的决议。由此
6、可以得出 ( )A.西方国家视集体安全利益高于国家经济利益B.美国与西欧经济竞争日趋激烈C.美国对西欧国家政治控制加强D.美国与西欧经济一体化加强11.二战后,英属殖民地纷纷独立。随后,大多数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又加入了以英国为核心的英联邦。联邦内各成员主权平等、经济互惠。其加入英联邦的动因是 ( )A.加强联邦的内部团结B.顺应区域合作的趋势C.应对超级大国的威胁D.谋求自身稳定与发展12.冷战时期的政治评论员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一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这些评论员认识变化
7、的背景是( )A.全球化趋势的加强B.两极格局瓦解使美苏两大国对抗的危险消失C.联合国作用的增强D.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13.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的“时代情绪”,可以用许多学者的论文标题来表达,如在帝国主义的机制下拉丁美洲开发和未开发欧洲如何导致非洲的欠发达。这反映了当时( )A.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加剧B.冷战背景下国际形势的紧张C.不结盟运动致力于经济斗争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加强414.1970 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先后进行了 13 轮外长谈判,就互不使用武力问题达成共识。同年 8 月,勃兰特总理实现访苏。这反映了( )A.两极格局出现缓和B.苏联在军事上超越美国C.
8、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德国外交实现独立自主15.1969 年,社会民主党人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的总理,他改变了前任总理阿登纳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在依靠美国的同时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和解。这反映出当时( ) A.美德关系的恶化B.西方阵营出现分化C.美苏关系的缓和D.两极格局趋向瓦解16.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这重在说明美国( )A.不再谋求单边霸权主义B.一定程度上认可多极化趋势C.积极寻求大国之间的合作D.单方面制裁带来了深刻教训17.1989 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
9、动荡,美国时代周刊曾用几个“10”概括了东欧五国的事态,“波兰的变化用了 10 年,匈牙利用了 10 个月,民主德国用了 10 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 10 天,而罗马尼亚仅为 10 小时”。材料表明( )A.东欧剧变发生时间短、速度快B.东欧剧变是这些国家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的总爆发C.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了对东欧社会主义政权的支持D.东欧剧变是在西方策划下产生的连锁反应18.西方世界的中国研究肇始于“耶稣会士汉学”,迄今已有 400 余年的历史。期间,该研究大致经过了“从法国汉学到美国中国学”“从人文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唱衰中国到唱盛中国”的演变过程。该演变趋势客观上反映了( )A.世界由欧洲中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考前 战后 世界 政治 格局 演变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