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17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教学案.doc
《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17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17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教学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17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命题角度 难度2018 北京卷,5 题 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探索通过名人著作考查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抗争中等2018 天津卷,5 题 地主阶级的抗争 通过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相关言论考查地主阶级的抗争中等2017 新课标,41题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通过史料文献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中等2017 海南卷,10 题 清末预备立宪 通过相关的史料考查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中等2016 新课标卷,29题洋务运动 由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西方人士对战局的预测考查洋务运动的成效中等2016 上海卷,20 题 维新运动 通过图片材料考查维新派的相关活动中等2016
2、北京卷,17 题 辛亥革命 通过图片材料,考查辛亥革命 中等2016 新课标,29题清末新政 通过张之洞拟奏定学堂章程 ,考查清末新政较难2016 江苏卷,6 题 太平天国运动 通过相关史实考查天朝田亩制度 中等2015 北京卷,17 题 清末预备立宪 通过清末政治现象考查清末预备立宪中等2015 浙江文综,19 辛亥革命 通过社会现象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 中等2题分析解读这一部分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从近几年高考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考查和命题角度看,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有所涉及。复习备考时抓住主线中国人民的抗争,并将其放到国际大背景下去分析、认识,将世界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有机地结合起
3、来,做到“贯通古今、关联中外”考点一 近代地主阶级的抗争(2018 年天津卷)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 ”这表明当时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解题思路】【要点解密】具结是旧时对官署提出表示负责的文件,即对自己的行为愿意承担法律责任的表示。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在广州采取了“缴烟、具结”的外贸政策,旨在断绝外来鸦片,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于禁烟态度的坚决,究其原因是
4、清政府为了统治的长治久安。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通过题干中的具结分析当时政府官员的3态度,即可获取答案。 (2016 年全国新课标)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 “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建成了当时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从实力对比上来讲中国相对于日本是占据上风的。由“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可知西方人士判断中国最终取胜的依据主要是他们认为洋务运动受到较大成效,
5、故答案为 C 项。洋务运动中虽然对中国军队进行了西式改革,但也局限于部分,并没有对全部军队实现西式改革,所以 A 项不符合题意。集权制度将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虽然能够提高决策效率,但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所以集权制度对中国的影响不全是积极的,所以 B 项错误;当时中国是列强侵略掠夺的主要对象之一,所以中国不可能获得广泛的外部援助,所以 D项说法错误。【要点解密】本题以甲午中日战争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洋务运动的认识和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近代化改革,其改革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洋务企业和军事国防上,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建成了北洋海军在内的三支海军,当时中国的军事实力相对于日本来讲是占据上风
6、的,所以某些西方人士对中国的获胜抱积极态度。但洋务派只是从表面上进行了改革,未变革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所以表面强大,实际还是不堪一击。其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变革,这就决定了洋务运动最终必然失败。由此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决定事物发展的本质条件,从而对历史问题进行正确分析。(2016 年新课标卷)1903 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 ,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 “舞台” “影响” “组织” “运动” “报告” “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4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解题思路】【要点解密】
7、本题以西学新名词为切入点,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高考能力定位的命题思路。本题反映的逻辑现象是“西学新名词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解题思路是“表象实质” 。这启示我们平时复习备考时加强对考生的解题能力的训练,一定要掌握根本目的类试题的解法,一般规律就是维护统治。(2015 年北京卷)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地。公文中有“仰慕天恩,准予改拨“等语。该公文应出现于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 D中华民国时期【解题思路】【要点解密】准确提取和解读信息是考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
8、解答本题需要考生从题干中提取出“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 、 “原用于科举考试” 、 “仰慕天恩” ,并得出民主政治形式出现、封建朝廷还存在和科举考试已废除等三个信息。所以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注意培养准确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点二 近代资产阶级的探索5(2018 年北京卷)1903 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B颂扬人类社
9、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解题思路】结合所学可知, “1903 年”正值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经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结合材料中的“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 “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故 A 正确。从材料中分析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西方列强的侵略,而不是颂扬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呼吁列强保护弱国,排除 B、C。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排除 D。故选 A。 (2016 年北京卷)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 1 和图
10、 2 分别是1911 年 10 月和 11 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图 1 图 2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A B C D【解题思路】6【要点解密】本题是图片类历史选择题,解读此类题目时要从图片(包括图片的标题、内容、出处)中获取有效信息,将所得信息融入课本相关知识,并综合题干的要求分析判断选项,从而得出答案。如本题要将广告词和辛亥革命等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排除。(2015 年浙江卷)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
11、”的历史变迁说明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解题思路】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社会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而非专制与民主。“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是在强化君主专制,而“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已经是历史潮流,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当然不能起决定作用,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故答案为 B。【要点解密】从命题角度看,本题在立足学科能力考查的同时,重在培养、拓宽学生学习的思路和空间,大跨
12、度的考查“历史变迁” ,作为考生一定要知道本题的重心并不在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而是侧重于对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理解,这就告诉我们在以后的复习备考中对于“历史变迁”类的试题往往要从“变迁后”的史实做文章,当然,也得具备一些基本的历史阶段特征的知识,例如,传统社会主要矛盾并不是专制与民主的矛盾,而是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学习过程经历了由鸦片战争前盲目排外到鸦片战争后被动接受(林则徐、魏源和地主阶级洋务派)再到甲午中日7战争后的主动选择(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
13、、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各进步思想之间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体现主题:救亡图存是主题。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也是中国近代社会各阶层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过程,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关联、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4)学习目的:为了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考点一 近代农民阶级的抗争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对清朝在全国统治的继续和其间的变嬗都有很大影响,但它没有摆脱千百年来农民起义历史循环的结局,并不体现新的生产关系的生长。以下结论与上述观点不一致的是A资政新篇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B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理想化C太平天国运动使晚清中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年高 历史 高频 考点 解密 专题 17 近代 前期 中国人民 抗争 教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