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每周一测8(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每周一测8(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每周一测8(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每周一测12018 年 2 月 16 日为正月初一,正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 ,到了秦朝为了避秦王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 , “正”字的读音也当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某篇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秦朝蜀郡郡守林天祥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对郡守之位展开了争夺,最后二儿子取得胜利,承袭了郡守之位。请你根据所了解的秦朝知识来判断这一描述A有可能,历史上有不少权力之争B不可能,制度规定由嫡长子继承C不可能,这是小说,不是历史著作D不可能,秦朝的郡守是由皇帝任命的3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其在位 54 年间,先后
2、用相 12 人,其中 4 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 人被免职,2 人因罪自杀,3 人被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A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皇权B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C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D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4汉武帝设刺史,负责监察地方政治,后来刺史的职权范围扩大,逐渐享有行政权和兵权。东汉时期刺史逐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刺史权力变化导致东汉A监察权力加强B中央集权削弱C君主专制强化D国家统治稳定25下图所示的制度A造成了君主权力旁落B消除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6 “收敛藩镇,权归于上,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欲专大利而无受其
3、大害,遂废人而用法,废官而用吏,禁防纤悉,特与古异,而威柄最为不分。 ”材料描述的是A秦朝统一后推行的郡县制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现象C北宋解决地方割据的措施D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7据图中所示相关信息,可知当时A皇权受到相权极大的制约B专制皇权总是不断地加强C中枢决策权力逐渐地下移D相权分散有利于加强君权8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又别置政事堂,与3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悉隶三司。 ”材料表明宋代的中央机构设置A在唐朝的基础上有所精简B不再设立宰相这一官职C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分化事权以强化君权9中国古代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往往通过采取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
4、变更来削弱相权、加强监察等手段来实现。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A西周分封制与元行省制B宋代通判与明监察御史C唐中书省与元中书省D宋中书门下与元中书省10秦汉地方长官称为“牧、守、令”即“主人”的意思,宋代地方长官为知府、知州。“知”是代理名义上以中央官员兼任地方。这一变化说明A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形成B中央对地方管辖和监督加强C中央和地方关系得到了改善D地方割据问题得到根本解决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 中国古代中央权力结构示意图材料二 古代雅典政权机构简表4(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在管理机构职能的设置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具体管理人员的构
5、成和产生办法又有怎样的明显不同?(2)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政体的各自特点。(3)谈谈你对两种不同政体的认识。12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材料二 科举制大事年表(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5化作用的?结合所学分析魏晋时期选官标准有何变化?(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并据此分析科举制的影响。(3)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每日 周一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