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4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41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课件岳麓版.pptx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4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41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课件岳麓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4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41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课件岳麓版.pptx(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41讲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与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命题规律,考题扫描,1.从考查趋向看,高考考查本讲内容的题目较少,仅在2014年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现象为切入点,考查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2.从社会热点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3.从预测角度看,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思想会是新的命题视角。,-3-,命题规律,考题扫描,考向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2014课标全国,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
2、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答案,解析,-4-,命题规律,考题扫描,名师点评三民主义是近代中国思想的宝贵财富之一。高考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考查,没有采取直接切入的方式,而是通过军阀对三民主义的态度,折射出追求民主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该命题角度较为新颖,启发我们在备考时要善于利用发散性思维,多角度认识问题。,-5-
3、,一、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1.三民主义 (1)背景:面对鸦片战争后亡国灭种的危局,许多仁人志士的各种变法救国主张均告失败。 (2)思想渊源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启迪,丰富了民生主义思想。 信奉进化论,欣赏美国“单税社会主义”思想,盛赞马克思的资本论。 (3)内容 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和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民生主义:财富重新分配,平均地权。,-6-,(4)意义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成为中
4、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指导思想,推动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7-,2.新三民主义 (1)背景 十月革命的胜利。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孙中山领导的反袁、护国、护法斗争屡遭失败。 (2)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内容 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授予反帝反封建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4)核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8-,(5)意义 是三民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 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国民
5、革命的政治基础。,易错提醒“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并非倾向社会主义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方针,并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节制资本”的目的是防止私人资本主义操纵国计民生。二者的出发点都是要解决资本主义带来的一系列有关民生的问题。,-9-,教材补遗孙中山设计的政治路线图“军政、训政、宪政”三部曲 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宣言中提出,中国从封建专制走向宪政民主需要经过“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和“宪法之治”三个时期。1906年,他在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再次提出:由军法之治经约法之治达宪法之治,将中国建设为一个独立富强、自由平等的现代国家。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1914年中华革命总章
6、中正式提出实现宪政民主须经历“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1924年,他在国民政府建设大纲中集中阐发了“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的宪政建设思想。,-10-,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背景 受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中国的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2)表现 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新文化运动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毛泽东在湖南组织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1921年,中国的先进分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建立了中国共产党。,-11-,(3)意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和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 (1)酝酿: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2)形成: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3)成熟 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1945年春,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2-,(4)丰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主持召开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中国国内主要
8、矛盾变化和主要任务。 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5)评价 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做出了重要贡献。,-13-,3.邓小平理论 (1)发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内容: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意义: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历史性转折。 (2)形成20世纪80年代 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内容: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9、的理论;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一国两制”理论;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而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4-,(3)深化20世纪90年代 背景:中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人们对于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争论不休。 过程: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5-,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世纪之交,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2
10、)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意义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 5.科学发展观 (1)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16-,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解决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专用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14 单元 现代 中国 先进 思想 41 孙中山 民主 追求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课件 岳麓版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