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课时作业(九)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doc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课时作业(九)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课时作业(九)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作业(九) 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全员必做题1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B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C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D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生殖隔离,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解析】 抗生素的使用只能对病原体起到选择作用,而不能诱导其产生适应性变异;生物进化后出现生殖隔离才能形成新的物种,基因频率改变是进化的标志;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答案】 B2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成了苯
2、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家蝇种群来源 敏感性纯 合子/% 抗性杂合子/% 抗性纯合子/%甲地区 78 20 2乙地区 64 32 4丙地区 84 15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 22%C比较三个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及表格信息可知,杀虫剂抗性基因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碱基对替换);三个地区普遍存在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只是概率不同,说明主要是受到遗传和各自环境的选择作用造成的,因
3、而 A、C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 100%12%,B 选项错误。20 221002【答案】 D32018天津五校合作体联考人类 Y 染色体上的 S 基因能控制合成睾丸决定因子(TDF),TDF 能诱导原始性腺发育成睾丸,无 TDF 时原始性腺发育成卵巢。某男子的性染色体组成为变异类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男子与正常女性的婚配后代中,XX 为男性,XY 为女性BS 基因能控制合成雄性激素,使个体发育为男性C该男子的 X、Y 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导致了基因重组D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与基因无关【解析】 该男子的 Y 染色体上的
4、 S 基因转移到 X 染色体上,所以其与正常女性婚配后得到的后代如果性染色体是 XX,则个体为男性,性染色体为 XY,则个体为女性,A 正确;S 基因能控制合成的是蛋白质,雄性激素是脂质,B 错误;这种变异应为易位,C 错误;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与基因有关,D 错误。【答案】 A42016天津卷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2注 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12 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枯
5、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是 S12 蛋白结构改变导致的,突变型能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存活,说明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故 A 项正确;翻译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所以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B 项错误;野生型和突变型的 S12 蛋白中只有一个氨基酸(56 位氨基酸)有差异,而碱基对的缺失会导致缺失位置后的氨基酸序列均改变,所以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所致,C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枯草杆菌对链霉素的抗性突变早已存在,不是链霉素诱发的,链霉素只能作为环境因素起到选择作用,D 项错误。【答案】 A5细菌出现耐药性正成为全球性问题。2018 年我们国家将严格控制门诊对抗生素的使用,
6、以防止“超级细菌”的产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超级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染色体变异B超级细菌的遗传物质为 RNA,变异能力强C细菌菌群中天然存在着极少数含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D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细菌发生定向变异的结果【解析】 细菌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可能是 DNA,但没有染色体,因此抗药性变异的来源不是基因重组和染色变异,只能是基因突变,A、B 均错误;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原因只有少数细菌体内含有抗药性基因,C 正确;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经过抗生素的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细菌发生了定向变异的结果,D 错误。【答案
7、】 C6玉米株色中紫色对绿色是显性,分别由基因 PL 和 pl 控制。玉米株色遗传时出现了变异(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子一代株色因染色体变异有紫色和绿色B该变异不能传递到子二代C该变异是由隐性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引起D该变异无法用显微镜观察鉴定【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亲本紫株产生的一种配子发生了染色体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该变异可以用显微镜观察鉴定,C、D 项错误。图中子一代中含有缺失染色体的个体,由于没有显性基因,表现型为绿色,该变异可以遗传给子二代,A 项正确,B 项错误。3【答案】 A7油菜物种(2 n20)与(2 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
8、一个油菜新品系(注:的染色体和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1)该油菜新品种的培育依据的原理是_。杂交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_(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2)观察油菜新品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_个染色体组。(3)该油菜新品系经过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 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 R/r 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组别 亲代 F1表现型 F1自交所得 F2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一 甲乙 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黄色种子植株3 :1实验二 乙丙 全为
9、产黄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黄色种子植株3 :13由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黑色对黄色为_性。分析以上实验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_。实验二中 F1的基因型为_,F 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为_。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 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 R/r 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 r 基因),该变异产生的原因分析:由于植株乙在减数第_次分裂后期出现了染色体分配异常。让该植株自交(所有配子均有活力),理论上后代中产黑色种子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解析】 (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因此油菜物种(2 n20)与(2 n
10、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新植株为纯合子,该油菜新品种的培育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纯合子进行自交:子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2)油菜物种与均为二倍体,二者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新植株为四倍体,其体细胞含有 4 个染色体组。该油菜新品根尖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因着丝点分裂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因此细胞中含有 8 个染色体组。(3)依题意可知:实验一的后代全为黑色,说明黑色对黄色为显性性状。实验二中,F 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黄色种子植株3 :13,为 9:3 :3 :1的变式,说明 F1基因型为 AaRr,而 F1表现为黄色,说明
11、 R 基因存在会抑制 A 基因的表达,进而推知 F1自交所得 F2中,产黄色种子植株中的纯合子的基因型有 AARR、aaRR、aarr,均各占产黄色种子植株中的 1/13,所以纯合子共占 3/13。结合对的分析可知,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AArr、aarr、AARR。重复实验二,理论上 F1基因型均为 AaRr,却发现某一 F1植株的体细胞中含 R/r 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 r 基因,该 F1植株的基因型为 AaRrr,说明乙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 r 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乙植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 r 基因的 2 条姐妹染色单体随着丝点分裂而分开后没有分别移向细胞
12、两极,而是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由于该植株基因型为 AaRrr,自交可分解为两个分离定律的问题来分析,即 Aa 自交和 Rrr 自交,Aa 自交会产生 3/4A_,1/4aa,Rrr 可产生4 种类型的配子,分别为 1/3Rr、1/6R、1/6rr、1/3r,所以后代中产黑色种子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3/4A_1/3r3/4A_1/6rr3/8。【答案】 (1)染色体(数目)变异 不会(2)8(3)显 当 R 基因存在时会抑制 A 基因的表达(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AaRr 3/13一或二 3/882018西安市长安区一中高三质检结合下列生物育种或生理过程回答问题:4(1)A 过程育种的优点是_,在图
13、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_(用字母表示)。(2)B 过程常使用的试剂是_,该育种的优点是_。(3)若 D 过程一个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 B 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 替换成 T,则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_。(4)若某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Y,其在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可能会出现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的异常情况,让其与雌果蝇交配(进行正常减数分裂)产生后代,后代可能出现_种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_。(不考虑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致死现象)【解析】 (1)A 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是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利用的是基因重组,在图中 C 也是基因重组,D 过程的减数第一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生命 系统 遗传 变异 进化 课时 作业 育种 DOC
