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72018 学年莆田第六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科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活着的手艺王往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只衣柜,一张桌子,桌面多大,腿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张衣柜,一张桌子。他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他的眼睛就这样厉害。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
2、,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
3、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的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人家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一年,我赶回家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子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不忙,他说。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子。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我来帮你安上。 ”这个木匠边给我
4、安着粪舀柄子,边告诉我说:“他呀,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 2 -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干,让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在路边等,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的。 ”我说:“这人,怪啊。 ”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耳边聒噪: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你给我写本书,就讲讲大上做生意赚钱的致富经历。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
5、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他只是孤独。春节我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问他:在哪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 5000 元工资。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摘编自百花园 )1.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篇写“他”小时候就能用凿子制作精致的木碗,显示了“他”的木匠天赋,也为后文表现“他”的性格做了铺垫。B.
6、懒木匠“他”从小就对木工有兴趣和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凭借“他”精湛的雕刻技艺,很善于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C. 在广州, “我”拒绝了一些人让“我”写胡编乱造的东西的要求,主要懒得去做这些烦人的琐碎小事,正如木匠不愿做一些小活儿一样。D. 本篇小说中“我”对木匠“他”由不理解到理解,最后到敬重的转变过程,可以使读者看出现代人在迷茫中寻求自我的心理路程。2. 请概括小说中木匠“他”的形象特征并简要分析。3. 对于这篇小说,有人认为木匠是小说的主要人物,还有人认为木匠与我都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具体理由。【答案】1. C 2. 技艺高超。其木工手艺有着独到、非
7、同寻常的眼光、灵感和技巧。- 3 -坚持本心,有坚定的人生追求,即便生活贫困,也对自己的传统手艺一如既往地热爱和敬重。不惧世俗。自信而不随波逐流。 3. 【观点一】木匠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从结构上看, “我”是线索,只是故事的见证者和叙述者。从内容上看,文章主要是写木匠的生活,对木匠的描写占了主要的篇幅,小说的开头部分全部描写木匠的高超技艺和人们对木匠的看法,而“我”的经历只是来衬托木匠的思想和行为。从主旨上看,文章题为“活着的手艺” ,就是要借写木匠的经历来表现人们在困境中的坚守。【观点二】木匠与我都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从内容上看,对木匠的描写虽然占了大量的篇幅。但是“我”的行为和木匠相互补充,
8、来表明主旨。从结构上看,文中是通过我的经历来写出对木匠认识的变化的。从主旨上看,木匠和我都遇到了相似的困境,都用相近的行为来表达着自己对职业的理解和人格的不屈。【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A 项考核结构,其余三个选项考核情节,其中 C 项, “我”和木匠都是因为对自我追求的一种坚守,并不是懒。故选 C。【2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人物形象的题目,要求分析小说中木匠“他”的形象特征,答题时注意梳理文章的情节,然后根据情节概括,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木工手艺有着独到、非同
9、寻常的眼光、灵感和技巧” “即便生活贫困,也对自己的传统手艺一如既往地热爱和敬重”“自信而不随波逐流”等情节概括其“技艺高超” “坚持本心” “不惧世俗”等形象特征。点睛: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的能力,主要考核标题的作用,分析文章的标题一般先答出含义,然后从文章的和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 、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3 题详解
