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必修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必修2).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四)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平凡之人 非凡之学梁志刚季羡林 1911 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 年作为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季羡林归国无路,只得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讲师,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此期间发表了多篇重要学术论文,奠定了其在印度古代语言研究领域的地位。1946 年 7 月回国,经陈寅恪推荐,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言文学系并担任系主任,开创了我国
2、现代意义上的东方学研究。在东语系迎新会上,作为系主任的季美林没有一点名教授“派头” ,他穿着既非西装革履,也非潇洒长衫,而是一身半旧的蓝咔叽布中山装。瘦高身材,慈眉善目。讲话声音不高,语速不快,他说:“一个大学生需要十二个农民来养活,你们的同龄人一百人才有一个能上大学。 ”期望新生能够珍惜学习机会,刻苦学习,学成报国。季 美 林 10 岁 开 始 学 习 英 文 , 水 平 极 高 , 他 备 课 仍 一 丝 不 苟 。 由 于 不 同 国 家 和 地 域 的 人对 同 一 个 英 语 单 词 有 不 同 的 读 音 , 甚 至 含 义 也 有 差 别 。 他 为 了 把 这 些 细 微 的
3、差 别 讲 清 楚 ,请 教 了 当 时 能 找 到 的 所 有 外 教 。 讲 翻 译 技 巧 时 , 他 在 黑 板 上 画 了 两 个 部 分 重 合 的 圆 圈 , 说 :“汉 语 和 外 语 含 义 并 非 一 一 对 应 , 仅 重 合 部 分 可 以 相 通 , 要 从 上 下 文 的 意 思 辨 析 词 义 。 ”同学 们 一 目 了 然 , 戏 称 为 “季 羡 林 大 饼 ”; 印 度 学 是 他 的 专 长 , 但 印 度 学 浩 如 烟 海 , 当 时 没 有教 材 , 季 羡 林 利 用 有 限 的 时 间 , 提 纲 挈 领 , 把 印 度 主 要 历 史 时 期
4、、 人 物 和 历 史 事 件 以 及 民族 、 宗 教 、 社 会 现 状 讲 得 一 清 二 楚 。 他 讲 课 旁 征 博 引 、 炒 语 连 珠 , 同 学 们 每 周 都 盼 着 听 他的 课 。在“文革”时期,季羡林不顾个人安危,仗义执言,被抓进牛棚。1969 年秋天,经一年多炼狱般的折磨,九死一生的季美林被下放改造。在寒冷的旷野里,年近六旬的他顶着凛冽的北风,穿一件单薄的旧棉袄,脸冻得铁青,胡子茬和眉毛上结满白霜,和学生一起顶着星星出早操,挖防空洞,往麦子地里挑粪,蹲在场院里啃窝窝头、喝稀粥。就这样的冬天,仍常常听见先生低声吟诵雪菜的诗句:“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2198
5、5 年季羡林主持敦煌吐鲁番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他高屋建瓴地阐迷了人类四大文化体系,赢得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赞誉。有学者宣称:“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 ”季羡林针锋相对:“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并在会上形成了共识, “让外国学者也跟着我们走” ,这是他的志向,也是他对新一代学人的殷切期望。他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不仅为古籍整理付出了大量心血,还发起抢救家书活动。他支持档案事业,认为保管好档案、维护历史的真实面目是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功业。当他得知国家启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时,他积极支持,还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题写了书名。2001 年 11 月,学生张保胜在大钟寺现场讲解永乐大钟
6、上铭刻的梵文陀罗尼,90 岁高龄的季先生不顾众人劝阻,坚持坐在寒风里,认真听了两个多小时。事后他的学生问他:“就是为张保胜站脚助威,也没有必要在那里冻两个多小时呀。 ”先生回答说:“有必要。因为他讲的有些新东西,有的我还不了解。 ”在他的指导下,张保胜教授坐了十年“冷板凳”,终于将大钟上的梵字铭文考释得一清二楚。季羡林在北大从教 60 余载,几代学子都受到恩泽。晚年似风光,各种不虞之誉夹杂求全之毁如同潮水般涌来的时候,他著文坚辞三顶桂冠;他还郑重申明:“我七十岁以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我不想到孔庙里去陪着吃冷猪肉。我把自己活脱脱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季羡林数十年如一
7、日,呕心沥血,他既是学界泰斗,又是世人楷模。可是先生本人却说,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什么英雄业绩。 “麟凤”也好,平凡也罢,季老就是一个集非凡与平凡于一身的人。(节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季羡林早年在德国学习的经历,奠定了其在印度古代语言研究领域的地位,为其开创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东方学研究奠定基础。B季羡林先生是北大著名的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他衣着朴素,语气平和,对新生充满关爱并寄予厚望。C季羡林先生治学严谨,一丝不苟,虚心向外教请教英文单词的细微差别;教学生动形象,善于借助画图辅助教学。D季羡林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教和保护,在古籍整理、抢救
8、家书、支持国家启动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等方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32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 ( )A季羡林学识渊博,功力深厚,在没有教材、知识繁多的情况下,他把印度的历史、人物、民族、宗教,社会方面讲解得清晰明了。B “文革”时期,季羡林仗义执言,惹祸上身,受到折磨,他在恶劣的环境中仍吟诗,鼓励在困境中的学生积极乐观。C季羡林针对有的学者提出“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让外国学者也跟着我们走”的观点赢得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赞誉。D90 岁高龄的季羡林仍坚持在寒风中听完学生张保胜的讲解,对学生的支持和帮助,对学问的执着与热忱,实在令人感动。E季羡林先生晚年坚辞三顶桂冠的郑
9、重申明,既表现了他为人谦虚,内心坦诚的品格,又展现了他实事求是,淡泊功名的风范。3季羡林的“非凡之学”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1A2DE3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奠定了在印度古代语言研究领域的地位。创建东方语言文学系,开创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东方学研究。理清了印度主要历史时期、人物和历史事件以及民族,宗教、社会现状。高屋建瓴地阐述了人类四大文化体系,并提出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观点。他抢救和保护了民族文化遗产。【试题分析】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时要扣住一个方面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本4题考查的是“非凡之学” ,回答时可根据文中季老在做学问中的具体表现来总结归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每日 实用 文本 阅读 专题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6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