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一) 【2017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秦废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
2、,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
3、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 【1】 以来,臣弑其君,子 弑 其 父 , 父 子 兄 弟 相 贼 杀 , 有 不 出 于 袭 封 而 争 位 者 乎 ? 自 三 代 圣 人 以 礼 乐 教 化 天 下 , 至 刑 措 不 用 , 然 终 不能 已 篡 弑 之 祸 。 至 汉 以 来 , 君 臣 父 子 相 贼 虐 者 , 皆 诸 侯 王 子 孙 , 其 馀 卿 大 夫 不 世 袭 者 , 盖 未 尝 有 也 。 近 世 无复 封 建 , 则 此 祸 几 绝 。 仁 人 君 子 , 忍 复 开 之 欤 ? 故 吾 以 为
4、李 斯 、 始 皇 之 言 , 柳 宗 元 之 论 , 当 为 万 世 法 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以有侯王 争必以利B三代之兴 知诸侯之不可复C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而诸子之论废矣D袭封而争位者 君臣父子相贼虐者【参考答案】2C【试题分析】理 解 常 见 文 言 虚 词 在 文 中 的 意 义 和 用 法 ( 一 )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文言虚词的考查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但不代表可以忽视文言虚词。高中阶段要求考生把握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必须将这 18 个虚词的常见意义和用法牢记
5、在心,并掌握一定的判断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和步骤。做题时,考生首先在脑海中检索该虚词的常见意义和用法,再将之代入到考查的语句中,结合语境判断、确认。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
6、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意图,目的3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停止C头发上指 上:向上D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2
7、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皆叛之/夫秦王有虎狼之心B以待大王来/常以身翼蔽沛公C拔剑切而啖之/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D怀王与诸将约曰/欲呼张良与俱去3下列对本段文字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刘邦、项羽的矛盾冲突中,作者选择了樊哙闯帐、面斥项王的情节,通过描写其言语来反映其心情,描写其神态来刻画其性格。B樊哙不仅勇敢,而且有智谋,他为刘邦的辩护和对项羽的指责,体现了他的智慧。C“闯帐”过程中的行为描写以及入帐后“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情态描写,主要表现了樊哙粗鲁莽撞的性格特点。D项王“按剑而跽”是一种戒备的姿态。他对樊哙的指责无言以对,体现了他
8、不善于随机应变的缺点。4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译文: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译文: 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
9、老项羽头,4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甲午,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阳。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故临江王驩为项羽叛汉,令卢绾、刘贾围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洛阳。五月,兵皆罢归家。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
10、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之卒可十万 可:大约B淮阴先合,不利 合:交战C遂略定楚地 略:攻占D陛下慢而侮人 慢: 缓慢6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每日 理解 常见 文言 虚词 文中 意义 用法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7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