10、】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探究的内容是文章的主人公是谁,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结构、内容和主旨的角度进行概括,如木匠是小说的主要人物,然后分析原因,从结- 4 -构上看, “我”是线索,只是故事的见证者和叙述者;从内容上看,文章主要是写木匠的生活,对木匠的描写占了主要的篇幅,小说的开头部分全部描写木匠的高超技艺和人们对木匠的看法,而“我”的经历只是来衬托木匠的思想和行为;从主旨上看,文章题为“活着的手艺” ,就是要借写木匠的经历来表现人们在困境中的坚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矮象和硕鼠方舟子提起庞然大物,我们往往会想到象。象是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最大的非洲丛林象的身高能超过 4
11、 米,体重能达到 12 吨。象刚生下来时的体重通常就有 120 千克。它们是如此庞大,以至于我们习惯充满敬畏地称之为“大象” 。但是有一种象的形象很难让人给它冠以“大”字,它们成年时身高还不到 1 米,体重大约只有 100 千克,和猪的大小差不多猪鼻子插葱有时的确是可以装象的。这样的矮象一定很可爱,可惜它们只生活在更新世,已在大约 1 万年前灭绝了。矮象并不是大象的祖先,在它们之前大象早已进化出来了。相反,矮象是从大象进化来的。这些矮象的化石是在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发现的。在地中海的其他岛屿,也有类似的矮象化石出土。大约 600 万年前,地中海的海水被部分或全部蒸发了,生活在大陆的大象得
12、以迁移到这些岛屿。后来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这些大象的后代与世隔绝,在岛上进化成了猪一般的矮象。为什么大象的后代变成了“猪”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问一下,为什么大象要把身体弄得那么庞大呢?原因很简单,身体庞大是它们保护自己的法宝。当大象的身体大到连老虎、狮子也望而生畏时,大象就没了天敌,可以自由自在地吃草。但是身体庞大也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一头成年大象每天要吃一两百千克的植物。而一个大象群体,通常有几百头大象,它们消耗的食物量大得惊人。在地中海的岛屿上,没有大型的肉食动物需要抵御,大象身体庞大的优势消失了,劣势暴露了出来。在岛上,资源非常有限,没有足够的食物来维持一个大象群体,身
13、体大的象饿死,身体小的象由于需要的食物量也少,反而容易生存下来。要维持一个 500 头大象的群体,可能至少需要几千平方千米的空间,但是要维持一个同等数量的矮象群体,有几十平方千米的地盘可能就足够了。这样,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大象的身体就变得越来越小。不仅大象如此,其他大型食草动物到岛上繁衍后,由于没有天敌,也由于缺乏食物,它们后代的身体也会逐渐变小。- 5 -但是对俗称老鼠的啮齿动物来说,情形却正好相反。老鼠体型小的原因,是为了避免被天敌吃掉,因为身体小容易躲藏。到了岛上以后,没有那么多天敌,甚至根本就没有了天敌,没有必要再躲躲藏藏,身体小的劣势就暴露出来了,因为身体太小,热量容易散失,而且能
14、吃的食物种类有限,比如粗一点的植物就咬不动。对老鼠来说,身体大一些反而更有优势。在岛上生活的啮齿动物的身体通常要比在大陆生活的大很多。例如弗洛里斯岛上原来生活着一种窟山鼠(已灭绝),和猫一样大。不过,和在乌拉圭发现的一种豚鼠相比,窟山鼠就是小巫了:这种乌拉圭豚鼠比牛还大,体长 3 米,高 1.5 米,重达 1 吨,比矮象还要大得多。幸运的是这种可怕的硕鼠生活在200400 万年前。在当时,巴拿马地峡还未出现,南美洲和北美洲还是分离的,南美洲实际上是一个大岛,北美洲的剑齿虎等天敌还不能过去享用这些硕鼠。现在还生活在南美洲的花背豚鼠是硕鼠的近亲,而花背豚鼠的体长只有 80 厘米,体重只有 15 千
15、克,这在现在的啮齿动物中已经算是大的了。当大型的哺乳动物迁移到岛屿,它们的身体通常会逐渐矮化,而小型的哺乳动物则相反,它们的身体会逐渐巨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岛屿法则” 。这个进化速度会非常快。对 88 种岛屿哺乳动物的调查表明,它们的进化速度要比大陆哺乳动物快两倍。人类的文化进化其实也存在类似的“岛屿法则” 。对人类社会来说, “岛屿”并不一定是地理意义上的。开放的岛国可以包容世界,自我封闭的大陆国家却是文化的岛屿。一个国家如果闭关锁国成了世界的孤岛,那么由于缺乏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文化交流,也会很快地导致伟人矮化,鼠辈巨化。这样的国家,会一时成为“矮象”和“硕鼠”的天堂。但是不论是可爱的矮象
16、还是可怕的硕鼠,终究还是都灭绝了。(选自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4. 下列对这篇科普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历史上曾经有过一种象,成年时身高还不到 1 米,体重大约只有 100 千克,因此它是一种实质上不能称为象的象。B. 矮象曾经生活在地中海的西西里岛、马耳他岛等岛 屿,这是由那里被发现的矮象化石推断出来的。C. 大象身体庞大有利于保护自己,因为当身体大到连老虎、狮子也望而生畏时,大象就没了天敌,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D. 动物进化受地理环境影响巨大,如同种动物在大陆和岛屿上进化的结果迥异,而所有动物在岛屿上的进化结果则趋于一致。- 6 -E. 本文通过对矮象与硕鼠的进化背
17、景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环境对进化所起到的作用,即环境的改变一定会使生命体发生变化。5. 在岛屿上生活的大象的后代,为什么会进化成“矮象”?6. 请就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谈谈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答案】4. BC 5. 在岛屿上,大象不需要抵御大型的肉食动物,它身体庞大的优势消失,劣势也随之暴露出来,那里资源非常有限,身体小的象由于需要生存空间小得多需要的食物量也少,反而容易生存下来。这样,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大象的身体就变得越来越小了。 6. 本文语言准确严谨。如善于以科学而准确的语言(列数字、作比较的句子)来说明矮象与硕鼠的进化。本文语言生动有趣。如“猪鼻子插葱有时的确是可以装象的” ,活
18、用歇后语,生动表现矮象之矮小;“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矮象之矮小。 【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A 项, “它是一种实质上不能称为象的象”错误,它实质上还是一种象;D 项, “所有动物在岛屿上的进化结果则趋于一致”错误,如通常,象在岛屿上会变小,啮齿动物在岛屿上会变大;E 项, “环境的改变一定会使生命体发生变化”过于绝对化。故选 BC。【5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要求概括在岛屿上生活的大象的后代,为什么会进化成“矮象” ,该题的答题区
19、间为第四、五段,作答时,要分析在特定环境下,大象的生存劣势,矮象的生存优势,然后用概括性的语言将进化的原因表述出来。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6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语言特征的题目,科普文语言的一般特征是平实、准确,但为了叙述形象生动,往往大量使用修辞手法。按此理解答题,找到答题的切入,要结合文本举例说明。如本文语言准确严谨,如善于以科学而准确的语言(列数字、作比较的句子
20、)来说明矮象与硕鼠的进化。本文语言生动有趣,如“猪鼻子插葱有时的确是可以装象的” ,- 7 -活用歇后语,生动表现矮象之矮小;“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矮象之矮小。7.下列各组句子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C.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D. 赢粮而景从 圣人无常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考核的重点是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
21、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 ,平时注意积累。题中 A 项, “无”通“勿” ;“颁”通“斑” 。B 项, “暴”通“曝” 。C 项, “从”通“纵” 。D 项, “景”通“影”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 用心一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B.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因为长句C. 下饮黄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D. 然秦以区区之地 以致天下之士【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双音节古今异义,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组,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还
22、有词义的转移词义范围的变化等。题中 A 项,用心:古义,因为心思;今义,心思。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学问的人。B 项,众人:古义,普通人;今义,大多数人。因为:古义,于是作;今义,表原因。C 项,黄泉:古义,泉水;今义,阴间。养生:古义,赡养活着的人;今义,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D 项,以致:古义,来招致;今义,表结果。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8 -A. 请以战喻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B.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 尊贤而重士 蟹六跪而二螯D.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其皆出于此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
23、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 A 项,介词,用/连词,表目的;B 项,语气助词,表停顿/结构助词,表判断;C 项,连词,表并列;D 项,代词,那些/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10.对于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故木受绳则直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外连横而斗诸侯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天下云集响应 且夫
24、天下非小弱也内立法度 吾从而师之A. / B. /C. /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题中B 项,名词动用,王:建立王业;水:游泳;形容词动用,变直;变小、变弱;形容词用作名词,善:善事;圣:圣明的人;愚:愚笨的人;使动用法,斗:使争斗;名词作状语,云:像云;响:像回声;内:在国内;意动用法,师:以为师。11.下列各组句中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9 -A. 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莆田市 莆田 第六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语文 下学 期期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